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书法
42929500000009

第9章 各历史时期书法特点综述(5)

石涛书法以学古起步,善隶楷行草诸体,尤能以各体笔势相互为用,写到高兴处,令人不知是隶是楷,是行是草,质朴天真,是书又似画。他的画中往往题了又题,长跋尤其多,书法作为他绘画的语言显得举足轻重,其书风对后世书画家影响巨大。

八大山人与石涛之后,这种以书为画,以画作书的风气在扬州八怪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并得到了社会文化的广泛认可与推崇,对当时及后世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他们个性鲜明,与当时流行书体风格迥异,其中尤以金农、郑燮为代表。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别号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杭州)人。自幼聪明,好学深思,从名师研读经史,学为诗文,具备了精深的文化修养。他尤其喜欢钻研金石之学,好收藏,精鉴赏。但性格刚直,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迂狂”的文人。金农50岁以前为实现自己的志愿游历四方,东西南北,足迹遍天下,所到之处,访寻名师,交结同好。51岁时,他赴博学鸿词科落选,从此以布衣终世。一生以书画为生,穷时多,富时少。金农书法善各体,尤以自创的漆书独标一格,之所以称其为漆书,是因为他作书时墨浓似漆,又用笔如刷。他自称取法自《国山》《天发神谶》两碑,实际上是受六朝碑版的影响,以刀法人笔法,以笔锋现刀锋,结体则取汉魏书法中朴茂厚密一路,造成上阔下狭之势,横粗竖细,凝重高古不乏生机。金农的行草书也掺入楷书、隶书笔法,别有一种韵味。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四岁丧母,由乳母带大。少年时随陆种园学填词,此人高才有义节,淡于名利,对郑板桥的性格养成影响很大。郑板桥中进士为官时已到中年,深知民生疾苦,为政清廉,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铁面无私,不好阿上,终于在为官十多年后罢官回乡,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板桥书法曾经苦学各家,最后把真、草、篆、隶杂糅于笔下,自号为“六分半书”。他的书法,可说是画意浓厚,而他的画也可说是书意满纸。这种书体从结字、用笔到章法皆有浓浓的画意,结体俯仰之间似有情态,用笔伸缩之间似欲语还休,章法更是大小错落,只求位置自在舒适,大小横斜不论,随形就势,如“乱石铺街”,自有一种不计雅正的安闲。就其书风之出奇而言,郑板桥可谓八怪之首。

清代朴学的兴盛促进了金石学的繁荣,前代碑刻发现愈多,金石之学也愈受人重视,并通过学者与金石学家的提倡,被书法家融人书中,遂演化成清末碑学的高潮,对近现代书坛影响巨大。代表性书家有邓石如、何绍基、吴昌硕等。

邓石如(1745~1805年),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享有盛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出身寒门,靠自学成才。后经人介绍,不断游学于文人士大夫之门,勤学苦练书法篆刻,所到之处,不忘搜求金石,年龄日增,名声日著,终成为一代大家。

邓石如各体皆能,尤长于隶、篆。其楷书取法魏碑,典雅端正,清气满纸。其隶书用笔参以篆意,结体紧密,集汉碑之长于一体,气度雄大。其篆书尤以“玉筋篆”为精,由于他对秦汉篆书烂熟于胸,才能采集众长,自出新意,他以长锋羊毫作篆书,以隶书之意人篆,转折处锋芒毕现。结体也不拘于古法,自我作古,一改篆书平稳的结体法则,开创了姿态富于变化的新体式。代表作品有《庾信四赞》。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人。他出身名门,出仕后曾历任学官,罢官后又主持书院,培育天下英才,门生众多,书法初学欧、褚,继而学右军、颜真卿,取法广博,功力深湛,每临一帖必数十遍乃至上百遍。他的小楷用笔得益于北碑,结体出自颜书,而能得晋人神采。晚年作楷书则掺以篆隶笔法,中锋用笔,结体宽博,气象大方。他尤长于行草书,以精妙的王氏流风,合以北碑笔势,用笔恣肆而逸气自现,粗看毫无规矩,细看则处处中锋,筋丰骨壮,气势不凡。他的隶书用笔重涩,书风沉雄古拙;篆书则以金文为法,用笔凝重含蓄,不同于流行篆体,开一种新风。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喜篆刻。青年时为避战乱出逃,乱平后归家耕读为业,研习书法篆刻。22岁中秀才。其父逝世后,出门游历,来往于苏、沪、杭之间,结交了大批文人艺术家。光绪八年移家苏州,并开始临习《石鼓文》,光绪十三年移居上海,甲午海战时他北上从军,五年后经友人推荐出任安东县令,一月后辞官,居上海以书画印为生。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任社长。吴昌硕诗书画印兼善,为上海画坛领袖,他的书法各体兼善,尤长于篆书。早期受邓石如等人影响,学习秦汉碑刻,30岁后专攻《石鼓文》,数十年苦学渐入佳境,60岁后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书风,结体取左右上下参差之势,用笔遒劲,气息深厚。他的隶书结体纵长,用笔参以篆意,行草书更是笔力雄迈,不可一世。吴昌硕书法以雄浑取胜,在清代碑学一派中可称首领。

