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活动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曾官左率府长史,故后世称“张长史”。他工诗书,号称“草圣”。玄宗时,以李白歌诗、裴曼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他嗜酒常醉,常于醉中作草书,世人称他为“张癫”。
张旭对楷书有很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上承二王遗风,创成狂草书体,借此抒发他的艺术情怀,受到后人的高度推崇。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有记述:“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急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惨,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后名世。”生动而深刻地评价了张旭的草书艺术。
张旭的传世作品不多,有草书《肚痛帖》《古诗四帖》,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序》。《肚痛帖》用笔提、按、转、折富于节奏,变化多端。《古诗四帖》用笔如破空而来,结体布局极尽变化,气势连绵,随着章法的展开一气而下,使人有天仙散花之感。《古诗四帖》可以看出从今草到狂草的变化历程。以二王为代表的今草在结体与用笔上皆有相对稳定的审美法式,字与字不相连属,而以意相连,用笔之间以意态的顾盼来相互照应,笔与笔之间的连带常常是虚连多于实连。
张旭草书则改变了从结体到用笔的一系列陈规。在结体上,字的笔画可向各个方向拓展,这就使得字与字之间可以相互深入连接,甚至相互穿插。在用笔上,点画的运动因素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疾、或涩,多种变化造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用笔可以任意所指,八面生风。在章法上,由于结体和用笔的突破,字里行间的节奏不再那样明晰,而是充满了荡气回肠的空间变化,分间布白得纵横莫测。书法史上评价这种书风为“出鬼入神,情况不可测。”张旭虽有天纵之才,但由于他对楷书的深入研究,他的变化就自然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在他之后,怀素把这种书风继承过来加以变化,以深刻的人生体悟,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长沙人。他自幼习书,深入探究笔法,具备了精湛的笔墨功夫。他常以沙盘、芭蕉叶代纸习书,用废的毛笔堆积成山,埋于山下称为“笔冢”。他在《自序帖》中叙述了自己事佛习禅之余上下求索,多方交流,学习书法的经历。他曾与颜真卿研讨书法,思考如何以书法表心意,如何从天然奇观中悟出笔法,天性的豁达与机敏使得他在师法张旭基础上自成一家,书法与书理融为一体,运毫如电似风,随心变化而又直指人心的本源,既不失草法规范,又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他的传世作品有《自叙帖》《苦笱帖》《小草千字文》《论书帖》《食鱼帖》等。
《自叙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是他习书的自述与时人对他书法艺术的评论,通篇用笔刚劲而婉转,犹如柔韧的玉筋绵延不绝,笔调的丰富变化使结体也摇曳多姿,笔法精妙绝伦,被历代推为狂草的代表作。《苦笱帖》是一简短的书札,用笔灵动而草法严谨,笔画极为精练,逸气满纸,书风与《食鱼帖》近似,是笺札中的精品。《小草千字文》《论书帖》等代表了他草书中规中矩的一路,从此可以看出他继承魏晋遗风的韵味,其用笔纵横变化而不离典范,师法二王而能化为自然,表现了他对草书的高妙的把握能力。
怀素的草书不像张旭草书那样跌宕而更注重流转自然,字的结体也不像张旭那样开张而变得内敛,把激情收缩于字内,这样的用笔反而使行间布白产生向二王今草回归的意思,但却又不同于今草的章法,他是在不失雅韵的前提下抒发激情,创造了更有余味可寻的草书体。
唐代书家的巨大成就为后世立下了习书典范。除了经典中常有的大家外,唐代文人的书法成就也与时代相结合,名流辈出。著名诗人贺知章为草书大家,草书《孝经》用笔锋芒峭利,不避偏侧,写得飘逸洒脱,如灵珠落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李白的《上阳台帖》用笔雄健有力,写得气度博大,洒落天真,书风一如其诗风。
杜牧的《张好好诗》也为人们耳熟能详,深得六朝遗韵。唐代的书法艺术不仅表现在书家的艺术成就上,更表现在唐代社会文化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上,大到丰碑巨制,小到生活中一切需要书法的建筑器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发展道路。宋代书法艺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唐代以后,北宋以前,中国又进入一个统一前的战乱期。相对于五代之乱,地处南方的十国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达,加上帝王的爱好,书法艺术仍能上接唐风,不断发展,成为唐代书风的余绪。这一时期的重要书家有杨凝式、徐铉、李煜等。
