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12

第12章 请教对方“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令其为你着想

说话关键是在别人听进去,做事关键是要见成效。善于说话,巧于做事,在难点上下功夫,善于把别扭变成顺当,把不顺变成可行,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从而为自己顺利办事凿开一条通道。“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与“把事办得滴水不漏”,是打造成功人生格局的两大资本。

妻子正在用缝纫机缝衣,丈夫坐在她身旁唠叨:“慢些,小线就要断了。把布翻过来。停止!把布拉直。”

“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缝纫。”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试想,下一次丈夫开车,妻子还会在旁边指手画脚吗?多半不会。

为什么?

因为这位聪明的丈夫,通过转换角色,让妻子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进而理解了他的苦衷。

在心理学上,有“角色效果”之说。即是指,如果你给某个人一个角色,比如长官、士兵、教授、学生,这个人就会在假设自己是这个角色的过程中逐步适应了这个角色,按想像中的这个角色的思维方式去工作、生活,甚至举手投足都带上了这个角色的味道。

当妻子忙着缝纫时,丈夫在旁,喋喋不休。妻子的角色转换了,似乎成了正在开车的“丈夫”,于是,她一下子便明白过来:任何人在专心致力于某项工作时,都不希望被人干扰,那些横加干涉的行为是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不受欢迎!

不过,让对方转换角色、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似乎说着容易、做着难。

如何以最快最轻松的方式令对方转换角色呢?

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对方:“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办?”或者“您看我怎么做好?”

一句“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或“您看我该怎么做呢?”的请教,不仅能让客户理解你,也能让忽视你的上司为你着想。

一天,一位前台接待员遇到了难题。一位客户打了好几次电话,找老板。她把这件事立即告诉了老板。但第四次,这位客户又打电话过来,埋怨她没有及时转告,原来是老板没有及时给这位客户回电话。

为此,这位前台接待员很发愁,她不知道,如果这位客户再打来电话质问,她该如何处理。

她想,如果对老板说“你不回电话,××先生很生气!”,老板肯定会不高兴,说不定还会怪罪于她。

于是,她改口向老板请教,说:“我遇到点麻烦,需要您的帮助。××先生打来4个电话,他对我很不满,因为他没有接到您的回电。下次他再打来电话。您看我怎么答复他好?”

结果,上司一下子便明白了她的难处,立刻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会遇到这类情况,因为缺乏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被客户抱怨、被领导批评、被家人指责,却又不知如何去协商。其实,解决这类问题并不难,只要让对方“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我们的处境和本心。

为此,不妨委婉地问上一句,如“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或者“您看我怎么做好呢?”

人关系心理学

心理上角色效果,是指如果给某个一个角色,比如长官、士兵、教授、生这个人就假设自己是这个角色的逐步了这个角色按想像中的这个角色的思方式去工作、生活,甚至举手投足都带上了这个角色的味。为世潜规则2如果对方不易说服,让对方认为你与他的立场一致北方的初春时节,天气还凉,办公室里,还开着暖气。

靠窗的小朱打开窗户,风呼呼呼地往里边灌,有同事开始受不了了。

“谁啊?火旺啊!”一个同事大声嚷嚷,提醒人关窗。

“我火旺,得吹吹风、败败火。”小朱回应道,佯作不知。

“昨晚食堂没卖羊肉汤啊,火气咋这么旺?”另一个同事嘟哝着。

“我吃了狗肉,怎么着?”小朱火了。

窗户仍然开着,大家都感觉冷,可谁也不好去关窗。

其实,这会小朱也感觉到冷了,他穿得不多,原本是想透透气,却未曾料想受了同事的攻击,越想越生气,心里暗暗发狠:“今天我就是不关窗,冷死你们!”

几分钟后,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起身走到小朱身旁,说:

“小朱,你挪挪地方,靠窗这么近,又只穿这么点,小心着凉。”

小朱没吭声,隔了一小会儿,起身把窗户关上了。

小朱为什么主动关上了窗户?是他禁不住冷了吗?当然不是,以他的倔脾气,宁可感冒也不能便宜了那两个“坏蛋”。

那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头看一看,想一想。

小朱为什么开窗?

