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14

第14章 运用“转换法”,引导话题转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有位法律系的教授,上课第一天,才走上讲台,就说:

“有个猎人追一只狐狸,狐狸绕着弯跑,猎人开了好几枪都没打中,狐狸冲向一棵大树,钻进树下的一个洞,树洞有另一个出口,居然跳出一只兔子,猎人喜欢吃兔肉,就追兔子,兔子一蹿,跳进一树丛,猎人对着树丛开一枪,轰一声,跳出一头黑熊,猎人对准黑熊开枪,发现枪里没子弹了,只好转身跑,一边跑、一边装子弹,幸亏黑熊跑不快,这猎人回头补一枪,终于把黑熊打死了。”

说到这儿,教授看看下面眼睛瞪得大大的学生问:“怎样?精彩吧!”

“太棒了,打一只兔子,变成打到一头大熊。”有学生说。

“太有意思了,猎人原来只想打狐狸,结果能跳出兔子和黑熊。”另一个学生讲。

“黑熊值不少钱呢!”许多学生交头接耳:“猎人发了。”

“说不定猎人打兔子的那一枪,已经打中了黑熊”,又有个学生说:“所以黑熊跑不快,不然猎人早死了。”

看看学生,教授笑笑:“你们想得都不错,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间‘那原来的狐狸呢?兔子呢?’前面的两个主角到哪里去了?”

然后,教授表情转为严肃,说:“你们要当法官、当律师、作检察官,就得防着不要被人转移了焦点!”

的确,法官、律师、检察官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工作的需要,是得防止被人转移了焦点,换一个角度,在许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巧妙地转移谈话焦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可以。如果我们想在会谈中占据主动,夺取发言权,我们不妨抛出我们想要谈论的新话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在对方不知不觉中甩掉旧话题。

不过,这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果对方正在滔滔不绝地谈他感兴趣的事情,或故意回避你的话题,你突然打断对方的谈话,结果可能会很糟糕,可能你非但没有获得发言权,还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有没有办法让你既获得发言权,又不惹对方不高兴呢?

当然有,就像上面的那个故事,如果你突然把狐狸藏起来了,猎人找不到狐狸,可能会生气,反之,如果你藏起了狐狸,但悄悄抛出了兔子或黑熊,他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就很自然地追逐新的目标去了。

谈话也一样,如果对方正聊得痛快,你直接告诉对方“我想说”“咱别谈那事,谈点别的”之类的话,对方肯定会心生不快。这时,你不妨从对方正在谈论的话题中引申出新的话题。

你可以以下面几种方式开头:

“您的话使我想到……”

“记得您以前也说过……”

“听您这么一说,我相信……”

接着便引出完全不同的话题。即使话题向着另一个方向行进,对方也毫无办法。

熟练运用这种“转话法”的高手,首推那是政治家们。看一下某些国家电视转播的国会辩论节目,我们就会发现,面对在野党议员紧追不舍的提问,执政党的大臣们的表现可谓是不慌不忙,他们回答问题时是那样的从容不迫。

“关于那件事情,正如您所说的那样,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关于另外一件事……”

“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在慎重的调查之后给您以回答,在此之前……”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紧张的场面,这种心理战术越有效。

这是因为,人类的思考模式有一种倾向,当一个人处于极度紧迫的心理状态下时,如果突然给以其他方向的表示,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所关心的事情转向这个方向。

当然,这一心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适用性也很广。

比如,你的家人正在生气地指责你的过失,你突然对他(她)说:“我昨天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又如,就某提议面见上司,上司却大谈特谈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你不妨说“正如您经常提到的‘建立一个资料库’,我想到了资料室人员的安排问题……”

这样,你的提议听起来就像是由上司的话引发出来的,即使与先前的谈话毫无关系,上司也会认为“总有某种关联性吧”,因而乐于倾听。

此外,在商务谈判或者召开会议等场合,如果希望自己的主张或者意见能够得到通过,你也可以说“就像你刚才所说,我……”,让对方的思维跟着自己走。

人关系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考模式有一种倾向,当一个人处于极度紧迫的心理状态下时,如果被突然给以其他方向的表示,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所关心的事情转向这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