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04

第4章 权变谋机,生搬硬套不可取

从经营过程来看,权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如果割裂、曲解、生搬硬套,势必事与愿违。结果会导致一场形式主义的泛滥。权变管理一定要避开这一点,因地、因时、因人而变。

1976年AM公司经营不善,董事会聘任了罗依·阿什,要求他把公司由一个不景气的老产品工厂变成可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施乐复印机公司相抗衡的高科技企业。阿什被认为是这个职位上的最佳人选,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最有才能、最诚实和最肯干的企业领导人之一。阿什对于这项艰巨的工作很感兴趣。为了把公司转型成高科技企业,他着手收购前景良好的新公司,好像一位假日里到哈罗德超级市场疯狂抢购的沙特阿拉伯酋长。当阿什发现手下的管理人员不知道卡罗尔·多达公司的硅胶铜移植产品“硅谷”牌电脑时,他便解雇了80%的人员。他只注意开除和雇用员工,却忽视了生产、销售这两个基础环节。结果,计算机还没有调试好,便上了市场。由于忽视了老产品的生产,新产品的生产也就失去了根基。阿什在1981年被免职时,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亏损严重的公司。销售额仅8.6亿美元,亏损却高达2.5亿美元。一位曾在该公司工作过的人调侃说,阿什被拖出企业主管的办公室时还在喊着:“只要员工没有积极性,就应该开除。”

如同许多公司的传闻一样,AM公司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总结。一些观察家把全部责任归咎于董事会,因为它没有给阿什足够的时间去制定战略计划。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位企业主管急于求成而不顾企业实际所致。这方面,由于脱离自己的专长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在企业史上比比皆是。

现代社会,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看其能否灵活运用权变管理将各种资源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了三十年的短短时日,日本这个原来相对落后、资源匮乏并饱受战争摧毁的岛国就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经济奇迹。于是各种关于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经验的论著纷涌而出,它们将之归结为日本企业的长期计划、T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价值观乃至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意识等等,但这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便是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权变管理。

我们看看日本在技术开发方面的权变思想的应用。

日本技术的飞速发展,往往不是靠独立的发明创造来进行,而主要靠引进海外技术并加以创新完善。可以说引进高新技术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威尔公司及其他一些公司在发展电子计算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于是日本的夏普公司从美国引进样机,于1964年仿制出新一代的计算器。3年后又采用MOS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数字管,性能有了很大改进。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电子计算器市场上,日本货已占80%以上。1971年,美国公司发明了单片电器,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对夏普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然而,日本夏普公司又在美国技术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利用技术优势于1973年推出了“单板电子计算器”,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有众多像夏普公司这样善于权变学习的经济力量,从20世纪中期开始超速发展的日本经济,创造奇迹也就不难理解了,从中可见“权而变也”的重要性,经营者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