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董其昌和徐渭。董其昌以温文的书风引导书坛,徐渭则以人生与艺术的交融影响后世。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又字思白,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早年与朋友相处,学习书画,并与禅宗大师一起参禅论道。30岁后,他历任清要官职,但多次告退在家赋闲,以书画自娱、交友。
董其昌的书法取法古人,是一位集大成的书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作品多为他中年以后所书,作品风格的丰富多变说明了他的师法古人的深入程度。他学书不求外在的形似而注重内在的精神的体现,对结体、用笔、章法皆有深入的研究和高妙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淡雅清秀的书风,创造了他理想中的文人书法,对清代书家影响巨大。
徐渭(1521~1599年),字文长,号天池,晚年号青藤山人,山阴(今绍兴)人。他自幼聪明,诗书琴剑,无所不通,亦无所不精。他襁褓丧父,多次科举考试皆未及第,以课徒为生。后因学识过人、精通兵法进入平倭大将胡宗宪府中为幕僚,出谋划策,深得胡宗宪的器重。胡宗宪因奸相严嵩入狱后,徐渭郁迫难伸,终于疯狂,又在病中误杀妻子而身陷牢狱达六年之久。他在狱中习书度日,并深入研究书法理论,53岁由朋友保释出狱后曾游历塞北边防,回到绍兴后以书画、课徒为生,生活穷困潦倒,但书画作品多作于这一时期。徐渭很看重自己的书法,自谓“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他长于草书,早年书法有黄庭坚、米芾的遗意,晚年变得雄浑恣肆,满纸苍茫。用笔挥洒,结体错落无方,看似无法而实际有法。挥洒的笔锋处处着力,章法奇正相生,于动乱中求平衡。淋漓的墨迹恰似他人生的写照,正如袁宏道所评是“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
明末的书法家中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人物,如邢侗、张瑞图、米万锺、黄道周、倪元璐等。他们都能师法古人而加以变化,并与董书不相雷同,不求秀雅而求奇倔。黄道周善小楷,学锺繇书风,结体扁方,用笔雄劲,但无锺书的深厚之气,黄书大概可代表这一类书风。
清代书法若以体式的多样化而论,实在是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先有以董其昌为宗的帖学大行其道,后有以碑学为标志的普遍流风,把甲骨、篆、隶、魏碑的刀刻意趣引进笔中,既创出了新的书风,也影响了新的画风。清代初期,张瑞图、黄道周等对个人艺术风格的强调影响了大批由明人清的文人,其中尤以王铎、傅山的风格最为突出。一旦社会稳定,平和的人心与社会氛围使秀雅的董其昌书法统领了书坛,如冒襄、查士标就是代表。
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明亡时,黄、倪均以身殉国,成就了千秋名节。而王铎却以明朝大臣的身份投向新朝为官,保住了功名利禄,失去了文人的节气,这一点一直被当世及后来文人所贬斥,也使他的人生多出了无法纾解的郁结。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名重一时,以用笔险劲沉着著称于世。王铎楷、行、草、隶诸体皆善,隶书古意盎然,小楷沉稳方正,行草书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的艺术风格,气魄雄大,用笔连绵沉厚,结体幽密而意态奇伟,写得收放自如而又酣畅淋漓,似乎在抒发他那无处宣泄的郁闷。
王铎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及日本曾经风行一时。
王铎自少年起就勤学苦练书法,他初学二王,小楷学锺繇,进而学唐宋诸家,博学众长,自成一体。他曾自己规定:“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这也是他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保证条件。他的传世代表作很多,有《行书诗翰四首》《学书杜甫诗卷》等。
傅山(1606~1685年),字青主,号公之它,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与书画家。明亡前他就因率众为袁继咸喊冤而名重一时,士林皆知其高尚的义举和节气。
