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8007800000071

第71章 与其变通,不如彻底解决

换汤不换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想切实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就要追根究底,彻底解决。

2.1不要把变通当成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员工为了应付管理者的检查,将原本的工作换了一种形式去做。看似改进了,其实仅仅是方法的变通,换汤不换药。因为大多数的变通只求简单迅速,却并没有探查到问题的根源,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变通其实是掩耳盗铃,有些人认为换种方式就算是解决问题了,而不愿花费精力去研究真正的解决之法。这种变通造成了真正的问题被形式掩盖,积累下来,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更大的问题。所以,仅仅变通,还不如倾尽力量,把问题彻底解决。

A生产部门负责生产一种热门新产品。这一产品包括一个带有软垫的组件(在缝纫与装饰工序中进行子装配,该工序与总装配线相连,并且每次按顺序供应一个组件)。该装配线按节拍时间运行,其小组长一丝不苟地记录下造成其生产线不能实现每小时生产目标的干扰因素。然而,他只是做记录,却从来没有采取过实际的行动。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车间的总装配线经常会因软垫表面的皱褶问题而出现流程中断现象。一旦出现问题,产品就要被转移到返修区进行拆解,带有软垫的组件被送回供料工序进行分解并重新加工,然后再重新装配这一产品。这便导致交期严重延误,总装配流程无法按时完成生产目标。同时,这种简单的变通方法还造成了一些员工不必要的加班。

小组长仅仅是做好了记录,但是这种变通之法虽然实现了监督检查的功能,却不能彻底消除产品生产真正存在的问题,对于执行的帮助效果微乎其微。

2.2案例:彻底解决问题,才能一劳永逸

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仔细地分析,透过表面现象去寻找隐藏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本性地消除问题,才是真正有效的。以上述案例为例,后来该车间的新主管带领车间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彻底的解决。

首先,新主管开始对总装配线每小时追踪图表和总装配线返修区的工作日志进行分析。他发现,软垫不仅是部件被送到返修区的唯一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总装配线不能完成每小时生产目标的最主要原因。根据进一步的调查,皱褶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最常见因素。

随后,新主管继续跟进。他发现软垫生产区域的标准作业需要应用正确的运作流程,但是并未以具体、详细的方式表示出来。他还发现,除生产量方面以外,软垫生产的流程很少被加以监控。

进一步调查显示,软垫产生褶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固定用的扣件数量不足、扣件分布的间距不均匀、扣件的使用顺序不正确,或者三种情况兼而有之。并且,由于两种类型软垫外套的褶皱不一样,这就要求对于两种不同类别的材料应采用不同数量和间距的扣件。

新主管和小组长对造成部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后达成了共识,他们对两种材料分别建立了与原物大小一致的模型,展示了正确数量和间距的扣件,重新培训操作员,监控新标准执行的效果。自此,软垫褶皱问题基本上从总装配区域消失了。

与此同时,加班也不再是一种常见现象。而随着软垫生产流程的改善,生产计划外的加班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管理者能够从变通式的改善转变为彻底地解决问题,一劳永逸,这才是真正提高了工作执行效率。所以,管理者应该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问题。

2.3寻找问题的缺口,彻底解决问题

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工作的高效执行。那么,管理者该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呢?

(1)确认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现有的人员和资源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2)作出可行性假设。利用反证法,作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假设。

(3)找到要因。找到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分析发生的原因。

(4)找出更优对策。针对造成障碍的原因,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对策。

微管理小窍门:

1.问题都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选择替代性的变通方案,掩耳盗铃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对于探究问题的根源需要一定的人员和资源的支持,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做好配合。

2.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和你的员工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时,因为某些障碍而选择只是变相地绕过问题,不去认真解决的情况?

·你是怎样寻求工作执行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