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每个人大脑中潜伏的金矿,只是很少有人去主动开掘与应用它。提升智力需要经常进行有目的锻炼,这样对我们的人生会大有帮助。
记忆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1.记忆:智力活动的仓库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其中识记和保持属于“记”的方面,再认和重现属于“忆”的方面。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获得印象,留下痕迹的过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记住”。保持则是把识记的材料进行加工、概括,掌握它,储存它,不至于遗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牢”。新版《辞海》中给“记忆”下的定义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记忆,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识记和保持就是“记”,再认或再现就是“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绝不会有“忆”;“忆”是“记”的验证,“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是个“记”与“忆”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没有记忆,人就无法学习和生活,一个人失去记忆就是个不认人、不识物、不懂事的傻子。记忆对青少年尤为重要。青少年需要依靠记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没有对学过的知识的记忆就无法积累知识,也很难学懂新知识。因为青少年所学的知识都是系统的、有联系的,对前面所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没记住,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和掌握,从这一点说,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过来没有对旧知识的记忆也很难理解新知识。因此可以说记忆也是理解的基础。
大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1)视觉型记忆
这是借助视觉来记忆事物的类型。在同样的视觉记忆中,有的人对形状的印象深,有的人对颜色的印象深。
在让人看许多红的正方形和蓝的圆形时,有人借助红和蓝的颜色来记,有人则通过正方形和圆形这类形状来记,方式各不相同。
(2)听觉型记忆
这种类型的人能很好地记住耳朵听到的内容。有些人的音乐感非常强,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对于这些内容很容易记住。例如,常有这样的人,英语很不好,却能附和爵士音乐的节律,很容易地记住英语歌词。而盲人普遍具有非常发达的听觉记忆能力,更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听觉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工厂的机械工人借助锤子敲打机器的声音,判断机器有无故障。这些能力就不是天生的。
(3)运动型记忆
这是通过动作来记忆事物的类型。这类人的手很灵巧,做过的各种体育动作或艺术技巧都能马上记住。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的,像游戏、滑雪、骑自行车等动作,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
(4)混合型记忆
混合型是指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但是,这一类型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即使是视觉性强的人,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嘴读,用耳听,用手写,以构成立体的印象。
为什么英语单词本身比它的意义容易忘记呢?原因之一就是在学习单词时,大都只使用一种感觉——视觉。如果能通过多种感觉来进行记忆,也许就记得更好。人类的记忆,有以下五个特性:
(1)初段的记忆较强
我们对任何事的开始,都有较强的记忆。比如,上课前10分钟的内容,我们会记得较好。此外,我们对事物的第一个印象也会较深,比如和某人初相识时他表现得不太友善,那么即使他日后变得随和,我们也很难改变对他的印象。
(2)后段的记忆亦强
我们对任何事的结尾,亦会有较强的记忆。比如,上课末5分钟的内容,我们会记得较好。因此,教学技巧好的老师,通常都会利用下课前的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重申要点。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开始记忆及结束记忆时,记忆保留的百分比均较高。在两者之中的时间,记忆保留的百分比则较低。
(3)有联系的事情较易记忆
互相关联的资料,较零碎也容易记忆。比如要记着以下的数字:1,1,2,3,5,8,13,21,34,55,89.若你勉强记下会很吃力。但若你知道这些数字的关系——即前两个相加等于下一个,那么记忆便容易许多。
2.记忆力:人的智力的基础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古今中外智力超群的人都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记忆力超群的人的主要特征是:①记忆速度快;②记忆持续时间长;③记忆准确度高;④记忆范畴广阔,应用能力强;⑤记忆方法新颖、奇特;⑥能发现材料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具有上述特征的人有较强的先天禀赋和记忆力。这样的人一般可选择历史、地理、地质、民俗、哲学、生物学,也可选择文学艺术、政治、科学等职业。如果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我国古代大哲学家王充自幼记忆力强,酷爱学习。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书认字,读过的东西,他差不多都能过目不忘。8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朗读晁错的《论贵粟疏》,小王充一旁默默地听着,等父亲读完,王充几乎一字不漏地把全文背了出来。父亲又惊又喜,把他正式送到学馆中去念书。在学馆中,老师讲的上千字的文章,王充很快就能背下来。渐渐地,老师讲课不能满足小王充的求知欲望了,他就在晚上自学《论语》、《尚书》,一边读一边抄写,接着就背诵,差不多每天都能抄一千字,背熟一千字。到了15岁时,王充已经遍读诸子百家,积累下渊博的知识,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少年。于是父母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让他继续深造。
到洛阳以后,王充又几乎把全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的藏书翻阅了一遍,但仍不改自幼养成的习惯,一有机会还要到小书坊去看书。他不光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书,使他掌握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有当时被视为“非圣无法”的书,如桓谭的《新论》,他都非找来读不可。
智力超凡的王充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熟读背诵了大量各类著作,涉及自然科学及诸子百家的各种文章。到32岁时,王充就开始撰写其巨著《论衡》,他坚持不懈地写了30多年,直到他去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这部30多万字的论著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谢夷吾在向光武帝刘秀推荐王充时,说他是少有的天才,连孟子、司马迁都不能超过他。古今中外,智力出众、记忆力不凡的人在相关专业成材的例子不胜枚举。像我国宋代大诗人黄庭坚也是幼年博闻强记、读书几遍后就能口诵,5岁就熟读了诗、书、易、礼、乐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人人都说有六经,为什么只让我读其中的五经。”老师说:“《春秋》不值得一读。”黄庭坚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称作经书。怎能不读呢?”于是,自己找来《春秋》,十日成诵,无一字遗漏!经过一番努力,黄庭坚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超强的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若能求学深造必有所成,特别是那些相对需要有较强记忆力的学科更易创造辉煌,例如历史、地理、地质、民俗、生物学等,就是离开科研机构到社会上也易出人头地,成为名演员、艺术家、评论家或政治家。
