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03

第3章 当对方情绪激动时,以从容不迫的态度来应对

有一天晚上,几名警官在街上执勤,持传票逮捕了一名年约16岁的轻罪嫌疑人。当时已是凌晨3点钟,那男孩子的母亲站在门廊上大骂脏话。

在这些警官中,有一位经验老道的执法人员,名叫隆纳。他把男孩子带进警车之后,又朝着男孩子的母亲走去。

男孩的母亲一直在喊叫,吸引了十几个愤怒的围观邻居。他们被警察搞得没法睡觉,在他们心目中,警察只会骚扰无辜小孩。这时候,他们围住警车,虽不说话,但让人感觉形势不妙,似乎一触即发。

其他的警官正在暗暗地担心,只见隆纳警官朝着孩子的母亲走去,脱掉他的帽子夹在腋下,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说:太太,听我说,我是某某部门的隆纳警官,我逮捕你的儿子是奉命行事。我有法院的传票,假如我不逮捕他,法院会逮捕我,不过你的孩子罪很轻,请放心,太太!

我不怪你生这么大的气,因为我也有一个儿子和你儿子同年,换了我,我也会生气,不过明天早上他就会被释放。听我说,别在外面站一整夜,回去休息休息,明天一早到警察局来,有必要的话带你的朋友、律师一道来,那时候你的孩子应该已经讯问完毕,你也可以和他说话了。

“还有,如果警察局里有人和你过不去,你打分机找我,我会替你解决,你应该不会再遇到任何麻烦了,晚上好好休息吧!”

孩子的母亲就站在门廊上,双手叉腰,听着隆纳警官的讲话,突然间,她张口结舌,停止了滥骂;除了谢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隆纳警官转身走开,把帽子戴上,上了车。警车启动,孩子的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警车开走,一直道着谢。

作为母亲,儿子戴着手铐坐在车后,她竟然心存感激!人的心理可真是奇怪得很!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奇怪,隆纳警官采用的是化“兴奋”为“冷静”的心理战术。依照心理学观点,打击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的最佳方法,是以冷静从容的态度应对。

实践也证明,如果对方怒气冲冲,你若认真地大肆宣扬你的论调,反而会激发对方的兴奋情绪。这时,你不妨故意以慢腾腾的动作、言语来打乱对方的阵脚,削弱对方的气势。

受到你缓慢行事的节奏影响,对方往往会慢慢地冷静下来。等到对方的火气渐渐消了,你便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现实生活中,以从容冷静的态度来应对怒气冲冲者或急火攻心者的情况大有存在。

比如接收110或119的警方人员或消防人员,他们受过专业训练,面对十万火急的状况,通常能以从容不迫的口气与报警人对话。因为他们的从容不迫,问题的解决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假想一下,当我们要通报犯罪及火灾的情形时,多因着急而语无伦次。这个时候,如果负责接听的人以着急的口气回应:

“什么!失火了!在哪里?那糟了!好的好的。我马上去!电话号码!喔!不不,你把地点告诉我!”

如果是以这样的口气通话,我们往往会急得连地址都说不清楚。

相反,如果负责接听的人以从容不迫的口气来应对,我们就会受其影响而冷静下来。

当然,在一开始,也许我们会非常生气,认为情况如此紧迫,对方竟如此悠闲。不过,随着通话的进行,我们会逐渐冷静下来,理清思路,组织语言,从而做出较为准确的叙述。

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应对情绪激动者,这一方法也适用于日常的工作中。

如果一位同事听信了谣言,对你产生了误会,冲进办公室对你大吼大叫,这时,你千万不要以牙还牙,不妨以从容的态度、平缓的语气向他询问事情的起因。

如果你手下的员工受到了委屈,跑到你的办公室哭哭啼啼,你一定不要高声地说“怎么了,怎么了”,你不妨先示意她坐,再沉默一小会,让她自己安静下来。

如果一位客户对公司产品不满意,暴跳如雷地前来抗议,你绝对不要企图以巧妙的口才说服他,你只需用平和的态度、不慌不忙的动作,可平息他的激动,等到他冷静下来,再去了解他的意见和意愿。

如能这样,即使是面对“狂风暴雨”,你也能很好地控制事态,使其不致于恶化。最终,事情便会朝你所期待的良性方向发展。

人际关系心理学

化兴奋为“冷静”的心理战术:以冷静从容的态度打击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用心理学观点,如果对方怒气冲冲,你若认真地大肆宣扬你的论调,反而会激发对方的兴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