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47930700000041

第41章 大胆的举措,丰硕的成果

——简评《钦差大臣》

王复民①

俄罗斯戏剧大师果戈理的经典大作《钦差大臣》,在中国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2009年11月18日在上戏剧院隆重上演,获得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再现了它昔日的华光!特别令人欣喜并必须指出的是,此次演出其意义不同寻常。

不同寻常之一,它为经典名著在当今浮躁的演艺空间里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同寻常之二,彰显了现实主义戏剧的无穷魅力,呼唤着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再次认定了俄罗斯戏剧的不朽与伟大,让老话剧观众过了一次瘾。

不同寻常之三,在提倡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中,《钦差大臣》的出台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增添了文化的多样性。证明了传统与创新的不可分割性和辩证性。为那些“仰慕西方文化不知西方文化底蕴,憎恨传统文化而不知传统为何物”(王元化先生语)的先生女士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不同寻常之四,这次演出成员的构成,可以说为演剧史上所少有。比如,凡是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均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克服了肢体和记忆上的某些障碍,不计名利和报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进行了严肃的、一丝不苟的创造。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老人”均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戏”的同窗校友,共同接受过严格的表演“体系”训练,吸收中国戏剧大师丰富营养长大的、并在话剧舞台和银屏上拼搏了数十年的表演艺术家。共同的记忆、共同的经历提供了默契的创作空间和共同的艺术追求。特别令观众感到惊讶的是,在观看《钦差大臣》的演出过程中,并未使人感到是在看一台年事已高的老人演的戏,相反却感到演出充满了青春活力,并被他们高超的演技所折服。比如,扮演主角赫列斯达柯夫的焦晃,竟然体不胖、腰不粗,纵身一跃跳上楼窗高台,并和市长夫人、女儿调情,潇洒地跳起了探戈及俄罗斯民间舞。

扮演安东诺维奇市长的张先衡,从头至尾都有他的戏,而且篇幅长、场景杂,台词多,但他思路敏捷、反应准确、形体灵活,演出以来从未出过差错。

扮演仆人奥西普的朱艺,他有长段长段的空场独白,但他松弛沉稳、起伏流畅、节奏分明。

扮演市长夫人的顾永菲在舞台上仍是娇艳妩媚、风韵犹存,出色地完成了角色性格的刻画。

还有……

这些演员之所以能超越各自在年龄和气质上的局限,塑造出果戈理笔下每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赋予了整台演出以完整性和艺术性,原因不外有以下两点:

⒈参加扮演大小角色的任何一位演员,丝毫没有以获取名利为目的,他们始终服膺于经典名著的强大诱惑力,本能地为因对演剧艺术的痴迷所产生的敬业和创造精神所驱动。

⒉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专业技巧,以创造性的艺术处理,扬长避短,改变了自身客观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以上两点,不仅是这次演出成功的根本保证,而且也是当今一些只求名利,不重创造,只靠年轻,只图美貌,单求本色而获得一时声誉的“明星”们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从这意义上讲,《钦差大臣》的演出确实显示了它的示范性、榜样性和警示性,它给当今混沌和浮躁的演艺界注入了一支催人深省的清醒剂。

《钦差大臣》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并用尖锐的讽刺手段对官场的腐败进行无情揭露和抨击的佳作。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也有很强的艺术性。剧本虽然产生于近二百年前的俄国,但对当今的中国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今天如何来演绎近二百年前的外国经典,仍然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据我所知,为了在主创班子内达成共识,以期在创作方向、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正式开展剧组活动之前组建了以焦晃为核心、朱大坤为统筹、老学长老导演陈明正教授为统领的导演创作组,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反复讨论:

1.怎样揭示作品的风格样式和思想内容。

原作的思想性和当今官场腐败现象有相似之处,这也正是果戈理的伟大之处!因此,有同志提出应利用作品提供的思想立意及辛辣的讽刺手段,抨击当今,增加观众对现实的联想,因而主张增加场面,增强台词批判力度,让观众在看戏时有更强的现场感和满足感,以此来争取更多观众。但多数同志持不同意见,认为:“我们既然要演俄罗斯名著,就应当忠实地按俄罗斯风格以及原作精神真实地体现,既不要去做功利主义的直接影射,更不要让名著成为我们手中批判的工具。应当让作品本身来说话,让思想寓于丰满的艺术形象之中才是最正确的创作方向。如果不可避免地要表达我们的思想倾向和鲜明的创作立场,也只有在作品自身所存在和拥有的前提下,通过导演处理及演员的表演去作必要的强调。如:以停顿、夸张、暗示、渲染等手法把创作者的观念、态度鲜明地告诉观众。通过以上充分的讨论,大家取得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演出结果证明了这样的讨论是必要的、有效的,使观众看到了一台既富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又是果戈理笔下原汁原味的《钦差大臣》。

