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13

第13章 用“如果我是你的话”,表示理解对方的烦恼与不满

近些年来,调解家庭纠纷类的咨询节目越来越多。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这类节目中,调解员惯用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是你的话”。

比如说,在仔细听取了一位因夫妻关系烦恼的咨询者的叙述后,调解员往往会说一句:“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会再给彼此一些时间。”

起初,对这句话我很不理解。记得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对方,完全体捂对方的。不管我们如何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感知对方的心情,我们所感受的也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甚至与对方的感受大相径庭。

不过,后来我发现,调解员说出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这样的劝告,咨询者往往会无条件地听从。

面对“如果我是你的话”之类的话,咨询者往往会认为对方完全理解了自己的烦恼与不满,认为对方的劝告都是为自己着想,从而产生一种“他视我的利益如同自己的利益”的错觉。

从心理学角度,这叫“自己最可爱”的心理。人人都有“自己最可爱”的心理。如果你承认对方的“可爱”,对方也会认为你“可爱”。

一旦对方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在此之后的劝告即使是对其不利的话,对方也会认为这些话都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他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听了进去。

出于对这种心理的了解,一些公司的人事负责人便以“如果我是你的话”这样的话语左右那些被降职或解聘的职员的情绪,巧妙地让他们接受公司的安排。

首先,他们会单独召见这些职员,与其不紧不慢地交谈。与其说是交谈,倒不如说是让对方尽情地诉说自己的不满,待对方说累了的时候,再瞅准时机对他说一句“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就这样一句话,很多人紧张的心情会立刻放松,沮丧的表情会大为改观。

当然,这还仅仅是开始。

随后,如果是面对降职的职员,他们会适时地继续说:“如果我是你的话,倒乐意去分公司任职。那儿一般不会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充分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反而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如果是面对被解聘的职员,他们可能说:“如果我是你的话,可能会通过跳槽,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这离开后到别的地方做出成绩的也有不少。”

这样,不论是被降职或是被解聘,大多数的职员都能坦然地接受安排。

采用这种方式说服别人的关键在于,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确是为他着想,是想为他分忧解难。

为此,在说上那句暖心的“如果我是你的话”之前,你还得有所留意,有所准备:

首先,你得闭上你的嘴,不发表任何感想和意见,只管用心聆听对方。通常,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满或者烦恼有人倾听,他会有良好的情绪,会感觉被接受、受尊重,心中的不快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然后,为了保证你对对方所传达信息的理解符合对方的本意,你得努力把自己想像成对方,体会对方的感受。这不但要求专注,还要求移情。这要你暂停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努力去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从说话者的角度调整自己的所观所感。

最后,你再说“如果我是你的话……”

如果在说服的过程中,你无意间使用了一些不太得体的言词,你更有必要运用了这句“如果我是你的话”,以弥补你言词上的过失。

当然,你得表现出足够的真诚,这样,对你的理解与忠告,对方才会有所回应。

人关系心理学

“自己最可”的心理:人人都认为自己最可爱。如果你承认对方的“可爱”,对方也会认为你“可爱”“如果我是你”之类的话能激发对方的这种心理,让对方产生一种“他视我的利益如同自己的利益”的错觉,由此接受你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