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4
8634000000027

第27章 乡土建筑(2)

圆楼的代表是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承启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历时3年完工,直径达62.6米。承启楼共有4环,外环共4层,底层是作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每层都有前廊环通;二环三环都是单层;最里面一环是全楼的祖堂,与土楼南面的大门处在一条中轴线上。

方楼四面都高三到四层,内院里也都在正对大门的中轴线上设置祖堂。大多数方形土楼的外围和内院之中都有附加的建筑物,当地人把它叫“厝”,这些附加的建筑与土楼结合得非常妥帖,体现了一种主从关系,成为土楼院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形式,以及优美的群体的建筑形象。

方圆土楼都在中央位置设有祖堂,供放祖先的牌位,也是举办典礼的场所。在以宗族聚居的土楼中,祖堂是至高无上的,敬祖是传统的美德,是团结血亲的纽带;祖堂放在楼内居中的主要部位,这不仅是一种中央崇拜的仪制,对于从中原移入闽南的客家人和其它移民来讲,恐怕还有不忘其本、不忘其祖的深刻含意。

五凤楼是闽西南土楼中一种很突出的形式。在中轴线上分列三堂,下堂为门屋,地势稍低;中堂为祖堂,作为接待宾客,举行宗法典礼的场所,是全宅的中心,地势稍高;后堂为三至五层的主楼,高矗在中轴线的北端,是族内尊长的居处,为全宅最高建筑。三堂之间有廊庑连接,围合成两个院落。左右建二列屋顶为阶梯状横屋,由三层逐步递落为两层、单层,犹如三堂的两翼,是辈分较低者的住处。

五凤楼的“五凤”分别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赤、黄、绿、紫、白,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表示这种住宅具有中轴与左右前后四个方向一体有序的特点。五凤楼在外观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看起来犹如一片气势恢宏的府第、宫殿,又好像欲展翅飞翔的凤凰。

五凤楼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福建土楼的形态,所以它与中原传统建筑的联系也最紧密,演变到方楼、圆楼后福建土楼民居的形态才几乎彻底的改头换面。圆楼与方楼除了居中的祠堂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外,家族内部的尊卑秩序几乎看不到了,全是大小一致的卧房环绕中心布局。尤其是圆楼,除了祖堂有明显的等级标识之外,所有的居住空间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均等,同样大小的房间,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讲朝向,不论方位;而五凤楼则充分体现了“礼别异,卑尊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的社会伦理观念,在其中还看不出圆楼中那种均等一律的关系,它的房间等级差别最为明显,整座五凤楼的造型布局简直就是伦理制度、儒家礼教的翻版。

中国古代对于房屋等级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例如,宋制规定:“非官室寺观,毋得彩画栋宇及朱黔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明制规定:“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土楼雄伟壮丽,其庞大的规模远远超出其它地区的普通民居,建筑本身及其装饰均明显违背了历代政权对民居的具体规定。为什么闽西南乡村会有这样越轨出格的建筑形式?首先,闽西南乡村地处偏僻,所谓“天高皇帝远”,王法有所不及,官方的住宅等级制度难以得到落实;其次,现存的土楼多建成于清代,土楼突破“定制”,也许是一向以纯正汉人自居的客家人不愿臣服于满族政权的举动。

夯土而成如此高大、宛如城池的建筑,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之久,仍然坚实不败,确实令人感到神奇;在一个屋顶下,聚集了一个大家族,数百户人家和睦相处,从事生产劳动,共同抵御外来的攻击,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蒙古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描写了内蒙古蒙古族和新疆哈萨克族等民族聚居地区的草原风光,在绿色的大草原上散布着许多白色的毡包,这就是适应他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产生的别具一格的居住形式——蒙古包(或称毡房)。

蒙古包是一种圆形的活动房屋,由于它外形隆起,所以古人称之为“穹庐”。蒙古包的直径多为4—6米,用木条编成网架,外面蒙上羊皮或毛毡。上面覆盖一个伞形的活动屋顶,顶端留有关闭方便的圆形天孔,既是采光、通风口,也是排烟口。蒙古包内正对入口是主人的居处,全包的中央是做饭取暖的火塘火架,地上和四壁往往铺挂色彩鲜艳的毡毯,使得小小的空间显得热烈而温暖。

