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五十年守望——迟到的钦差大臣
47930700000002

第2章 序二

胡导①

看完《钦差大臣》的排练,我的思绪克制不住回溯到五十多年前。59届这个班,有几个好。

其一,这个班的生源条件特别好,不是一个两个的好,而是整个班都好,班上有许多有天赋的演员,比如杨在葆、焦晃、张先衡、李家耀、张名煜等。像焦晃这样的演员,既可以演《雷雨》中的周萍,也可以演《钦差大臣》中的赫列斯达柯夫,还可以演康熙皇帝这样的历史人物。

其二,他们班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不仅有朱端钧等熟悉中国戏剧传统的好老师,还有来自列宁格勒戏剧学院的苏联专家列普柯夫斯卡娅。她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行动”为纲的教学原则,从无实物练习到单人小品、双人小品、片段教学,再到大戏《决裂》、《无事生非》的排练、演出,系统地传授了斯氏体系的精华。

其三,他们班的教学选择了好剧目,排演经典作品,不仅能培养演员,同时也能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导演水平。当时,作为教学片段,陈明正老师给他们排了《钦差大臣》的片段。陈明正老师有教学天赋,发动同学们做了许多大胆、泼辣的小品练习,都是大家想不到的。他很好地发展了苏联专家的教学方法。这个片段演出后,被苏联专家推荐到苏联领事馆的联欢会上演出,效果非常好。后来又排了第四幕。快要毕业时,定下了由陈明正老师排《钦差大臣》作为他们的毕业大戏,后来因为“运动”没有排成,很可惜。

59届这个班毕业后100%都在从事表演艺术事业,五十年来他们一直坚守阵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大部分学生都成了表、导演艺术的杰出人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时隔五十年,由他们再来完成《钦差大臣》的演出,非常有意义。对这次《钦差大臣》创作、演出进行总结,也很有意义,看到他们带来的主创人员的创作心得和各位专家的评论文章,我很高兴。

是为序。

2010年8月11日

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表演系59届班主任,今年已九十六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