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脾
与西医的解释不同,脾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描述为“后天之本”。如果把中医与西医加以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医所描述的脾,不仅包括西医所说的脾脏,还涵盖了一部分胰腺的功能。
中医认为,脾可以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如果这种功能降低了,吃进去的食物就得不到很好的消化,人体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疲倦、消瘦和下肢水肿的症状。脾虚的人,会感觉到口中有甜味,嘴里比较黏腻,唾液分泌特别多,但是吃饭不香,或者说对食物没有什么兴趣。而且这些人的肠胃比较娇气,吃东西要十分在意,冷饮基本不能碰,黏性比较强的食物,比如糯米做成的粽子、元宵等,也会引起消化不良。油腻的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会引起肠胃不适。
为什么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就是因为脾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至关重要,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量源头。如果能量供应不足,人体是无法发挥其额定功率的。一般脾虚的人,看上去总是显得有些娇气,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总是比其他人容易疲劳。所以中医认为,脾的功能好,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脾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我们平时可以看到一些体态微微虚胖的人,就是脾的这种功能减退,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的结果。民间俗语称这种情况为“水膘”,意思是说造成虚胖的原因不是肌肉增加,而是体内存在排不出去的液体。这些人一般多运动一段时间,脾的功能得到改善,水液代谢正常了,体重会有明显的下降,整个人看上去也会显得精瘦一些。
中医认为,脾还有控制血液不外溢的能力,也就是防治异常出血。这种功能如果出现障碍,人会出现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等各种出血现象。
脾虚的人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肌肉无力。过去形容书生是“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反映出书生们每天点灯熬油、苦读诗书,思虑过度,又缺乏运动,导致脾的功能下降了,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濡养,变得无力,甚至萎缩,不能从事体力劳动。
脾具有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的功能。我们常常听到有的病人出现内脏脱垂,最常见的是胃下垂、子宫脱垂和脱肛。中医认为,这都是脾虚的结果。由于脾虚,人体无法很好地滋养肌肉和韧带,导致肌肉和韧带组织萎缩,无法有效对上述器官形成抻拉和支撑,才会引发内脏下垂,这是脾虚导致的肌肉无力向更为严重的方向上发展的表现。
脾虚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思考和忧虑,脑子里面总是在不停地想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本就闲不住。但是他们不知道,过度的思考和忧虑是最伤害脾的。如果思虑过度,所思所想的事情又不遂所愿的话,人常常会出现不思饮食、腹胀满闷、头晕目眩、健忘等症状。这种情况在白领当中比较常见。
按照五行理论,仲夏季节,也就是暑湿最盛的时候,是一年之中脾功能最差的时候。由于脾的功能相对减弱,人们没有食欲,吃不下饭,加之天气炎热,人体消耗热量又比较大,人就会逐渐消瘦,所以民间有“苦夏”的说法。
为了保养脾,在夏季要经常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例如薏苡仁、茯苓等。平时还要经常吃黄色的谷物,比如小米、玉米等,它们可以滋补脾。
五脏之中,脾是比较难调理的,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对于广大的脑力工作者来说,健脾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运动,少思虑。即使思考问题,也只想有用的,少想些无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