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与孙菲一同进了某家公司。在公司,两人从事的工作差不多。按理说,两人一般大,又都是初涉职场,从事同样的工作,面临许多相同的问题,该很容易沟通,关系该不错。
的确,刚进公司,新员工培训那段时间,两人总是形影不离,互相帮助,关系很融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王蕾感觉孙菲在故意疏远自己。有时候她找孙菲帮忙,孙菲就找借口推辞。
原来,王蕾的性格比孙菲开朗,她善于与人打交道,进公司不久就受到了领导的重视,领导重用她,还经常表扬她。而孙菲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工作也很努力,但是,好像总引不起领导的注意。
时间越长,王蕾越感觉不对劲,孙菲总是在暗暗与自己比高低。每次其他同事当着孙菲的面夸自己时,孙菲的表情总是不自然。
对此,王蕾不知道如何是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妒忌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的情绪反应。
可以说,妒忌心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常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很快就会跑过去,抓孩子的脚,推孩子的身子,想把那孩子支走,或者立即要求妈妈抱自己。在职场,像孙菲这样,对同事怀有妒忌心的人也很普遍。尤其是女性。
在一个办公室里,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位女同事穿着一件很时髦的新衣裳,或者烫了一个很流行的发型走进办公室里,女同事们的眼光“刷”地一下子向她齐聚过来。显然,这件新衣服或者这个新发型吸引了她们的眼球、很让她们着迷,不过,没有一个女性说“好”或“不好”。
为什么她们会视而不见?是感觉迟钝或没有感觉吗?当然不是,是她们的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酸酸的感觉。
一位比较坦诚的职场女士曾说:“我确实知道她穿这套衣裳很漂亮,可是我就是不愿开口说好,反而会在心里想:她为什么穿得这么漂亮?我明天要穿更漂亮的衣服,一定要胜过她。”
这就是妒忌心,虽然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情绪,但它并不利于人际交往,不利于集体团结。
过度地妒忌他人,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他人。一个人,如果总是妒忌别人的长处,会分散注意力,破坏人际关系,阻碍自身的发展。
被他人妒忌,也可能遭受负面影响。妒忌者的行为往往会干扰到被妒忌者的行为。一个人,如果总是遭受妒忌,很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与工作效率自然会受影响。
为此,作为妒忌他人者,要尽可能地自我控制,化解自己的妒忌情绪;被人妒忌者,要想办法消除他人的妒忌。
相比克服自己的妒忌心来说,消除他人的妒忌似乎要困难很多。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
消除他人妒忌的第一步是: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发泄嫉妒的情绪,并宽容对方的言行,以此感化对方。
此后,创造机会,帮助妒忌你的人,让他拥有被人妒忌的资本。
如果对方嫉妒你的工作成绩突出,那么你就给他创造一次立功的机会;如果对方嫉妒你的穿着比她漂亮,那么你就为她设计一次……
就像李雯那样。
李雯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很会打扮,似乎穿什么都好看。
办公室新分来了一个同事汪柯,人长得挺漂亮,可就是不会打扮自己。看到同事们对李雯的外貌赞赏有加,对自己的美丽无动于衷,汪柯不由得心生妒忌。
李雯很快就感受到了汪柯的妒忌。一次,借着大家在谈论电影明星,李雯故意说,某某明星还没有汪柯漂亮,这让汪柯受宠若惊,立马对李雯的态度就有了改变。
此后,李雯趁热打铁,与汪柯谈论服饰,为汪柯设计服装搭配,甚至找时间陪汪柯上街挑选衣裳。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汪柯的美丽,夸她漂亮的人多了,有的同事还向她讨教穿衣的学问、购物的经验。当然,这时候,汪柯对李雯的妒忌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敬佩与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帮助那些妒忌你的人,也需要用心。你必须首先找出对方身上闪光的一面,以巧妙的方式对其闪光点予以称赞。然后,再不经意地道出你的经验之谈,或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提醒对方、实质性地帮助对方。这样,对方才能接受你的帮助,消减自己的嫉妒。
人关系心理学
妒忌心是人的天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妒忌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想要消除他人的妒忌,不妨创造机会,帮助妒忌自己的人,让他(她)拥有被人妒忌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