蒙古牧民一般一年要迁移两次:五月份大气渐暖,要找一个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的地区;十月份凉风吹来,又要找一个过冬的地方。蒙古包的拆装只需一两个小时,十分方便,迁移时用驼车或马车运送。

新疆“阿以旺”

阿以旺式民居由阿以旺厅而得名,“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明亮的处所”,它是新疆维吾尔族民居享有盛名的建筑形式,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已有2000多年历史。

阿以旺厅是该类民居中面积最大、层高最高、装饰最好、最明亮的厅室,室内中部设2—8根柱子,柱子上部突出屋面,设高侧窗采光,柱子四周设2.5—5米宽、45厘米高的炕台,上铺地毯,为日常生活、待客就餐、纳凉休息、夏日夜宿、儿童游戏、老人养病及妇女纺纱、养蚕、织毯、农忙选种等农务的辅助空间。每当佳节喜庆,则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欢聚弹唱、载歌起舞的欢乐空间。阿以旺式民居的其它房间都围绕着阿以旺厅布置。

从建筑的角度看,“阿以旺”完全是室内部分,是民居内共有的起居室;但从功能分析,它却是室外活动场地,是待客、聚会,歌舞活动的场所。“阿以旺”比其它户外活动场所如外廊、天井更加适应对风沙、寒冷、酷暑等气候特点。这是一种根植于当地地理、文化环境中的本土建筑。新疆特有的气候特征,是维吾尔族人民创造出“阿以旺”民居最深刻的源泉。

维吾尔族民居室内整洁美观,壁面全用织物装饰,如壁毡、门帘、窗帘等,地面铺地毯;采暖不用火塘直接烤火,以免烟灰污染,而用壁炉、火墙、火坑,保持室内清洁。维吾尔族民居多采用石膏花纹作装饰,尤其是尖拱门状的壁龛,此外壁炉的炉身、炉罩和檐口、内壁上缘也都用石膏刻花装饰。

藏族碉房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藏族碉房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是云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那里地势平缓,澜沧江、瑞丽江分别贯穿其间,雨量充沛,竹木茂密。云南傣族竹楼傣族村寨多分布在广阔的原野上或清澈的溪流旁,便于生产生活和洗浴。由于傣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和小乘佛教,因而村寨的路口或高地上多为造型别致的佛寺和笋塔。

村寨里的每一户都用竹篱围成单独的院落,院内种植热带果木。房屋多用竹子建造,所以称为“竹楼”。竹楼平面近方形,为了通风散热和防潮,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从木楼梯登上前廊,是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前廊有顶,周围以栏杆围合,空气流通,光线良好,是主人待客、纳凉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外有露天的晒台,用来存放水罐、晾晒衣物。室内是堂屋和卧室,堂屋内设火塘,煮饭烧茶,供一家人团聚。

竹楼多采用歇山屋顶,脊短坡陡,出檐深远,四周并建偏厦,构成重檐,防止烈日照射,使整栋房屋的室内空间都笼罩在浓密的阴影中,以降低室温。灵活多变的建筑体形、轮廓丰富的歇山屋顶、遮蔽烈日的偏厦、通透的架空层和前廊,在取得良好的通风遮阳效果的同时,形成强烈的虚实、明暗、轻重对比,建筑风格轻盈、通透、纤巧。

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对建筑色彩的影响,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色彩丰富:小乘佛教的寺庙,红墙黛瓦,室内金碧辉煌;笋塔或雪白挺拔,或金光灿烂,或五彩缤纷。它们与民居淡雅的竹墙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村寨的色彩。朝向一致的低矮竹楼群,在翠竹椰林的掩映下,衬托出雄伟壮丽的笋塔、佛寺,整个村寨洋溢着傣族风情和热带、亚热带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