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8863100000004

第4章 企业理念是长期共同奋斗的动力源泉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活动过程。长效管理需要全体企业成员统一意志的行为来实现。这种统一的意志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来自于用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构筑起来的企业共同的愿景和发展未来,这是长效管理的先决条件,也是所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内在要因。

企业理念是一个公司最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凝聚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长期共同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企业的灵魂和愿景。

1.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理念

企业管理是否有效,在于是不是方法科学。管理效果是否长久,在于有没有内在动力。没有超乎常人的追求,断无超乎常人的企业。

在长效管理中,应当把理念体系的建设作为核心能力修炼的一项核心内容。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需要一个全体员工认可的理念来规范大家的行为,把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建立共同愿景,才能把全体员工凝聚起来,去完成共同的事业。有关现代企业的管理科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核心思想及其灌输,从国外一流大公司的作为里,让我们感悟了核心理念体系发挥作用的威力。

尽管我们把理念体系放在极高的位置,但写起来却没有非常多的内容,越是普遍的真理也就越是简单。

马斯洛关于人的追求层次理论同样可以用在企业。企业处在孕育期和婴儿期是不会想到理念这类东西的,甚至学步期也是无暇考虑这有点高深莫测的东西的,就像人没解决温饱和安全问题前是不会想到自我实现这类遥远的问题。当企业解决了幼稚成长期的问题后,企业未来的长久发展便成了经营的核心战略。此时,企业家的追求已得到升华,他们中的许多也已经过了素质的再修练,他们要把自己的高境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及学习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洞察预见能力等延续下去,形成团体的素质,使整个组织具有很高的境界,具有远大的共同目标,具有狂热气氛,形成团队合力,同时整个组织体也具有学习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追求不断的自我超越。通过组织的学习修炼,形成核心能力的基础,从而企业家通过整体素质提高后的组织实现自我。

理念虽然不能当饭吃,然而没有理念的企业绝对是做不大的。

2.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

在确立长效管理的理念体系时,应具有超前意识和时代感,要具有现代企业的超凡脱俗的大家风范,切忌把一些不切实际的甚至落后的观念、把一些阶段性的战略策略或一些创业者偏狭的个人嗜好作为核心理念来推崇。比如,世界上一些大公司提出“坚持从内部培养和提拔人才”的说法,但那是在这些大公司具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实力雄厚,已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甚至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两至三个替代人员的情况下提出的。而中国的民营企业的现状是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内部已几乎培养不出什么人才,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照搬世界上大公司的这一做法作为理念来推行,那势必严重制约自己的发展。

很多公司在提出自己的理念时,往往追求一种高大、完美、正确的理念,结果造成很多企业雷同的假、大、空的理念口号,起不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比如千篇一律的“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开拓进取”等。在考察了许多目光远大公司的核心思想后,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中间都包括一些共同的主题,如贡献、正直、尊重雇员的个性、为顾客服务、不断创新或保持领先地位、履行对社会的义务等,但是所有目光远大的公司的核心思想没有一项是相同的。

这样看来,一个企业不必刻意追求一个伟大的、正确的理念,而要切合自身实际,确立一套能凝聚和激励员工的理念,并贯穿渗透下去,形成一件在竞争中取胜的利器。

——摘自美国《福布斯》杂志关于理念所应包含的内容各种书籍更是五花八门,有一些很权威的论著说,理念应包括经营思想、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等。长效管理认为企业的理念或核心思想应是企业里长期坚持的一些原则。如果是一些随着企业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观念或做法,那就不成其为理念。那么,企业的战略和管理模式因为随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的环境需不断作调整,因而就不属于理念的范围。关于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企业文化不应是被理念所包含,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即企业文化的范畴比理念广。

总之,理念体系是一个公司最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凝聚公司所有部门和单位及全体员工长期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力源泉。它在一个公司或一个集团公司内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是(集团)公司所有部门、子公司、分公司、事业单位及全体员工都必须共同遵守的。

关于长效管理理念体系的内容,它应该包括一个核心理念(价值观)及若干分理念(子系统),分理念可能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人才理念、市场竞争理念、质量理念、管理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