杨凝式(公元873~954年),字景度,华阴(今陕西)人。他内心有清节,而遭逢乱世,所以佯狂处世,人呼“杨疯子”。他居住洛阳时间最长,又好游历,经过之处多有题壁,这些遗迹北宋人尚能看到。存世墨迹有《神仙起居法帖》《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天真散淡,下笔若不经意,却变化丰富而自然。米芾评为“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夏热帖》用笔矫健不群,风度沉着,造诣新奇,对宋代书风影响很大。《韭花帖》书风古雅而生动,在取法古人的同时又能自出新意。此帖的章法更有独具特色的创新意义,疏朗的字间行距气机灵活,使书法的审美空间更加宽松。这种章法对后世影响甚大,明代董其昌的书法就深受其影响。
北宋前期书法未见大家,这一时期的书家如蔡襄、李建中等人在继承晚唐五代的书风的基础上,试图求新求变,开启了宋人尚意的风气。蔡襄传世书迹有《自书诗》《京居帖》等,其风格从总体看来,守法有余而开放不足。李建中有《土母帖》等传世。
宋代书法到了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时期才算到了真正的高潮。相对于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轻法的趋向尤为鲜明。由于他们都是诗书画兼通的大文人,因此他们的书法艺术也就具备了很高的文化品格。苏轼曾称扬米芾有“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人神之字”,这实际上也代表了当时的文化追求。为了创造新的书法艺术风格,他们摆脱法度的束缚,致力于寻找表达个性情感的方式,把书法作为一种人格语汇,借书法表达人心所思。
宋人轻法不是不要法,而是把法作为把握人生的方式。宋人对法的种种批判都不离这一法门。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在诗词书画、文艺理论等诸方面皆有一流的贡献与持久的影响。他出生于诗礼之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史称“三苏”。他20岁中进士,后历任地方官与朝廷要职,因政治斗争入过狱,遭过贬,最后死在遇赦回京城的路上。政治上的坎坷丰富了他的生命和艺术世界,也深化了他的人格理想,才使他创造了清新的艺术,为后世所传承、发扬。
苏轼的书法风格,可用他评吴道子画时所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即“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主张“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强调对书法规律的掌握,重视自然的心性流露,创造天真自然而充满生趣的艺术世界。现存东坡墨迹较多,我们从中可以欣赏他的书法艺术。东坡以行书见长,但他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楷书之上的。从《罗池庙碑》可以看出,他的楷书脱胎于颜书,而加以变化,结体左低右高,以侧面取势。墨迹楷书《前赤壁赋》则于方正中求舒展,结体扁侧,骨力内含,仪态自然而有变化,虽是楷书却写得率意流畅。东坡行书取法广泛,于二王、李邕、颜、柳、杨凝式皆有所涉猎,他吸取精华,不为一家所囿,创造了端庄流丽、刚健婀娜的苏体行书。代表性的作品有《寒食诗帖》等。《寒食诗帖》用笔变化多端,转折之间而藏锋不露,结体取横式,有时又间之以纵长的字体,笔气雄厚,章法宽舒,外貌丰厚而内含筋骨,后世称之为“纯绵裹铁”。
苏东坡的书法能自出新意,是与他高深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的。黄庭坚评苏轼:“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历代学苏书者不计其数,而少有人能达到苏书艺术境界,皆因为文化素养相差太远,故无法取得那样精深的造诣。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工于文章,尤长于诗,与苏东坡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他善行草书,楷书也能自成一家。
存世的墨迹中以行草为多。黄庭坚虽为东坡门人,但他处处避免与东坡雷同,独自创新而成一家之体。东坡尚性情,山谷崇典雅;东坡用笔外拓,山谷用笔内敛;东坡结体宽博取横式,山谷结体紧缩取纵式。黄庭坚草书得益于张旭、怀素,用笔紧峭,瘦劲奇绝,他常以真行书的用笔化入草书。于怀素连绵圆劲的用笔相比较有了新的发展。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他精鉴赏,富收藏,风神潇洒,人格高洁。他对书法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据他自述学书过程,先习唐楷,由颜而柳,由柳而欧、褚,学褚最多,后研法帖,得魏晋平淡之风。但从他的作品看,米芾的行书得力于李北海,而上溯王献之,用笔翻腾峭利,所以黄庭坚评米书“如快剑砍阵,强驽千里”,米书运笔如飞,纵笔而能收,结体飘逸,布白率意而少安排。米芾提倡魏晋笔法,推崇平淡天真的书风。他的草书作品,章法不失大王遗风,字与字之间不相连属,意在顾盼之间。米芾用笔善于以虚锋取势,他自称“刷”字,轻灵的用笔使他的书法富于墨趣。后世学米者人数众多,对明清两代书家影响最大。米芾不但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还擅长诗画,精于摹古,很多传世的唐代法帖是由他手制的。他的传世代表作有《蜀素帖》等。
