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银耳
45992600000059

第59章 链孢霉有何特征?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链孢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杂菌,其菌落初为白色、粉粒状,后为绒毛状;菌丝透明,有分枝、分隔,向四周蔓延;气生菌丝不规则地向料中生长,呈双叉分枝。分生孢子成链状、球形或近球形,光滑。分生孢子初为淡黄色,后为橙红色。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污染源。链孢霉多从原料中的棉籽壳、麦麸、米糠带入,因此选择原料时要求新鲜,无霉变,并经烈日暴晒杀菌。塑料袋要认真检查,剔除有破裂或微细针孔的劣质袋;清除生产场所四周的废弃霉烂物;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未达标不轻易卸袋;接种可用纱布沾酒精擦袋面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菌袋排叠发菌室要干燥,防潮湿、防高温、防鼠咬;出菇期喷水防过量,注意通风,更新空气。

一旦在菌种瓶棉塞或料面上发现链孢霉时,立即将其淘汰;在栽培袋料面发现时,速将菌袋排稀,疏袋散热,并用石灰粉撒于袋面,起到降温抑制杂菌的作用。同时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注射入污染部位,用手按摩使药液渗透料内,然后用胶布封针眼。链孢霉极易扩散,当菌袋受其污染时,最好采用塑料袋裹住,套袋控制蔓延。若在袋外已发现分生孢子时,可用柴油或煤油涂擦,迫使其萎缩致死;或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喷洒杀灭致死。切不可到处乱扔,以免污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