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8863100000029

第29章 再造企业流程是彻底的重新设计

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从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出发,实现企业流程的创新,从而使得企业绩效有巨大改善,永立于市场潮头。流程再造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产生的一场改变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方式的革命。作为最先迈入信息社会的美国企业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流程再造的发源地。

流程再造活动最早起于何时、何家企业无从考证,但已成为流程再造典范的福特汽车公司应是流程再造实践的早期发源地之一。

1.流程再造概念的提出

流程再造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流程再造这一概念的提出则是90年代初的事。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商业评论》于1990年第7/8期刊出一篇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Reengineering Work:on't Automate,Obliterate)的文章,作者是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的迈可·哈默(Michael Hammer)。几乎是同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评论》90夏季刊推出了由托马斯·H.达文波特等人合写的文章《新工业工程:信息技术和企业流程再设计》(The New In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Business Process Reesign)。由此揭开了流程再造的序幕。

1993年,伴随着哈默与詹姆斯·钱辟(James Champy)合著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一书的出版,一场蔚为壮观的企业流程再造革命掀起了高潮。“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一词迅速成为美国企业界的流行语。《再造公司》出版后,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连续8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美最畅销书,被认为是企业流程再造的权威著作,几十万本随即告罄。流程再造浪潮很快就波及西方企业界,并风靡全世界。一年半之后,该书的销量即达到200万册,并被译为19种文字,其中包括中文、日文、韩国语、芬兰语、希伯莱语和泰语等。由此,奠定了哈默“流程再造”概念创始人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美国新一代管理大师的称号。

2.流程再造的定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迈可·哈默论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企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性的改善。这一定义中包含了四个关键词:根本、彻底、戏剧性和流程。所谓根本,指的是在再造过程中,企业人员必须就公司自身以及公司的运营方式自问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做现在的事?我们为何要这么做?提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迫使他们正视自己经营企业的战略与手法。一般来说,他们通常会发现,自己所遵循的规则不但过时、有误,甚至是错误的,因而是不适用的。

事实上,企业要实施再造,就不能存在着因循守旧的想法,认为只要略加修改现有的流程就好了。反之,他们得跳出传统的框框,针对切实的需要来进行。企业再造的第一步向企业提出的问题不是“如何把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省”,而是首先决定一个公司必须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就是从根本上进行思考。再造工程对一切都不想当然,它不计较事情现在的样子,而是关心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说关心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

所谓彻底翻新,指的是对事物追根溯源,对既定的现存事物不是进行肤浅的改变或调整修补,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以及忽视一切规定的结构与过程,创造发明出全新的工作方法;它是对企业进行重新构造,而不是对企业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

戏剧性意味着流程再造不是要取得小的改善,而是要取得业绩上的突飞猛进,如大幅度降低成本、减少时间、提高质量等。如果企业仅是想有10%的进展,用传统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绩效的边际提高只需要更好的调整旧系统,绩效的巨大飞跃才需要以新的系统取代旧的系统。

流程是四个关键词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词,也是本书讲得最多的一个词。通过前面的论述,对流程的定义、流程的特性、流程的产生以及企业中流程的类型等,我们已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这里不再重复。

所谓流程再造,是指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改造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企业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企业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改善。

在这一定义中,流程、顾客需求、根本性思考、要素重组以及巨大改善构成了其关键词。这几个词中,我们最为强调的是“企业流程”这一概念,它既是再造的对象,也是再造的关键,同时是再造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