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4
8634000000026

第26章 乡土建筑(1)

北京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中心,依内虚外实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北京四合院长期处于都城所在地,很自然的沿用了一整套严密的官式做法,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族型制需要和宗教、伦理需要,在中国古代的居住建筑中最为典型。

北京四合院多按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开在东南角,按风水学说和八卦方位,这是最吉利的“坎宅巽门”,可以带来财运。进门后迎面是一堵饰有精致砖雕的影壁,古代使用影壁的主要目的是避邪,从空间艺术上来说,可以增加空间变化和隔绝外部视线,满足了家庭住宅对私密性的要求。

转西是一个小而窄的前院,院南的倒座房作为外客厅、书塾、账房或者杂物间。前院北端是宅院的二门,它位于中轴线上,前檐左右两根柱子不落地而垂在半空,柱下端雕成花形,因而称作“垂花门”,大都非常华丽,是宅院中的装饰重点。垂花门是分隔内院与外院、内宅与外宅的一道分界门,在有厅堂的多进院落中,就移到厅堂之后,成为“前堂后寝”格局中的寝门。

垂花门内就是四合院的主庭院,庭院内栽植花木,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庭院北边坐北朝南的正房是整个四合院的主体,由于明清时期房屋等级规定“庶民庐舍不过二间五架”,大多都是三开间,两侧设有毗连的耳房。厢房对称的坐落在庭院两侧。正房后有小院,小院内的一排房子叫“罩房”,作为宅院的最后一进。

四合院内全部房屋都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正房内居住的是宅主(长辈),当中的堂屋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如同微型的祠堂;正房两侧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其它房屋不论开间、进深尺寸还是高矮、装修做法等方面都低于正房,这样的安排,形成了明确的主从、正偏、内外关系,突出了祖宗的尊崇和父权的威势,使得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成为家族精神的象征。

四合院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无限“扩张”。随着家族人口增长或生活需要,可以形成多进院落,也可以在主轴旁带跨院或者多路并列,运用廊与墙来穿连、围隔。这种住宅形制符合中国古代的家族传统及其发展方式。

除北京四合院外,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炎热,院落变成南北窄长,以遮挡烈日;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为御寒防沙,院墙高厚,称为“庄窠”;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宅院常十分宽大。适应环境的需要,各地的四合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西北窑洞

中国的黄河中游有大片黄土层,易于挖掘,并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黄土断崖处挖掘横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窑洞民居是一种充分保持自然生态、依附于大地的民居,它没有一般建筑所具有的形体与轮廓,在其艺术风格中表现出来的是黄土的色彩、质感和内部空间构成的巧妙性,具有粗犷、淳朴、敦厚的乡土气息。窑洞民居有三大类:靠崖窑、天井窑和锢窑。

靠崖窑是直接挖掘横洞成窑,它们依山沿沟,高低起伏。在土壁深厚的窑洞上可以再挖窑洞,称“天窑”,用坡道或砖梯与地面相连,也可以在室内用楼梯直接相通。窑洞外多用土墙围成小院,或与锢窑组合成三合院、四合院,甚至两进院等大型住宅。

天井窑是在平坦地带挖出下沉院落,然后在四壁挖出横窑。出入地坑的长长梯道有的在院内,有的在院外经过洞进入院子;有的直进,有的拐角,还有的回转,形式各异,为天井窑群落增添了不少趣味。

锢窑实质上是用土坯、砖石建造的房屋,券顶上覆以土层。锢窑最普遍的形式是三孔锢窑,并以此为基本单元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也有与木构架房屋结合的,往往也是以锢窑作为上房,取其冬暖夏凉的优点。

窑洞民居虽然建筑形式与其它民居截然不同,但从空间组合来看,仍不失传统民居的格局。许多窑洞都以北窑为上,用作起居室或长辈的卧室,东西厢窑洞为卧室、厨房或储藏室,南边除入口外多用作厕所、畜圈等,大门置于院子的东南角,其空间关系很像四合院住宅。可见无论民居形式、材料怎么变化,其本质却没有变,还是内院式的,这是受古代封建宗族社会形态影响的结果。徽州民居

