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27

第27章 精心组合,各类模式融为一体

人们通常认为组织发展中只存在惟一正确的价值观念,经营大师则不同,他们可以同时接受几种相互矛盾的假设。他们可能有目的地选择一种方式解决具体的经营问题,但是绝对不会永远坚持任何一种模式。

经营人员处理信息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倾向性,这与他们对杰出的管理人员的认识和假设有关。一般人并不会留意这些潜在的价值观,但当谈论“杰出的经营人员”该怎么做时,人们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和道德上的倾向性。遗憾的是,这种倾向性只是偶尔显露出来。保持一致性和逻辑性,坚信单一价值观并非完美无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看待同一问题,这些方法往往更为有效。事实上,经营大师必须摆脱“他们最喜欢的观察和行为方式”,学会在对抗性价值观中取得平衡。对抗性价值模式明确指出了与经营人员长期共存的矛盾。组织必须具有适应性,同时又必须具有稳定性;组织必须强调和重视个人价值,同时又必须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

对抗性价值观模式是用两个双向坐标划出的,其纵轴衡量组织的控制程度。象限之一的高控制可以用集权、官僚和统一等观念来说明,它可以保证维持组织稳定的程序和发展计划。象限之二的高变通性在纵轴的另一侧,主要指分权、自我管理和差别行为,这可使组织对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避免官僚体制中导致功能失调的因素。

其横轴衡量组织内部或外部受重视的程度。象限之三的组织的外部指竞争导向、成长导向和组织对外部事物的反应等方面。象限之四的组织的内部指维持组织内社会技术系统的观念和内部结构、信息系统、明确的职务说明、士气和决策等。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一整套信息处理方式基础上的。每一种价值观念都包含两个因素:一是机动灵活还是严密控制;二是外部势力还是内部势力。每种对抗性价值取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被置于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杰出的经营人员认识到,要有效地解决组织问题,就必须精心组合互相矛盾的观念。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典型的观念模式:人际关系、内部过程、开放系统和理性目标。

(1)人际关系模式

该模式兼容了强调内部和变通性两种价值取向,适用于搜集信息的时间比较长、确定性比较低的情况。最重要的信息是观察人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过程的组织常常被组成为团队。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关心组织成员。在该模式中,工作热情和士气可以通过组织的开放性、员工的参与和讨论而得以维持;人力资源受到重视,培训、自我管理、授权等相当普遍;专业管理、公平报酬、职务与个人技能相匹配等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它强调理解员工需要的重要性,然而,若使用不当,这种模式会使组织成为无人负责的乡村俱乐部,过分强调人际关系准则将导致纪律松懈和玩忽职守。

(2)内部过程模式

该模式代表着内部导向和高度控制的价值取向。内部过程模式适用于获取信息时间长、确定性高的情况,它强调靠理性解决问题并维持现状。基于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建立的组织,充满浓厚的官僚色彩。这种模式在“需要做的工作很容易理解,并且时间不是一个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种模式强调维持组织等级制度,以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长期决策的连续性。它将信息管理和记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强调这种价值观念的组织通常拥有完备的资料库、明确的职务说明、预期目标和解决冲突的程序。这种观念重视组织内部。然而,若使用不当,它可能导致僵化。过于频繁的评估和记录以及凡事照章办理,往往会使组织发育不良。

(3)开放系统模式

该模式强调了变通性和外部性两种价值取向。这种模式下的组织处理信息的时间短,准确性较低。开放系统注重风险、变化、创新思想和未来导向,它通常拥有完整的反馈系统。基于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建立的组织灵活性强,常常采用易于自我调整和修正的矩阵式组织体系。当任务不容易理解而且要求迅速完成时,这种方法效果最好。

这种价值观念最关心的是扩张和适应变化的商业环境,它认为成长和获取资源的关键是随时准备制定决策。开放系统旨在使组织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变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观念特别强调适应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适度,否则会引发无政府主义状态。强调灵感和创新会引起对政治权术、建立竞争优势的过分注重而失去连续性和对工作的控制。

(4)理性目标模式

该模式包括强调外部和高度控制两方面的含义,注重劳动生产力和效率。它适用于处理信息时间短、确定性高的情况,并要求有明确的短期目标和快速的决策系统。以这种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组织常常被视为强调利益的“企业”,通常都要进行规划、确定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和确定方向等工作。理性目标模式非常重视计划和对目标的控制,并为此建立反馈系统,以便在目标不能实现时及时修改工作程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竞争环境中产出的最大化。然而,过分强调生产会把组织变成“血汗工厂”;过分强调生产力和效率会加重员工的劳动强度,诱发反抗情绪,扼杀员工的成长机会和工作热情。

不同的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指导思想,会产生不同的经营行为。团队导向型经营人员注重人们的需要,而企业导向型经营人员强调目标的完成。管理大师认为,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念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能克服分裂论思想,认清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陷,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作用。

——摘自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