3.探索和掌握记忆的规律
运用记忆规律,掌握适当的记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记忆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有,那么记忆的规律是什么?它是不是很难把握?经无数专家研究证明,记忆不仅有它自身的规律,而且这些规律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认真探究和学习,人人都可掌握它。下面就是记忆的一般性规律:①理解规律。这是最简单,但又最重要的规律。你对要记住的东西理解得越深刻、透彻,那么你就越容易详细、牢固地记住它。
②兴趣规律。你要消化知识,就必须有吸收它的兴趣,就像吃饭必须有食欲一样。有兴趣的知识,很容易被接纳进大脑的记忆库中。
③温故知新规律。某个方面的知识你积累得越多,那么你就越容易记住这方面的新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重新研读一本以前读过的书时,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这是因为在重读过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许多关系,从而增强了记忆。
④代价规律。你要牢记某个信息,你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花在记忆上的时间越多,那么所记忆信息在你脑海中保持得越长久。
⑤联想规律。同时产生的概念,会在记忆中互相保护联系。
⑥顺序规律。当我们按字母顺序背诵外语字母时感到容易。同理,按某种顺序记忆一些材料,就容易记住。
⑦深刻印象规律。对需记忆的东西,首次印象越深刻,那么记得就越牢。
⑧抑制规律。这是一条容易被忽视的规律。新的记忆信息会抑制旧的记忆信息,因此在你准备接纳新信息以前,应当先巩固一下记忆的旧知识。上述情况对于记忆相近领域的信息尤其明显。因此建议学生最好不要在学习数学后立即学习物理,学习历史后立即学习语文,这样容易“记后忘前”。
4.明确遗忘规律,有效提高记忆力
遵循遗忘的规律,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与技巧能大大提高记忆力。它可以使记忆效果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遗忘和保持是相反的过程。遗忘的情况有两种:
(1)永久性遗忘
对于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强化和运用,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会自动消失,如果以后不复习就不能自行恢复,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
(2)暂时性遗忘
对于已识记的东西一时不能回忆或再认。如提笔忘字,一时回答不出本已记熟了的问题,都属于这种情况。外界较强烈的刺激或自身的激情状态所引起的抑制,是导致暂时性遗忘的原因。因此,我们不仅平时要注意复习,而且在考试时不要让自身受到外界的刺激,注意保持头脑清醒,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遗忘。19世纪后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对遗忘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通过实验证明:在学习材料刚刚记住一小时后,重新学习,可节省时间58.2%;第一天终了时复习,节省时间33.7%;六天以后复习只能节省25%左右的时间。从上述遗忘规律我们可以看出,识记后在大脑中保留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特别迅速。经过较长时间的间隔后,虽然在记忆中保留的数量减少了,但遗忘速度比以前大大减慢了。总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过程。因此,我们复习必须及时,要赶在遗忘之前进行,并应该多次重复。
由于记忆的极端重要性,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日本学者保本荣介提出的“提高记忆效率15条”,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这15条建议是:①记忆要从心平气和开始。
②大脑不能过度疲劳。
③要具备必不可少的自信心。
④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⑤要培养自己对记忆对象的兴趣。
⑥要具备强烈的记忆动机。
⑦要把记忆对象与愉快的事物联系起来。
⑧要通过学习刺激大脑,使脑细胞得到锻炼。
⑨要进行细微的观察。
⑩要用理解来帮助记忆。
要用形象来掌握记忆的对象。
要边推理边记忆。
要进行有效反复的记忆。
要运用联想来帮助记忆。
只有学会休息,才能更好地记忆。遗忘与记忆是一对矛盾体,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和保持记忆的持久。
5.提高孩子记忆力的若干具体的科学方法
人脑的记忆潜能是巨大的,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这种潜能?关键就在于掌握一套科学的记忆方法。
(1)重复记忆法
即反复重复来巩固记忆。反复感知事物的结果,就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神童”常常具有善于联想的特点。曾获国际“菲利亚”奖章的小诗人刘倩倩的诗歌《请你别问我为什么》,就是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联想而写成的。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发现也是由联想引起的: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由开水冲击壶盖而发明蒸汽机。
(3)直观形象记忆法
根据记忆的直观形象性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记忆。实验证明:直观形象记忆法是提高人的记忆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著名科学家维纳小时候曾有过一大堆玩具,如小蒸汽机、小型电动马达、万花筒、幻灯机等等。在玩这些玩具的过程中,他获得了许多浅显的科学知识,而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使他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4)归类记忆法
如果把记忆喻为知识的仓库,那么只有把知识归类,仓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储存能力。有人曾用归类法来教孩子识字,效果不错。这是利用了汉字的特点,用基本词来带形声词,如:井、阱;青、请、清、情、晴、精。这样认字不是零敲碎打,而是一串一串的,便于孩子记忆。有人还利用这种方法归类了英语单词速记窍门,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5)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
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耳、眼、口、手)来参与记忆活动,能提高记忆的效果。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用三种方法让三组被试者记忆10张画:
第一组:只告诉画了些什么。
第二组:给被试者看这10张画。
第三组:给被试者看这10张画的同时告诉被试者画中画了些什么。
过一定时间后,测试被试者的记忆结果。结果如下:第一组记住了60%,第二组记住了70%,第三组则记住了86%。可见,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能大大地提高记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