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烦恼禅第四章度己第七节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
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那种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却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承受的折磨。
圣严法师将孤独的形式分为了四种: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或为团体成员所排斥时,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恐慌是大多数位居高阶的人所共有的。孤独的形式或有不同,但孤独的味道几乎每一个人都品尝过。
在一次禅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吗?”
修行者说他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但圣严法师却认为,孤独是修行与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也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学习,孤独的环境能够让一个人获得安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一个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透过“主动的孤独”,安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
相传,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本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参悟佛法,在般若多罗禅师门下修得正果后,他提出要外出传法。在般若禅师的指点下,达摩来到中国传法。短暂游历之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开始在五乳峰中峰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闭关参禅。
据说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既不说话,也不持律,终日默然面朝石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石洞内万籁俱寂,静若无人,当达摩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个石洞中有人。每次开定后,他也只活动一下四肢,饮水吃饭,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
就这样,入定、开定、入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一个人在石洞中面壁参禅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宗师,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这个天然石洞,后来被称为“达摩面壁洞”,达摩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也因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而被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主动独处九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期间的孤独感令人心生畏惧。
圣严法师也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圣严法师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我们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地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被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通常都能使人得到新的提升。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圣严法师说,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也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