明亡后,他投身反清复明的斗争,拒不与清朝合作。傅山治学广博精深,思想通透而不依附门户,卓然独立,自成大家。他的书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轻率勿安排。”其行草书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傅山精于各种书体,篆隶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锺王,早年对晋唐宋元明诸大家反复深入研习,最终形成了他“书以人重”的美学思想。他的行草书用笔纵行高迈,锋颖翻腾,结体跌宕欹侧,一气相包。心中的英雄刚烈之气在笔下能沉着痛快地表现出来。他常运用大节奏的对比造成章法上的气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开合大起大落,行笔或生涩、或流畅,使人觉得时而心音缠绵、时而意气勃发,把一个洋溢着真挚情感的内心世界体露无遗,看去苍茫乱落的纸面动人心魄,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清初文人中,继承董其昌书风的书画家为数不少,如冒襄、查士标、担当等人,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冒襄是明末著名文人,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是董其昌的学生,但书法与老师不同。其书用笔沉着,结体内缩而笔画具有外拓的形式,行草书写得秀雅而不失刚劲。查士标同时也是画家,书法用笔爽健,结体秀美,笔精墨润,深得董书真传。
乾隆年间,书坛上出现了名重一时的大家——刘墉、王文治、翁方纲。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大学士。其书法享有盛名。他从赵孟頫、董其昌人手,广泛吸取晋唐宋大家的精华,晚年又习北碑,故能不同流俗,形成了他骨力内蕴、体势沉厚的书风。他写字喜用羊毫、浓墨,用笔使转浑成,笔画绵力带刚,墨气浓厚,章法明朗,自具一种雍容的气度。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 人。曾中进士为探花,以诗文书法名世,为人潇洒,好音声,随身自带一班歌伎,习禅定,只食蔬果,常以禅理人书。他的书法风神飘逸,才气高华,当时人把他与刘墉作比较,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其书运笔轻柔,用墨淡润,章法具有一种灵动的空间美,深得时人的喜爱。
翁方刚,字正三,号潭溪、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治学精博,著述宏富,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官至内阁学士。他善书楷行草,其楷书学唐人而谨守法度,点画之间,讲求规矩。行书学颜真卿、董其昌,写得格清而气厚。与刘墉相比,刘书学古能化,自出新意;翁书则严守规矩,不以创新为己任。
自元代以后,书法作为绘画语言得到日益深入的应用,故后世的画家多能书,有些人并列书画大家。清代画家中,八大山人与石涛就是这样的人物,而扬州八怪的出现则使这趋势得到了规律性的体现。此后,学画者必先学书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书与画的交融与相互推动日见深入。
八大山人(1626~1705年),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室王孙,自幼聪颖,随父学习,工诗文善书画,通经史,中秀才,青少年时一帆风顺,明亡后,他逃入山中为僧,拜师学佛,造诣精深。他深怀破家亡国的痛苦,直至中年,都以佛学宗师的身份主持佛事和在社会上活动。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取法董其昌与《痤鹤铭》,其书风由早期的奇伟方硬渐变成雄浑静穆。他喜于画中题跋,书法作品也较多,各个时期皆有。《行书刘伶酒德颂》受黄庭坚与《痤鹤名》影响,结体中收外放,用笔沉着挺拔,章法则大小错落,笔机相贯,气势绵长。八大山人早期书法以求奇见胜,不论在结体上还是用笔上,总要使长者更长,短者更短,作书如作画,使字有奇态,笔有奇气,是以画入书的先锋人物。八大山人后期的书法渐趋苍老平淡,用笔的起止提按愈来愈少痕迹,行草书少引带,更无锋芒,只存一片静穆之气。从《河上花长卷题跋》《小楷心经》中可以体会这种气息。
石涛(1642~1724年),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广西全州人。俗名朱若极,为明室王孙。明亡后因政治斗争破家,随仆人逃亡,当时只有四岁。四岁出家为僧后居住武昌,读古书,习书画,学颜鲁公。22岁时入浙西拜旅庵本月为师学禅,遵师嘱周游八极至宣城,结识梅清等艺术家,日日临习古帖,游山写生,笔墨得人文熏染,黄山之助,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康熙十九年,他移家南京,与当时的江南文士来往频繁,书画名声远播。在南京期间,康熙南巡,他两度参与接驾。后受博尔都之请人京居住三年,无功而返。返回南京后,即在扬州谋建房屋,终老于此。石涛与八大的破家原因不同,人生态度也不同。八大破家因清室入主中原,而石涛则是因内部操戈而破家,前面的起因相同,而直接作用不一。石涛一直有人世的思想,对社会抱有希望却屡受打击。但是同样悲剧的人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