徽州的民居村落,依山傍水布局,环境优美。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谓“吉地不可无水”,每个村落都有溪水流过,“水口”是整个村落风水的咽喉,关系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还必须在水口盖设标志性的建筑,以锁住关口,如唐模的路亭、休宁的牌坊、黟县碧山的塔等,而歙县棠樾更是有7座宣扬孝子、善民、节妇事迹的石牌坊,连续排列在村口的大道上,颇有气势。

徽州民居的木雕细部徽州有深厚的家族制度传统,各姓聚族而居,祠堂是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致祭和其它的家族活动,将族人牢固地团结在同一祖宗的牌位之下,形成了一个个严密的血缘组织,而子孙们都围绕着祠堂建造住宅。

典型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采用天井院形式,这种院落结构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一般正对大门入口,里面就有一个天井,天井是住宅的中心,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把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楼上有一圈廊,空间布局与楼下相同。住宅周围以白色高出屋面的墙围起,青瓦白墙,高低错落,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美感。

徽州多商贾,民居多为富商所建,他们在天井院里雕梁画栋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财富,因而徽州民居以木、砖、石“三雕”精美绝伦著称。为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或自家失火连累邻居,人们修建了高耸的封火山墙,但也衍生成为一种装饰程式,如各种马头墙、弓形墙、云形墙等,以其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民居独特的韵律感。

巴蜀山地住宅

巴蜀地处中国西南,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但地势险峻,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而巴蜀地区的民居总是与高高低低的地势联系起来的。在布局上,主要房屋仍有中轴线,次要房屋和院落的形状大小就不拘一格了。为适应山地特点,住宅的朝向和形式往往都取决于地形,大体来说有以下儿种:

“台”:用于坡度比较陡的地方,像歼凿梯田一样,把坡面一层层的削平,逐层升高,形成一个个宽广的平台。由此,房屋便按等高线方向布置,层层叠叠,气势非凡。

“挑”:用于地形偏窄的地方,于楼层筑出挑楼或挑廊,以扩大室内空间。

“拖”:用于山坡比较平坦的地方,将房屋按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顺坡分级建造。这种做法一般用于民居的厢房,屋顶呈阶梯状,生动轻快。

“坡”:房屋也按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顺坡建造,坡度比“拖”更平缓,仅将室内地面分出若干不同的高度,屋面保持整体的连续性。

“梭”:这是将房屋的屋顶向后拉长,形成前高后低的披屋,多用于厢房。当厢房平行于等高线时,梭厢地面低于厢房地面,可以梭下很远。

“吊”:由于在坡地上建屋,进深很难加大,所以用悬挑的办法使楼上的房间进深扩大。楼层挑出,既扩大了居室面积,又给楼下的出入口起到了雨篷的作用,造型也更为生动。部分民居由于地势陡峭,吊脚楼的撑柱做得很长,有的竟超过两层;还有的顺着陡坡层层造房屋,一级一级往外出挑。这种建筑在重庆附近的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很多,独具特色。

福建土楼

福建南部永定、龙岩、彰平和漳州一带,散布着许多客家土楼住宅。土楼体量高大,通常是三到四层,总高可至十二三米,外墙是厚达一两米的坚实夯土墙,是中国各地民居中颇具特色、引人注目的一种建筑形式。福建土楼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圆楼、方楼与五凤楼,此外还有许多变异的形式。

土楼的建造者以从魏晋时代开始因战乱而逐步南迁的中原汉族人——“客家人”为主。由于社会不稳定,匪盗迭起,这种聚族而居、可容纳数百人的堡垒式住宅,是客家人为防卫械斗侵袭而采取的办法。

客家人“根在中原”,南渡的客家先民主体成分是中原的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人家,客家对于其先人作为中原衣冠土族的那段历史是引以为荣、念念不忘的,客家文化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变化、发展,它仍然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处处体现中原封建礼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土楼建筑的形制上,体现为中轴对称、强烈向心、完整统一、主次分明等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