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03

第3章 动机与行为控制(2)

“效价”是指目标价值,则是追求目标者对目标能否实现的可“期望值”能性大小的估计。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越大,那么目标所激发的动机就越强,活动中所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相反,如对目标价值看得偏小,估计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又较小,那么由目标激发的动机显然较弱,活动所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很小。所以,期望理论具有实践意义。它提示我们,在设置目标时要把目标与价值相联系,使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看到自己的利益,以提高“效价”。同时,目标又要合适,不能过高或过低,要使人们感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很大。这样,通过提高“期望值”,就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焕发更大的内部力量。

四、运用强化原理

所谓“强化”,是对正确行为方式给予表彰或奖励,以促使其保持与延续。从心态上分析,受表彰者的行为得到肯定与赞扬后,原有的行为动机会更为强烈,以渴求今后获得更大的奖励。因此,强化对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保持和增强主体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不过,强化要恰到好处,即奖励既要及时,又要适当。及时与适当的奖励才能维持热情、强化动机。而滞后与不适当的奖励则可能挫伤热情,减弱动机。与“强化”相反的是“消退”,即对错误的行为方式给予批评、惩罚,迫使其中止与改正,并以正确的行为取而代之。从这意义上讲,批评与惩罚对于引发正确的行为动机也具积极作用。

总之,激发积极动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与对象相适应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发效果,强化积极动机,提高行为效率。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领导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怎样去激发下属的积极动机,维持下属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同样存在一个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的效率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效率与个人抱有的动机强度存在某种正相关,即动机越强烈,工作效率也越高。但这种相关性并不绝对化,有时过分强烈的动机未必能提高工作效率。既然如此,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动机水平才能达到相对较高的工作效率呢?如要提高工作效率,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动机强度与主、客观条件

动机强度应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主、客观条件相对较差的人对活动目标抱有的动机不能过分强烈。否则,经常性的困难与挫折使其产生的失落感会特别严重,在低落的情绪状态中,工作效率根本无法提高。此外,过高的动机水平容易引起紧张、焦虑,进而因情绪对认识过程的反作用,使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当然,如对活动目标抱有的动机过弱,工作无激情,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有强烈的自卑感,工作效率也只能处在低水平。

二、动机强度与活动项目

要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动机强度还应与活动项目的难易程度相适应。耶基斯(R.Yerkes)和多德森(J.D.Dodlson)认为,从事容易的活动项目,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随着活动项目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对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项目,应抱有的动机强度要有所区别。

测量动机的常用方法

动机有引发与维持行为的功能,因此在了解、测量动机的基础上,设法改变动机及其水平,就可能控制人的行动,提高活动效率。然而,动机是人的内在动力,无法直接测量。因而,只能以言行为中介,利用间接方法,通过对言行的了解与测量,间接地去探究人的内在动机。目前,间接地测量动机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人的行为是间接地了解他人动机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动机,因此观察行为,便能推测动机。家长要了解子女的行为动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经理要了解职工的行为动机,都须利用观察。通过对观察材料的分析、研究,对被观察者的交往动机、成熟动机、学习动机等都能有所了解。并依据已掌握的动机状态,能对被观察者今后的行为方向作出某种预测。不过,由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各种不同的动机可能会通过同一行为表现出来,而不同行为也可能有同一或相似的动机。因此,观察行为尽管能了解动机,但其准确性并不高。为提高对动机的把握程度,一方面要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全面观察,另一方面对复杂的行为反应要作深入研究,才有助于通过行为现象,把握行为背后的动机。

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设置特殊情境,定向地引发某种行为反应,以探究被试动机的间接性方法。观察具有被动性,被观察者表现什么行为,观察者才能了解与其相关的行为动机,而无法主动地了解被观察者的其他动机。但利用自然实验法,设置特殊情境则能定向地引发某种行为,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地探究他人动机的目的。所以,自然实验法优于观察法。

三、自我报告法

了解人的动机还能利用当事人的自我报告与陈述。平时,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入团动机、犯罪动机等,往往要对当事人的口述或文字材料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推测当事人的动机及其相对强度。诚然,以当事人的口述与文字材料为依据来推测动机,显然有很大缺陷。有些当事人并不会轻意地将自己真实的动机暴露于陈述中。此外,口述与文字材料只能反映当事人清醒意识之中的动机。而事实上,人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也可能意识不到。个体无法意识的动机显然也无法反映在口述与文字材料中,而此类潜隐的动机很可能就是引起行为的真正原因。由于自我报告法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它只能作为一种了解动机的辅助性方法。

四、投射法

所谓“投射法”,是让当事人描述图画时,使其真实的动机投射在语言之中的方法。利用投射法能减弱当事人对动机的隐瞒,使动机较为全面、真实地暴露出来。这是因为,当事人将自己的意识指向图片,并试图用准确语言描述图片上的景物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将动机暴露(投射)于语言之中。我们通过对当事人表述的语言材料的分析,就能间接地了解当事人的内在动机。该方法将在“性格”一章中作详细介绍。

动机挫折与处置方式

一、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

动机一旦产生便会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或对象,但指向目标或对象的行为过程并非都能顺利无阻,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四种:其一,行为目标实现,行为动机得到满足;其二,行为过程受到种种干扰与阻难,但行为主体力排众难,最终仍使行为目标得以实现,行为动机得到满足;其三,当行为指向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时,由于主体产生了其他动机,因而放弃了原有动机,使主体追求的目标发生了方向性转变;其四,因行为过程受阻过大,困难重重,主体又无法克服面临的干扰与困难,最终因无法实现行为目标而感到沮丧、失意。其中,第四种情况就是挫折。所以,心理学将挫折看成是行为目标受到阻碍,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对“挫折”应一分为二,行为目标受挫,动机无法得到满足,固然是坏事。挫折会使人陷入痛苦之中,并通过具有弥漫、持久性的心境,较长时间地影响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以忧郁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如果挫折太大,甚至能引起心理疾病。但是,挫折能使人经受考验,善于思考与总结的人还能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排除挫折的方法,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这有助于将坏事变成好事。

至于挫折产生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例如,天灾地变、疾病、衰老以及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均是造成挫折的客观因素。造成挫折的主观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容貌、身材以及机体缺陷等都属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个体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淡漠、不合群、内向、自卑等,这类自我条件、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都会使个人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而产生挫折反应。

不过,面对同样的困境并不一定使所有的人都产生挫折心理。不同的人对挫折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遭受挫折后会精神崩溃,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则相反,他们能对自己情绪进行自我疏导,并以顽强的精神克服挫折。这种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即个人遭受挫折时使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称为“挫折容忍力”。

一个人的挫折容忍力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四个因素:第一,生理状况。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人比体弱多病、年老衰退者具有较高的挫折容忍力,老年人经不起打击,挫折的容忍力较低;第二,知识、经验。从小娇生惯养、独立性差、缺少处理挫折的经验、不懂得自身进行心理调适的人其挫折容忍力往往比较低;第三,个性特征。个人的性格、气质对挫折的容忍力也有明显的影响。胆汁质的人遇到挫折会沉不住气,而粘液质的人则对挫折有较强的容忍力。待人处事斤斤计较的人比豁达大度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小得多。自尊性强的人要比自尊性弱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小;第四,心理准备。一个人对挫折有无思想准备直接影响到他的挫折容忍力。如亲人因长期患病而死亡与亲人突然死亡相比,前者由于有思想准备而能忍受,后者因无思想准备而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