2.怎样更好贴近时代,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遥隔果戈理创作《钦差大臣》近二百年的今天,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观众,特别是让不甚了解俄罗斯民族及文学的青年朋友走进剧场,这是个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为此,以陈明正导演为首的导演组进行了慎重的研究,并做了很好的处理。首先,外国传统的古典戏剧,由于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往往情节冗长,交代琐碎,台词重复、啰嗦,再加上翻译上语言结构的问题,因此必须在不损害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对翻译本进行必要的改造。把那些可有可无、可长可短、可说可不说的情节、场景、台词作大胆的调整和删减,从而加快演出的节奏,压缩全剧演出的时间。比如,原剧本场景安排基本上是按照写实主义“三一律”原则处理的,显然已不适合当今观赏的习惯,而且换景、搭景的时间必会影响演出的节奏,因此,导演和舞美设计共同拟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景物道具趋于“实”,空间转换趋于“虚”,既不逊于时代与人物身份的环境要求,也达到了虚实结合、空间自由灵活的基本原则。如,为了场与场之间衔接的紧凑和流畅,特设置了一块画有俄罗斯风情的大幕,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陪衬下,既增强了俄罗斯民族风格,又巧妙地代替了传统的二道幕作用,使场景衔接快捷、流畅,演员上下场灵活贯串,从而增强了整体演出的紧凑感。基本达到了当今观众欣赏的要求。

3.创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演出的根本要求和最高目标。

众所周知,话剧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运用声音、语言技巧和形体动作去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话剧演员最突出的创造能力在于对剧本生活及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理解、体验的基础上,运用训练有素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将人物活生生地体现在舞台上。既然《钦差大臣》的组合是由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表演艺术家组成,就必须抛开与创造人物无关的、形式上的浮华招术,一丝不苟地把塑造人物形象放在首位。

以陈明正导演为首的导演组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便引领全体演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创造,显示了《钦差大臣》演员在创造人物性格方面深厚的功底。焦晃扮演的赫列斯达柯夫,从角色与演员的年龄上来说有一定距离,但通过焦晃高度自信的创造,我们完全排除了这种不必要的担心,这是演员内部功力所创造的成果。赫列斯达柯夫形象创造之难就在于:果戈理并非想要把他表现成一个欺骗成性道德败坏的坏蛋、恶棍,而是要表现社会的弊病、官场腐败的浊流,莫名地把他推上了“钦差大臣”的位置。这是一个并不十分坏的纨绔子弟,理应受到道德层面的审判但他又起了揭露官场丑恶和腐败的“纵火人”的作用。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就在于此,对演员是一种挑战。但焦晃在把握这个人物时,注意了人物发展的可信性、真实性和逻辑性,而且自然流畅,颇具分寸感。比如,从开始在小旅店时穷困潦倒、色厉内荏,到市长驾到后的心虚怯懦,再到虚张声势、疾言厉色,直至后面信口开河、胡编乱造、搜敛钱财,竭尽即兴“表演”之能事……总之,焦晃把赫列斯达柯夫由机灵、潇洒的“小混混”,发展到众星捧月的“钦差大臣”的行为轨迹表现得十分清晰可信。

张先衡扮演市长安东诺维奇,他十分重视人物的内心体验和规定情境中的行为逻辑,并采取喜剧正演、严肃中蕴涵嘲讽等手法,塑造了一个集恶德败行于一身的土皇帝——市长的形象。把市长从得知“钦差”即将驾临时的惶恐不安、指挥下属官员弄虚作假、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的政绩、利用自己太太和女儿的美色巴结讨好等丑态揭露得淋漓尽致,既有充分的内心世界依据和情感体验,又有鲜明、夸张的外部形态表现。

顾永菲塑造的市长夫人和杨昆扮演的市长女儿也令人刮目相看,她们有在“钦差”面前竭尽献媚讨好、卖弄风骚、争风吃醋之丑事,充分体现了她们虚荣心背后令人作呕的小市民恶习,恰恰与市长眷属的贵族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演员真实有机的行为动作和人物气质上的把握揭示了角色灵魂的丑恶和可笑。

此外,如仆人奥西普、法官、邮政局长、慈善医院院长、督学,以及颇有喜剧性的陶布钦斯基和波布钦斯基的不同人物性格,均按照演员自身条件扬长避短、精心创造,显示了演员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力,增强了整台戏的完整性和讽刺性。

要说问题和缺点,自然也不可避免,一是因为剧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的松散组织,因此在排练时间上要作更多调度从而影响进度。二是经费有限,在制作及演员安排上要考虑节约从而影响戏的更高质量。不过,这是艺术以外的问题,无损整体演出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果!

衷心祝贺《钦差大臣》演出成功!祝老同学们艺术之树长青,健康长寿!

2010年2月

①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57届校友,国家一级导演,曾参加第一阶段《钦差大臣》试排活动,成功地扮演督学一角,后因工作不能脱身,2009年9月后的正式排练、演出未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