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34

第34章 相容方案,排队理论的决策谋划

相容方案指的是在企业谋略者拟定的多个方案中,每一个方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没有冲突的利害关系。它们之间往往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的。在方案执行时,对各个方案排队,以达到最佳的效益。

通常,企业决策中运用排队理论要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1)状态问题。企业谋划时面对各种排队的概率分布规律性,主要是研究队伍长度分布、等待时间分布和忙期分布等,包括瞬态和稳态两种情况。

(2)最优化问题。分析企业所处的静态最优和动态最优环境,前者指最优设计,后者指现有排队系统的最优运行。

(3)定量化决策的机制。设计企业实现经营决策方案的运作机制,使企业的经营目标、顾客满意程度达到最佳。

在企业的相容方案的拟定和选优中,对排队论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最优化问题。就是把所有的方案按其所能给企业未来的运作带来的效益大小进行先后顺序的排队,并要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使整个方案的选择达到最满意、最优化,使各个不同的方案的实施的效益的总和为最大,即在分清各个决策方案的主次基础上,使所形成的排队系统达到最优运行。

巴顿将军曾经说:“立刻执行一项好的计划远比下星期执行一个完美的计划来得更有价值。”军事上的这种谋略思想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当中也具有相同的意义。某计算机软件企业计划研制、生产一种新的产品,但是新产品的推出延迟了三个月。接着又拖了两个月。接下来又是45天过去了,新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而竞争对手却相继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新产品。这个企业没有相应的对策方案应付挑战,而沉醉于“我们必须确定我们的软件‘完全’与同系列的其他‘所有’产品相通”。这样的逻辑支持了所有的拖延,同时也失去了企业应有的市场。“产品相容性是重要的,特别是关于高科技的产品。但有时最后的2%却费去我们12个月的时间。同时,10个竞争对手已快手快脚地推出产品上市。”这就是商战中企业经验教训的总结。

1982年,苹果Ⅲ电脑在未完全与IBM电脑系统互通前,就很快上市了,当时有人说这是一个大错误。但苹果Ⅲ推出不久,许多著名软件设计公司很快地设计出软件,使得苹果Ⅲ可与许多IBM系统互通。在1982年的旧金山布鲁克斯厅的一个主要的电脑系统廉售市场中,展示单位有1500家。其中750家是把苹果电脑的系统变成IBM的系统,而另外750家是把IBM电脑的系统变成苹果电脑的系统。苹果电脑公司没有花另外的2%的精力去追求完美,却同样获得了100%的利益。他们认为“我们绝不反对相容性。但在变化极其快速的电脑、资料处理及通信市场上,实在有成千上万的新兴企业家随时准备填补市场空缺,就在你追求最后的2%的好品质时,很快地把你打倒。那些一直等待、想使产品拥有最后2%的相容性的厂商,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不过在此点上我们必须郑重警告,过早推出新产品可能会导致悲惨后果。所以,当我们讨论早一点推出新产品时,是假定新产品至少有一定的相容性。一个产品在还有很大弊病,或者零件存货不足的情况下就上市,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优势往往会被不佳的品质或不足的支援所破坏。上市的东西必须管用,并且具有一些能令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特点。但为了求得最佳、最复杂、最相容的特性,你所损失的市场可能比你推出的完美产品所获得的利益要多。这其中的分寸并不容易拿捏得准。然而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而论,所有产品都一样,都是太过求好心切、太过完美主义而告失败。追求最好的人在董事会的桌子上或许会胜利;他们的计划在纸上看起来确实不同凡响,而他们也总是表示“此外,它只再需30天就可完成了”;不幸的是,最后的30天往往变成了120天。因此,决策科学化是软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为了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排除感情和臆测因素,必须十分重视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经营决策成功与失败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决策理论研究中存在一个值得深究的原则性问题,那就是优先排序的克星循环。

美国管理大师彼德森论“克星循环”现象:

克星循环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相容方案中每个方案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优点和缺点同时并存。在优劣判断中产生克星循环的原因有一类是属于主观的非理性的,另一类是属于客观的理性的。在严格理性条件下出现的克星循环现象,值得给予高度重视,原因是:

(1)优柔寡断,多重标准。比方说,把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任意夸大和掩盖,这就属于非理性范围。比如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某人今天的回答不同于昨天,问话人甲不同于乙,在评价过程中标准不确定等,都是非理性的原因。

(2)在多人多项目评价问题中,就是在完全理性的情形下,只要满足相容条件具备,也可能产生克星循环。

一个决策问题参与决策的人愈多,可供评价的方案愈多,评价的指标愈多,发生克星循环的可能性就愈高。对于社会性公共决策问题,由于人多口杂、方案众多、观点各异,产生克星循环的概率甚至可以接近于1,几乎可以说“发生克星循环”是必然的。

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谋划当中也会遇到克星循环现象,一方面,我们不能采取盲目选优、视而不见、不予承认的态度;也不能因为决策难度大而采取回避的态度,迟迟不作出有效的决策。一旦用多个方案形成了克星循环,如果只取部分方案来分析,几乎可以貌似科学地随心所欲地选出所倾向的方案,必然会把决策者引入歧途。因此,在企业经营战略当中,首先要判断有没有克星循环,然后找出构成克星循环的方案,分析产生克星循环的原因,差别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针对非理性的克星循环,必须利用决策的克星方法,揭示问题的症结,把问题拉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其次,针对理性的克星循环,承认其存在,并增加合理的评价条件,清除无效循环,以便作出科学谋划。最后,针对社会性公众决策问题,以采用分层决策为妥,合理地减少候选方案数,减少评价指标数目,减少最高层参与决策的人数,使决策进一步科学化。因此,在进行决策时,正确地使用民主与集中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

总之,遇到克星循环,一要承认,二要认清,三要分析,四要理性,五要解决问题。理论明晰,行动有效,问题必然能妥善解决。相容方案的排队理论是企业经营决策与谋划当中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高度重视与研究的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