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补气血
6995800000009

第9章 肾

(四)肾

与脾相对应,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源”。肾中之精,一部分来源于父母,即父母的营养被预先储存在孩子的肾里,这就是“先天之源”。肾的功能强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大致意思是说,女子的生理过程基本以7年为单位,7岁左右肾气比较充足了,开始逐渐换牙,头发开始迅速生长。14岁左右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开始有月经,具备生育能力。21岁左右,肾气继续充盈,发育完全。28岁左右是身体最强健的时期。35岁左右,肾气开始衰弱。阳明经通过面部,由于经络的不通畅,女性面部皮肤开始衰老,逐渐变黄,失去光泽和弹性,头发也开始脱落。许多女性觉得35岁以后自己的面容开始苍老,变成了“黄脸婆”。请不要失落和忧伤,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你要想延缓衰老而不是用化妆品在脸上做表面功夫,还要从保持经络畅通和气血充盈入手。42岁左右,各个腑的功能开始下降,面部皮肤不再有光彩,头发也开始花白。49岁左右,随着经脉的虚衰,生殖功能不断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失去生殖能力进入老年。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大致意思是说,男子的生理过程是以8年为基本单位,8岁左右肾气比较充足,开始逐渐换牙,头发也开始迅速生长。到16岁左右,肾气达到比较充盛的时候,生殖系统发育比较完全了,出现排精的现象,具备了生育的能力。这里还要说明一下,由于男子是以8年为单位,通过前两个阶段,可以看出在幼年乃至青春期阶段,男孩的发育是晚于女孩的。

所以在小学的时候,由于女孩发育比较早,身高普遍高于同龄的男孩,而且女孩的心理成熟度也要早于男孩。男子到了24岁左右,肾气继续充盈,体格越来越强健。到了32岁是其生理状态的高峰,体格健壮有力。与女性对比来看,都是在第四个时间段到达了最高峰,此后同女性一样慢慢由盛转衰。一些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应该是男性28~32岁,女性23~28岁,因为这个时候是男性和女性生理发育和智力发育最成熟的阶段,这时候也是最为理想的生育年龄,能孕育质量较好的下一代。男子到了40岁,肾气开始衰弱,头发脱落,牙松动。48岁左右,开始明显地衰老了,脸色也变得发黄失去光泽,头发也开始花白。56岁左右,肝和肾的功能都有所下降,生殖功能不断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64岁左右基本上开始掉牙齿,头发也少很多。

从整体上看,由于男子是8年为一个基本单位,所以他们成熟和衰老都要晚于相同年龄的女性。年龄相仿的夫妻,有时候妻子会抱怨自己的丈夫总像小孩子一样长不大,这与男性的心理成熟晚于女性有关系。作为妻子要清楚这是自然规律,从而理解丈夫。由于女性的衰老要比男性稍微早上几年,所以妻子会在这一阶段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生理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丈夫要更加理解和关心妻子,使其平稳地度过这段时间。

当然,男性也有相对比较快速的衰老阶段,只不过一般在56岁以后,此时的妻子已经度过了变化最明显的阶段,心态也变得平和了,基本上较少生病,进入了平稳期。如果年轻的时候比较注重保养,这时候的女性可以生活得很有活力。现在各大公园里活跃着不少老年朋友,多数是精力很旺盛的老太太。

在这个时候,妻子可以给予正在经历衰老过程的丈夫关心和帮助。夫妻二人都要经历同样的人生过程,只是节奏不一样,有早有晚,所以产生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矛盾。要试着理解对方,这不是他或她的性格发生变化,也不是对您的感情发生变化,更不是您当初没看清他或她的本质,是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双方都理解到生理变化这个层面上,家庭自然会和睦许多。

当然,古文里所说的衰老时间段是根据古人的情况总结出来的,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的寿命大大延长,也不要完全拘泥于这个时间表来判断自身的情况。

虽说促进生长发育是肾的头等大事,但肾还有其他一些作用。肾对体内液体的代谢起到调节作用。当这种调节作用异常的时候,人体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要么总是觉得渴,喜欢抱着一个水杯,大口大口地喝水,然后又不停地跑到厕所里小便;要么刚好相反,根本不觉得口渴,也不想喝水,唾液还挺多,但是小便比较少,甚至身上出现水肿。

肾还可以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我们平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吸气比较浅,呼吸不沉稳,稍微吸进一点空气就马上呼出来,而且一运动就觉得气短,平时还会有咳喘的问题。像这种情况,中医考虑是肾精不足,不能帮助肺维持吸气的深度,才会有呼吸浅表、呼多吸少的状况发生。这种情况不妨适当补一补肾,增强一下肾的功能,也许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肾功能减弱的人会有听力方面的问题,比如耳鸣、耳聋之类。就像肝和眼睛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样,中医认为,肾和听力也有着特殊的联系。老年人常有的“耳背”现象,说话“打岔”的问题,就是肾功能减弱的表现。因此,我们羡慕一些健康的老人,虽然八十高龄,仍然“耳不聋,眼不花”,说明他们肝和肾仍未衰老。

还有一类人,特别容易产生恐惧情绪,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为什么看恐怖电影、讲鬼故事、玩刺激的极限运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就是他们的肾气充足。而小朋友和老年人由于肾气不足,是“享受”不了这种刺激的。当然要提醒一下,恐惧情绪是最伤害肾的。比如,人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会吓得两腿发软,走不动道,甚至小便失禁,像评书里面讲到歹徒被英雄好汉打得屁滚尿流都是恐惧情绪对肾的影响。

有个成语叫“无病呻吟”,是形容没有什么疾病但总是哼哼唧唧的人。其实根据五行理论,“呻吟”本身是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人体的组织器官隐隐作痛,可能是气血不足,无法濡养该部位的表现,人才会痛苦地呻吟,所以说呻吟也是虚弱的一种信号。

中国人普遍喜欢补肾,补肾也要讲究方法,不是所有肾虚的人都可以通过吃六味地黄丸达到补肾的效果,要看肾的哪方面功能减弱了,盲目地乱补只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有一种比较古老的补肾方法,简单易学,但需要长期坚持。方法是这样的:中医认为,唾是肾的液体,也就是说,唾来自于肾。唾是指口水中黏稠度很低,而且泡沫多的液体,一般称为唾沫。古人有用舌头抵住上颚,让唾液缓缓地从舌下分泌出来,等到积攒了一大口唾液之后,再分次咽下去,可以补养肾精。

另外,叩齿也是一个古老的固肾的方法。中医认为,牙齿也是由肾来领导的,每天叩齿(也就是磕牙)200次,可以有效地起到坚固牙齿、强肾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晒太阳,这个方法更为简单。但是要晒夕阳,选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到户外去活动,可以起到补肾的效果。

中医认为,冬天是补肾的最佳季节,五行理论中,将黑色作为肾的颜色,认为黑色物质可以起到补肾的效果。比如黄酱、紫甘蓝、紫菜、海带、黑豆、黑芝麻、紫米、乌鸡等。现在大家都重视食补,所以在每日的食谱中有意地增加这些食物,会收到良好的补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