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87

第87章 故意效仿对方的动作,引发对方的好感

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言情片中经常出现的约会场面:一对甜蜜的恋人坐在茶馆或者咖啡厅,悠闲地品尝着香茶或咖啡。他们的表情动作有什么特别吗?

他们是不是时不时地做着同一种表情或同一个动作,就像是镜外的人和镜里的影一样?一方用手摸摸头发,另一方也用手摸摸头发;一方跷起二郎腿,另一方也跟着跷腿;一方捂着嘴笑起来,另一方也跟着捂着嘴笑;一方举起了杯子,另一方也随之举杯……

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感觉很温馨、很浪漫,感觉这两个关系亲密、相互爱慕、心心相通?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

因为他俩的步调是如此的一致。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感觉是有道理的。人与人之间这种表情或动作的一致被称之为“同步行为”。“同步行为”不仅存在于恋人之间,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比如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

一对感情笃厚的姐妹,同时看到一盆迷人的蝴蝶兰,一个张大嘴巴,说“哇!”,在同一时间,另一个的反应也一模一样;

一对心有灵犀的朋友,一起观看篮球比赛,眼看球就进了却又出了篮,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再用点力就好了”;

一对志趣相投的同事,刚参加完讨论会,两人回到办公室,都带着笑容,频频向对方眨眼。

这些都是“同步行为”。是什么诱发了人们的“同步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肢体动作是“内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两人彼此把对方作为所效仿的对象,应该是相互欣赏或有相同的心理状态。即双方的相互欣赏或看法一致诱发了他们的同步行为。

换句话说,“同步行为”意味着双方思维方式和态度的相似或相通。

一般而言,同步行为的一致性与双方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在双方的会面中,如果两个人关系和谐、相互欣赏,那么他们的同一行为会很多、很细微。反之,同一行为则很少。

不是吗?想想会议中人们的表情,对某种意见持赞成态度的人和持反对态度的人,是不是往往各自作出相反的动作?赞成的那部分人面带微笑,不断地点头示意;反对的那部分人紧锁着额头,紧闭着嘴唇……

再想想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情景:去商场购物或去某展览会参观,你看上了一件物品,另一个人也看上了这件物品,你俩一同走近这件物品,一边看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真漂亮”,就几秒钟,你俩便互生好感,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这种感觉从哪儿来的?就是从你们的“同步行为”来的。

回头想想你们的同步行为有哪些?眼球同时被这件物品吸引,走向这件物品,带着惊喜的眼神打量,嘴里发出一致的赞叹声……如果俩人再对这件物品的质地、做工与价格看法一致,你肯定就有了路逢知己的感觉!

可以说,两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赏产生了“同步行为”,反过来,“同步行为”又促进了彼此的内心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好感与欣赏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为地制造“同步行为”,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让双方的交谈在不经意间变得和谐愉快。

作为下属,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自己欣赏的上司也欣赏自己,自己不喜欢的上司也不喜欢自己?其实,这其中,“同步行为”就在发挥作用。你向上司传递了欣赏,上司感觉到了,对你有了好感,也试着以欣赏的眼光看你。

由此推理,如果想得到上司的认可与欣赏,你首先应该认可、欣赏上司。你不妨这样做:与上司在一起时,当上司无意中做出某个动作时,你也跟着做某个动作;上司做出某种表情,你也以同样的表情回应。

作为上司,有时故意与下属同步也很必要。比如,某下属在你面前很紧张,你不妨摆出与其一致的姿势,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缓解下属的紧张情绪。

对于有利益往来的双方,“同步行动”的魅力也丝毫不减。

在推销或谈判过程中,如果你的请求或劝说得不到回应,不妨故意制造一些“同步行为”,快速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比如,对方翻阅文件,你也翻阅文件;对方脱下外套,你也脱下外套;对方将视线投向窗外,你也掉头欣赏窗外景色。如此反复几次,自然会引发对方的好感,缓和矛盾,使对方乐于接受你的意见,满足你的请求。

不过,在效仿对方的举止时,要注意不露痕迹,否则,让人误认为你是在故意取笑他或讨好他,反而坏事。

人关系心理学

“同步行为”:人与人之间的表情或动作的一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同步行为”意味着双方思维方式和态度的相似或相通。两人彼此把对方作为所效仿的对象,应该是相欣赏或有相同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