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8010500000081

第81章 学学戴尔的双主管制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不能逼得过紧,适当的放权反而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其积极性的提高。

7.1没有授权就没有效率

领导者要管头管脚,但不能从头管到脚。很多管理者不善于也不敢放权,于是将下属的能力不足、个性不够完美作为不授权的借口。于是,哪里有问题,管理者就会匆忙地奔向哪里去“救火”,最终管理者和员工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管理者叫苦不迭地“忙”,员工们闲得无聊地“怨”。这都是管理者不愿意放权或不善于授权造成的。

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老板往往是事必躬亲、全责全能,这对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等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分权、授权给其他贤能之士,建立团队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团队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一个不愿授权、什么都干的管理者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试想,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每天拼死拼活,最终不是也会因精力不济而顾此失彼吗?

杜邦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杜邦,在掌管杜邦公司之后对大权采取绝对控制,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独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取;所有契约也都得由他签订;他亲自拆信复函,一个人决定利润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好几百家经销商;每次在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

尤金的这种管理方式,使杜邦公司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以致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公司连遭致命的打击,甚至濒临倒闭的边缘。

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善于授权的人。企业管理界有一个古狄逊真理:一个累坏了的领导者,是一个最差劲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最大的本事不应是自己做成多少事,而应是能让别人做成多少事。

7.2案例:“双主管”制的实践

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谙熟授权之道。授权的成功与否,从大的方面来讲,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从小的方面来讲,影响着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授权必不可少,授权势在必行。

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就认为,任何一家公司若想成功,关键在于高层人员是否能分享权力,高层人员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发展而非个人的权力扩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戴尔创立了一种“双主管”制度。

“双主管”制度是一套“归属明确、权责清晰”的管理制度,这是一套权力制衡的管理系统。如负责财务、人事与法律事项等职务的资深经理,要与负责某地区事务或某产品线的管理人员分担责任。经理人员必须一起督促他们所共同管理的员工,也要分摊最后的表现结果,即使在技术上那是属于他人的职责。经理人的绩效最终要经正式的工作表现来评估。戴尔成功的关键在于权限虽然重叠,责任却一定分明,所以完全打破了“一山不容二虎”的传统观念。

双主管制的实施,为戴尔公司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与热情,员工和公司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7.3微管理:授权管理的三个要点

“管得越少,成效越好”,这是杰克·韦尔奇的一句名言。一位不懂授权的领导者,不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善于授权的管理者,同时也必须是善于控权的管理者,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对系统实施的有效控制,确保权力的有序运行。在下放权限时,企业管理者需把握好如下三个要点。

(1)确定授权任务和目标。企业管理者需明确哪些任务和工作是可以授权的,通过授权,期望达成怎样的目标。

(2)把权力交给合适的人。在挑选被授权人时,企业必须根据事实,对被授权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授权的对象。

(3)领导者在授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授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下属随意妄为,监督过程要贯穿始终,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如果只授权,不监督,后果就是四分五裂;如果不授权,只监督,局面则会是一潭死水。

微管理小窍门:

1.必须根据授权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大小授足其相应工作的权力。

2.为防止员工超越授权的权限,在授权时有必要向员工交代清楚“底线”。

7.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是什么使你不愿授权?你将如何改进这种局面?

·当任务结束后,你是否对此次的授权工作进行了总结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