肯定是有原因的。也许是他刚从外面进屋,出了汗,感觉热;也许是办公室的温度太高,他感觉闷。

小朱为什么拒绝关窗?

原因很清楚。他只不过想开开窗透会气,同事们便嚷着叫关窗,还出言不逊。在小朱看来,嚷着要关窗的同事完全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根本不在乎他的存在与感受,因而,他心理感到委屈、愤怒,继而拒绝合作。

那后来,小朱为什么主动关窗?

因为那位女同事对他说“靠窗这么近,又只穿这么点,小心着凉”。听听这话,多体贴、多暖心!“她站在我的立场,为我着想”,小朱心里不免又感动又后悔。

试想,小朱忍心因为与人斗气,让这么理解自己的同事挨冻吗?当然不忍心!于是,他起身关了窗。

看来,要想说服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哪怕对方非常固执,只要你将心比心,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让对方感觉到你俩站在同一立场,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卡耐基先生曾说:“与人相处能否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体谅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要想让对方认为你与他的立场一致,首先得发掘对方的欲求、情感。

当对方持否定意见时,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对方“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反之,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寻找导致否定结论的具体原因,然后一一列举出来,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再坚持己见。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面对固执的位高权重之士,也有望说服。

历史上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其中一例。

公元前265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但赵太后坚决不允。

赵国危在旦夕。

左师触龙去面见太后,太后认为必定也是来劝说用长安君当人质的,就摆开要吐唾沫的架势。

不料,触龙慢条斯理地走进屋后,并没有提到人质的事,只是问候太后的健康状况。于是,赵太后的怒气渐渐消了,与触龙亲切地攀谈起来。

“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最不成才,可我偏偏最疼爱这个小儿子,恳请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触龙对太后说。

“他几岁了?”

“今年15岁。年岁虽小,可我想在我在世时托付给您。”

一听这话,太后似乎找到了感情上的共鸣,认为触龙与自己的立场一致:都为人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小儿子,都为儿子的前程担忧。

“真想不到,你们男人也怜爱小儿子呵!”太后不由感慨道。

“恐怕比你们女人还胜一筹呢!”

“不会吧,还是女人更爱小儿子。”这下,太后不服气了。

“不见得吧!老臣私下一味,太后爱女儿燕后胜过爱小儿子长安君。”触龙借机切入正题。

“你错了,我爱女儿哪里比得上爱长安君呢!”

“做父母的喜欢儿子,就要为他的长久之计着想,太后在送燕后远嫁时,抱着她的腿哭了。燕后到燕国以后,太后也在想着她。每当在祭告祖先时,太后总还要祷告燕后不要回赵国来,这不是在为她的长久之计着想、希望她的子子孙孙继续接着当燕王吗?”触龙表明了自己对太后爱子之心的理解。

“你说得对呀!”太后的心被打动了。

于是,触龙趁热打铁,以史为鉴,为赵太后分析长安君去做人质正是长安君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从赵国三代以前算起直到现在,赵王的子孙封侯的还有几个呢?”触龙问。

“没有。”太后坦然承认道。

“除赵国以外,别国诸侯的子孙封侯的还有吗?”触龙又问。

“老身没有听说过。”太后说。

“照此说来,近的祸患是累及自身,远的却又要累及子孙了。难道入主的子孙都是不肖的吗?只因为位尊而无功,禄厚而无劳,而且还有许多财宝呀!现在太后给长安君这么高的地位,给他这么好的地方,给他这么多的财宝,却不教他为国建功立业,太后一旦百年之后,长安君怎能在赵国立足呢!老臣以为太后只为长安君的眼前利益着想,所以说太后爱惜长安君不如燕后呀!”

太后听后如梦初醒,便对触龙说:

“你说得对,怎样安排长安君都随你了。”

于是,长安君如期到齐国去当人质,赵国得救了。

想想看,触龙成功说服赵太后的秘诀是什么?

不就是从赵太后的否定结论入手,寻找缘由,然后站在赵太后的立场说话,让太后认为触龙与自己的立场一致吗?

人关系心理学

要想让对方认为你与他的立场一致,首先得发掘对方的欲求、情感。当对方持否定意见时,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对方“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反之,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寻找导致否定结论的具体原因,然后一一列举出来,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再坚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