(第六节)现代书法

进入20世纪,中国书法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一方面因为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普及,另一方面则是书法本身所具有的审美魅力,使他们很容易成为人们习文修艺的首选形式。再者,近代考古出土发现的丰富书法资料也为书法的流行助长了不少风力。如甲骨文、秦汉简牍及帛书、敦煌写经等,极大地开拓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视野。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导下,书法一度受到重视,“文革”中,经典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书法依旧作为一种革命工具得到暂时的存身之地,很多当代书法家都是写“大字报”练就了书法基本功。改革开放后,百业兴旺,书坛更是日新月异。1981年书协成立,从此,从中央到地方,“书法热”不停地升温,在民间更是爱好者日益众多。而硬笔书法是随着海通以来涌现的新生事物之一。硬笔作为一种便捷的书写工具,与毛笔相比较,除了笔锋的变化单调以外,书法的其他审美因素则可以近似地体现出来,又因为它易于掌握,所以硬笔书法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这对于书法的普及未必没有帮助,很多人就是由用硬笔转而习用毛笔的。

一个世纪的书法艺术,人才辈出,不遑枚举。已过世的书家中,马一浮、弘一法师、齐白石、沈尹默、林散之都是公认的大家。

在世的书家更是不可胜数。可以预见,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杰出的审美形式必然生生不息,风华长在。

马一浮(1882~1967年),名浮,字一浮,后以字行,号湛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是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他自幼通习经史,读书过目不忘,几乎无书不读。年轻时出国留学,归国后以圣贤自任,研经弘道。他曾精研汉碑,隶书不重波挑,骨力清劲,结体宽严,有雄健古厚的风度。他尤善于行草,用笔沉潜不浮,使转自然,结体内敛,深得晋人风味。

弘一(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别号甚多。39岁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自幼聪慧,博习经史,诗文书画俱有高才。后赴日本留学,习音乐、戏剧、美术。弘一书法早年深受碑学影响,所书魏体,书体清健,法度森严。出家后,不以书法为能事,只是作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工具,书风平和静穆,结体自然安稳,用笔锋芒尽藏,沉厚洒脱,章法宽舒,令人一见,尘念顿消。他遗留书迹甚多,大多为佛经及与友人、学生的信札。

齐白石(1863~1957年),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他出身贫苦,年轻时学做木工,工余不忘读书习画,先后拜胡沁园、王闽运为师,与当地文士交游,同时以画为生。51岁后,应友人之请多次远游,开阔了视野,画风也有了变化。55岁时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生,结识陈师曾,老年变法,创出齐派大写意风格,对当代中国画影响巨大。

齐白石书法初学何绍基,后来临习《爨龙颜》《郑文公》,再学李北海、金冬心,临《三公山》《天发神》《曹子建》诸碑,并学习郑板桥书法,60岁后形成了自己的面目。白石书法气势雄健苍古,用笔沉着痛快,结体取纵长之势,他的篆书常参以行书笔意,清新刚健,风格尤为突出。

沈尹默(1883~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湖州人。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有《秋明集》《沈尹默论书丛稿》等著述多种。他的书法出入于魏晋之间,参以宋人意度,尤长于行书体,结体平正,用笔流畅,书风温文和雅,有洵洵儒者之风。

林散之(1898~1989年),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乌江,生于江苏江浦,生前任江苏画院画师,著有《江上诗存》等。林散之书法先后从学范培开、张粟庵、黄宾虹,深入研习历代法帖碑版,出入之间,参以己意,终成大家。他诸体兼善,尤精于草书,结体自在安闲,随意所之而不失法度,用笔沉潜,笔气透纸。书风潇洒天真,老而弥佳。其自作论书诗可为写照:“天际乌云忽助我,一团墨气眼前来。得了天机入了手,纵横涂抹似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