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98

第98章 告诉对方“唯有你能”,对方果真就能

“小孙,你能帮我翻译一下这篇稿子吗?这礼拜就要!”一位科长问他隔壁部门的一位职员。

“以前都是小王帮我翻译,他英语基础好,动作也快,可惜他现在出差了。你们部门的小张也不错,不过他手头的活太多。”科长补充道。

“这礼拜?我恐怕要跟你说声抱歉。下星期一我有一个会议,必须准备一些相关资料。所以可能没时间为您翻译,小王不是过两天就回来了吗?我看根本不用找我嘛。”

“啊,我知道了,算了,不求你也罢!”

再来看看另一个故事。

一位富商要修建一座办公楼,但在资金上还有300万美元的空缺,他出入多家银行都没有贷到这笔款。

在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他约了一家银行的主管一起吃饭,席间,他直截了当地对银行主管说:

“我还需要300万元,明天我就要拿到贷款。”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一天之内就能办妥这样的事的先例。”银行主管答道。

“其实我认识的银行负责人有好几个,但我想了想,觉得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在一天之内办妥这件事。”富商很诚恳地说道。

银行主管一听,一愣,然后微微一笑,说:“你这可是在逼我上梁山啊,不过,我可以试一试。”

结果,这个富商在第二天拿到了这笔贷款。

同样是求人办事,一个因为不懂得人们的心理,不知将心比心,事情原本简单又容易,却没办成;一个因为了解人们的心理,进而以心攻心,让几乎不可能办成的事情也办成了。

在第一个故事中,明明很简单很容易办成的事情,小孙却予以回绝,想想看,是他真的挤不出一点时间吗?

多半不是,而是他的自尊心受了损,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

因为,那个傻子科长,要请小孙帮忙,却一口一个小王好、小张不错。难免小孙会想,既然小王、小张不错,我不是“特别”的好,何必找我呢?

在第二个故事中,明明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银行主管却给办好了。这又是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这句话让这位银行主管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人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希望自己是“唯一”的、“特别”的。

诸如此类的“唯有你能”或“除了你,谁也不能”等字眼,往往让人的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让人产生一种被给予某种特别优待的错觉。

因为这种错觉,一个人的自尊心被激发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虽然明知那是拍马屁,听起来也还是感到舒畅。

这也是为什么银行主管会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硬是让不可能的贷款变为了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不妨大方地使用这样的字眼。

比如,分派下属一项重大任务,你不妨有意无意地强调该项任务的艰巨性,说:“我想来想去,唯有你能……”,强调“非他莫属”。

让家人去做一件烦心的家务事,你不妨多多申明家务的难度系数,说:“干这个活,你最拿手!”强调他的“独一无二”。

请求他人为你解决棘手的问题,不妨故意夸大对方的重要性,说:“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请相信,任何人都可能在你有心设计的“特别”的光环中,特别为你办事,帮你办成“特别”的事。

人关系心理学

人人都有自尊心荣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希望自己是“唯一”的、“特别”的。诸如此类的“唯有你能”或“除了你,谁也不能”等字眼,往往让人的心受到强烈冲击,让人产生一种被给予某种特别优待的错觉。正是这种错觉,令人为你办事,帮你办成“特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