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8007800000040

第40章 发挥鲶鱼效应,激发员工活力

过于安逸的工作环境容易滋生懈怠的工作态度,适当引入竞争,则能调动员工的活力和激情。

4.1适当的内部竞争,可以提高执行力

随着员工日复一日地工作,入职之初的激情被消磨得所剩无几,工作便出现了懈怠。大家不再充满干劲、不再积极主动、不再讲究创新,执行效率越来越低。

我们都知道鲶鱼效应,为了避免沙丁鱼死亡,保持鱼的新鲜,渔民将鲶鱼放入沙丁鱼的鱼舱里。为了不被鲶鱼吃掉,每条沙丁鱼都不断地游动,保持了自身的活力,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因为有了鲶鱼的威胁,沙丁鱼才有了求生欲望,即使是被抓进了鱼舱,也能不断地游动,避免被吃掉的厄运。同样,如果我们在员工之中引入竞争,让他们意识到身边有比自己更强的人,就能激发员工的比较心理和上进心,积极工作,做出更好的工作业绩,争取比别人优秀。

4.2案例:一支粉笔打造高效率的工厂

引入合理的竞争,给员工加点压力,才能杜绝员工的懒惰心理,使员工积极投入工作中,提高执行效率。

有一家铸造厂,该厂的老板经营了好几个工厂,但其中有一个工厂的效益并不是太好,从业人员也没有太大的干劲,不是缺席,就是迟到早退,交货总是延误,员工间也经常闹矛盾。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消费者抱怨不迭。虽然这个老板已经指责过管理人员,也用过很多办法激发员工的士气,但始终都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有一天,老板发现,他交代给现场管理员办的事,一直没有解决,于是他就亲自出马了。这个工厂实行的是昼夜两班轮流制,他在下夜班的时候,拦住了一名员工,问道:“铸造流程你们的一天可以做几次?”员工答道:“6次!”老板听完后什么也没说,只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了一个“6”。紧接着,早班的工作人员进入工厂上班,他们在工厂门口看到了用粉笔写在地上的“6”,随后他们竟然改变了“6”的标准,做7次铸造流程,并在地板上写了一个“7”;到了晚上,夜班的作业人员为了刷新纪录,做了10次铸造流程,并在地面上写了一个“10”。过了一个月,这个工厂变成了这个老板所经营的几个工厂之中业绩最好的一个。

这个老板仅仅用了一支粉笔,就重整了工厂的士气。员工们为什么突然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呢?这是因为有了竞争,有了比较的对象。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潜在的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别人更有优势的地位上”或“自己被当成重要的人物”。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潜在心理就是自我超越的欲望。这种自我超越的竞争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时,其意识会特别的鲜明。

4.3微管理:引入竞争,激发员工活力

所以,怎样在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员工活力呢?

(1)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执行能力强,工作积极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对于工作懒惰的员工要批评、处罚。两者形成对比,员工自然倾向于认真工作,争取奖励。

(2)诱发员工的“逞能”欲望。我们可以在员工完成某项工作之前就给予其恰当的刺激,使其对该项工作的完成产生强烈的欲望,调动全部的能力去完成工作。

微管理小窍门:

1.员工对竞争有反应的前提是员工要有荣辱意识和自尊心,不甘心居于别人之下。因此还要注意通过教育、启发强化员工的荣辱意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

2.给予员工充分的竞争机会。管理者必须为员工提供各种竞争的条件,尤其是要给予每个人充分的竞争机会。这些机会主要包括人尽其用的机会、将功补过的机会、培训的机会以及获得提拔的机会。

4.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的公司有什么样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引入前后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多大的改善?

·尝试想出其他的激励员工士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