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29

第29章 风云变幻,决策呈现新特点

在环境、目标等经营因素变化时,经营者要用不同的方案适应不同的变化。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相适应的方案就是决策。在决策时必须做出权衡,慎思和判断就成为决策的基础。决策从来不是简单易行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环境的复杂化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使经营者面临严峻的挑战。经营者必须了解决策的影响因素,明确决策程序、抓住关键问题,利用集体智慧、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己有效决策的能力。

现代决策的环境与传统决策的环境大不一样,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活动的飞速发展,企业决策目标的多元化,以及对决策质量的高标准,使现代决策具有了鲜明的新特点。

1.决策活动的频率加快

在生产力、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人类的活动节奏缓慢,对决策速度的要求较低,决策者可以从容准备对策。而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对决策活动在时间上的要求很高。例如科学技术发明转化为产品的周期缩短。计算机从20世纪50年代起,短短30年已经更换了四代,相应的决策活动自然就日趋加速,因而,过去的低效率方式被各种决策技术和自动系统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数据处理(E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SS)等辅助决策的现代工具相继开发和应用。

2.决策活动包含的信息量猛增

传统决策一般凭借决策者的经验和个人意志,没有依据大量信息的需要与可能。现代决策要求在准确、及时和充分的信息基础上筹划未来,现代社会活动的因素错综复杂,信息数量急剧增加带来了决策者的沉重负荷,人类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迫使这些上层人士允许更多人参与其事——协助分担决策负荷。这便是为什么有关共享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的原因。这绝非出于利他主义,而是因为旧决策体系运转失灵的缘故。”这是当今世界上个人专断决策方式走向消亡,群体决策崭露头角的一个根本背景。

3.决策系统的规模空前扩大

与传统决策大多处理简单系统不同,现代决策的对象往往是高度复杂的巨大系统。它们的要素数目极大,一个现代城市系统的复杂程度大约是收音机的百万倍、电视机的十万倍、汽车的一万倍、喷气式飞机的一千倍、宇宙火箭的一百倍、宇宙飞船的十倍。规模大了,运动惯性也大了,灵活性就差了。一个决策付诸实施以后,即使出现新情况或发现失误,要调整也会有一个时滞,因而难以有效控制决策的后果,甚至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显示以前的某项决策的后果。这样,反馈虽然仍是经常使用的决策控制,但模拟和有控制的实验等前馈手段和预测比过去重要,所费代价一般较小。

经营者选择决策必须具有技术性,使决策在量和质上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使决策真正科学、经济、有效。在决策过程中,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其一,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非常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要确定目标的具体评价标准。其二,决策要有若干个可行方案。这里所说的“若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谓“可行”,是指能达到预期目标,方案能在现实条件下实施。

其三,决策要能够对比选优。即各方案要有可比性的成组对应指标。

——摘自美国《斯隆管理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