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各国查获早期假邮票的情况看,人们鉴定邮票的真伪是凭借经验,这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随着邮票制作的多样化和各种技术日益在社会上的普及,使得我们在日常的邮票鉴定中仅仅凭借经验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20世纪40年代,法国海关官员查扣了一件寄往葡萄牙的可疑邮件。报关单上注明是“邮票复制品”,但是该邮件中的“邮票复制品”被邮票鉴定家认为是真品,且价值非常高。因此寄件人以企图漏税30万法郎的嫌疑被起诉。在审判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场面。寄件人斯贝拉蒂陈述说:我寄出的全部是仿制的“艺术邮品”,无一真品。并当场出示了用于制作赝品的材料作证。另一戏剧性的场面是:鉴定家们当场鉴定时,却不小心将自己的真票混入其中而无法找出。最后还是由斯贝拉蒂从中分辨出来的。
这件事恰恰说明,无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还是在上半个世纪40年代,如果仅仅凭借经验来鉴定邮票,往往是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还要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准确地完成邮票的鉴定工作。
100多年来的很多事例证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使用技术手段是鉴定邮票的两种方法,鉴定邮票过程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
使用技术方法鉴定,就是通过仪器对两种物品的纸张、油墨、痕迹、版别等等做出各种技术指标和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进而做出正确的结论;凭借经验鉴定,则是将被鉴定的物品与自己记忆中的“同一”物品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技术鉴定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大家都可以了解的方法,而经验鉴定则是一种个人的长期积累、在许多方面是无法进一步推广的方法。事实上技术鉴定和经验鉴定都是一种比对,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那就是只有我们看过的东西才有经验可谈,而我们不曾见过的东西就无从谈经验了。在技术鉴定中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实践证明,在现代邮票鉴定中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当然,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经验鉴定,只是说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加强技术与经验的合作,才能提高邮票鉴定的准确性。
一、假票案例
假票案例中,假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伪造票
一般指对某种珍贵邮票的伪造品,这是一种完全的假造票,从纸张,印刷,齿孔,背胶或加盖全部都是假的,如我国解放区初期发行的珍贵邮票几乎都有假票流传,而制造假票者对珍贵邮票有深刻研究,制造出来的假票几乎可以乱真,有的甚至骗过著名专家的眼睛。
2.变造票
这类假票是把真正的邮票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珍品,以牟取暴利。这种变造的手段很多,如人为地改变邮票的刷色,使其变为昂贵的“变色票”。有时候无齿很贵,变造者就把邮票四周的齿孔裁掉。我国早期的新疆木戳航空加盖票相当名贵。有人就用仿造的木戳盖到新票上,坑骗集邮爱好者。1903年福州对剖票封相当名贵,后来邮市上流通的假对剖票封占95%以上,其他像制造假水印、假背胶等,都是假票制造者的常用伎俩。
3.臆造票
指假票制作者随心所欲凭空制造出来的假邮票,这类假票有的虚构国名,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个国家;有的地名虽真,但图案却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以这些臆造票都是邮政部门没有发行过的。1960年,曾有一种“夏天古巴奥运会邮票”在国际邮票市场上出售,当时,古巴政府通告国际邮联,说明古巴从末发行过这种邮票,原来这种“古巴邮票”是在意大利米兰印刷的。我国曾出现过的臆造票有解放区票,民国加字改值票,地方票等多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上海不法邮商钱万能臆造的解放区邮票,种类繁多,印制量大,流通广,造成很坏的影响,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揭露,《集邮研究》1984年第4期曾刊登过一版钱万能臆造的“解放区邮票”。这些假票是他用木戳逐枚手盖成的,有的还加盖了文字。
4.花纸头
貌似邮票,也印有国名、图案、面值,打有齿孔,有的还刷有背胶,大多盖有戳记。这种假邮票,关键在于它不是邮政部门实际发行的,不具备作为邮资凭证的作用,不能实际作为邮票贴用,因此,上面印的国名往往已经解体,面值常常是虚假的数字,只能被认为是非邮票的印刷画片,称为“花纸头”或“公仔纸”。
二、使用鉴别
邮票是国家或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缴费凭证,具有实用性,可以贴信通邮。但是某些非邮政部门发行貌似邮票的“花纸头”,不属有价票证,不能作为邮资凭证在任何地区使用,也不属集邮品范围,不得参加任何一级邮展。1971年13月2日由多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后,停用了原来各自发行的邮票。实行统一发行邮票,原来的国体不复存在,但在国体改变之后,仍有人用原来酋长国的名义印制所谓“邮票”,因为不是政权实体发行的,不能贴信使用,被世人称为“花纸头、公仔纸”。对这种“花纸头”,所有邮票目录不予列出,不登价目。花纸头,不以伪造名贵邮票为目的,而是以一些杜撰的国名(地名),虚构的面值,印刷粗糙,票上加印销戳,发行量极大,泛滥于世界各地,因此,识别这类假票,先看实用性,后对照邮票目录,看面值数字,看印刷质量,看盖销的戳记,因为是印上的不是一枚枚盖去的戳记线条由网点组成。
三、纸质鉴别
邮票通常是用纸印制的,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厂家,在不同时候的邮票用纸总是不尽相同的,同一个印刷厂同一种邮票,有时也会发生用纸不一的现象,对于已经发行的邮票,邮政部门照例是要每套邮票发布设计、印制方面的资料公告。经过集邮家的深入研究,各种邮票的纸型及其特性大多已有定论,因此,从纸张材料入手来鉴定邮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邮市上曾出现假造的“大龙邮票”,有的混迹于邮展大堂上,被当场识破,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共发行三期。从纸质上区分,一期“薄纸大龙”用半透明无不印薄纸印刷,纸质韧薄;二期“阔边大龙”用纸同第一期。只有5分银面值的用薄型书写纸印刷,容易脆裂;三期“厚纸大龙”纸质较厚而不透明,由于背有胶,邮票略呈卷状,假造的大龙邮票,纸质是现代的铜版纸,纸色发白发亮,与100多年前原票纸质存在明显的差别,经鉴定,假票原来是利用某些期刊上的邮票样手工伪造而成的。我国解放区传世孤品“稿”字四方连邮票,也曾被人用杂志上刊印的彩色图样非法伪造,原票多数印在使用过的电报纸背面,而假票是铜版纸,两种纸质,截然不同,境外有人采用同样的伎俩,用邮票目录上的图案,方面看出了真伪。为了防止伪造,世界各国在用纸上煞费苦心,许多国家选用水印纸,即在造纸过程中特意设计某种文字或图案,压印在纸浆层面上,无色透明,在制成的纸上留有或薄或厚的纹印,用肉眼一般看不出来,水印分暗水印和亮水印、单式水印和复式水印等,水印增加了伪造的难度,有利于辨伪。
在对邮票纸质进行鉴定的时候,右用真票与其对照,但这种方法有时不易分别,在这种情况下,应化验纸张的酸碱成分,并借助纸张克度仪、拉力器、正反检测仪,对纸浆的形状结构、质地、正反面的纹路、纸张的色泽、厚薄重量(克)、韧性与弹力等标准进行综合测定,使假票在纸质检验“关”前原形毕露。
四、考据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