与苏黄米三家同时的文人多有善书者,如王安石、薜绍彭等,但其成就皆不足以对后世产生大的影响,故不一一赘述。至南宋、金代,国势衰微,书法也不出北宋诸家的笼罩,但流风余韵遍于朝野,名家众多而无大家,从皇家宗室到广大文人,善书翰者不绝于缕,但皆不足以领袖一代,再创新风、书风的转折要等到元代的到来。
(第五节)元明清书法
宋代尚意轻法的书风使得南宋书法衰落,不见大家出现。到了元代,高压的社会文化氛围迫使文人不得不避开政治上的进退,沉潜入自我的人生,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平和蕴藉的书风的形成。
文人画的兴盛又使书法转化成一种题画的艺术语汇,诗、书、画、印汇成一统,相互配合,以便取得一致的画面神韵。因此,崇法与尚韵开始合流,唐代法则与魏晋风韵造就了众多的元代书家。其中,赵孟頫是书坛的领袖人物,成就之大与影响之深,元代再无第二人。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出身赵宋皇族,11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教养成人。他自幼聪慧,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不假思索。宋亡后,他一度居家习文,至元二十三年,兀世祖在江南“搜访遗逸”,他由此出仕,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连续为官五朝,四海闻名。元仁宗曾说过选择赵孟頫的理由:“帝王苗裔一也;状貌呋丽二也;博学多闻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辞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诣玄微七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确是当时文化上的代表人物,正适合元代统治者的需要。
赵孟頫书法初学钟繇、褚遂良、智永,后深入学习二王,中年以后形成了自己的面目。这就是世人常说的“赵体”。他的书法集各家之长,讲究用笔,结构谨严。行笔婉转流畅,结体骨肉停匀,深受人们的喜爱。60岁以后,书风变得苍老而洒脱,笔力愈加深湛,结体、章法渐入化境。赵孟頫一生学习众家,面目也变化不一,总体上讲,他的书风是尚法度而求神韵,两者并举而不偏废。他重视学习古人,讲求笔法,汇通众家而自成一家,终于成为划时代的大家,对元以后的中国书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清的书风并没有随着元代的结束发生大的变化,而是延续了元代的书风。明代政权稳固以后,书坛上出现了“三宋”“二沈”为代表的书家。“三宋”指宋克、宋璲、宋广。他们师法钟王,有一定的复古倾向,除楷行书外,都善草书。其中,宋克尤以章草书法成名。章草到宋克手下由厚朴古拙一变而成为结体匀称妍美、用笔雄健挺拔的新章草。“二沈”则是“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明朝建立后,朝廷招善书者人宫服务,作缮写工作,这样的文字有一定的体式要求,也不可避免地要迁就统治者的审美习惯,这些因素逐渐积累于这种书体中,后世称之为“台阁体”。明代中期,书坛上出现了明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征明、王宠。苏州地处交通方便的江南水乡,有繁荣发达的经济市场,同时又是南方的文化中心。文风的兴盛使文人极度重视自己的文化地位,不太看重仕途的升迁。他们的文化理想是以复古为号召,从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以确立自我的文化面目。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居南京应天府通判,故人称“祝京兆”。他工书善诗,与唐寅、文征明、徐桢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的书法取法最广,历代名家法帖无不临习,晚年后变化体格,放笔直书,成为一代大家。他诸体兼善,尤长于草书,他以二王今草的章法与狂草的笔法合为一体,字与字虽不连属,但大小变化生于俯仰之间,字里行间穿插如龙行,健笔洒落,用意精微新奇,最能体现他天才的文人风骨。
文征明(1407~1559年),名壁,字征明,后以字行。他一生中为官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以诗书画自娱,是吴门书坛上的领袖人物之一。文征明书法初从李应桢(祝允明岳父)临习二王法帖,晚年喜书大草,能自出新意。文征明的楷书有十分深厚的功力,临习法书的数量与质量皆远远超出常人。他的书风严谨,即使写信也总是郑重其事。这使他在楷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小楷取二王神韵,结体收放自如,疏密得当,用笔劲利,爽爽如运风,表现出精妙的书法技艺。他的行草书出自王氏家法,功力深厚,写来温文尔雅,晚年所作于娴雅中加进了苍老的意味。他晚年的草书参以黄庭坚的笔意,笔法纵横而不失温厚之旨。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富于才学但却久试不第。其书法初学锺王,参以虞世南书,最终形成了温厚高雅的艺术风格。王宠精于小楷,其结体散淡。用笔自如而少安排,犹如神情散淡而韵味清高的仙人,但又有一种温厚和雅的气息贯穿其间。他的行草书用笔质朴,点画分明,方圆变化丰富,可以说深得晋人风味,也与他为人的高风远韵切合无间。
时至明末,书坛上大家分立,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