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04

第4章 动机与行为控制(3)

二、受挫者的行为表现

人受挫折后,在行为上总会有所反应,目的在于,为解脱挫折对自己带来的心理烦恼或减少内心的冲突和不安。这种行为反应称为“自我意识的防卫作用”(简称“自我防卫”)。心理的自我防卫有积极的、消极的和妥协的三种形式。

积极的自我防卫是在理智支配之下采取的行为方式。例如,有的受挫者能在主观意识的有效控制之下,对动机挫折所引起的消极情绪不是采取简单的发泄,而是将其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如此。有的受挫者因原先行为目标无法实现,往往会采取灵活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再作尝试。有的受挫者则会暂时放弃目前无法实现的目标,重新选择相对容易实现的行为目标,以此来补偿自己的失意与空虚。还有的受挫者甚至陷入幻想之中,以非现实的方式对待挫折。由于幻想对挫折后的情绪有缓冲作用,能免于焦虑与摆脱压抑的情绪状态,并可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从这一意义上讲,受挫后的幻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幻想终究不是现实,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所以,幻想同时又具消极意义。

消极的自我防卫是在非理智支配之下采取的行为方式。常见的有:①攻击性行为。人受挫折后即刻产生的反应多半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有两种,即直接攻击与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个人受到挫折后,将引起的愤怒、9气转化为相应的言行,直接指向某人或某物。

如动手打人、破口大骂、反唇相讥、怒目而视等都属直接攻击。但是,如果受挫折者对自己缺乏信心,有悲观情绪,或者发现使自己受挫的对象(如父母、老师、领导、重要顾客等)不能进行直接攻击,或者挫折原因不明无法直接指向某人某物时,受挫者往往会采取转向攻击方式,即将愤怒的情绪指向自己、指向无关人员、指向物品等;②冷漠。如一个人长期遭受挫折,又感到无力无望,或心理上有攻击与抑制的冲突,或内心存有恐惧与痛苦时,往往会选择冷漠。冷漠是愤怒暂时受抑时,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③回归。受挫者往往会表现出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像小孩一样哭闹、激动,盲目轻信他人,依赖他人;④推诿。自己受到挫折后,不从主观方面分析原因,而将失败的责任推给他人,更有甚者将工作上的失利推诿给弱者,寻找“替罪羊”来掩盖自己的失误;⑤厌世。某些挫折容忍力极小的人在遭受严重挫折又无外援的情况下,悲观与绝望往往使其产生借自杀以解脱精神痛苦的念头。

妥协的自我防卫是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为特征的行为方式。有人遭受挫折后,经常会以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提高自我评价,试图减轻内在的心理压力,如“酸葡萄式”的自我安慰就是如此。有的受挫折则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情绪,表面上不动声色,却把痛苦与焦虑深埋于心灵深处。或者在掩盖情绪体验的同时,又极力显示自己的长处,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以此来弥补因自己受挫折所带来的沮丧与失意,维持心态平衡,如“甜柠檬式”的自我安慰就是如此。

概而言之,人受挫折后其行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产生的后果全然不同。有的能将挫折转化为动力,使自己走出心理阴影,振奋精神,以利再战。有的则会一蹶不振,甚至对未来完全丧失信心,在充满绝望的冲动之下,了结一生。有的仅将痛苦,愤怒深藏心灵之中,自寻安慰、解脱。有的则采取剧烈言行,攻击他人,挑起人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危害集体,危害社会。可见,了解受挫者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有其现实意义,能使我们提高警觉,采取措施,化解矛盾,预防偶发事件,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三、消除挫折心理的几种方式

为消除受挫者的挫折心理,使其不发生过激言行,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由于受挫者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产生烦恼、焦虑、愤怒是正常之事。有的受挫者因情绪激动,受愤怒驱使,采取一些偏激言行也是常有之事。但作为一个领导、同事、朋友对于受挫者却不能采取针锋相对的言行,而应与人为善,宽容待人,必要时应从体谅的角度出发,忍让自制。如果我们与激情状态的受挫者针锋相对,其结果必然会引起正面冲突,使矛盾激化,严重破坏人际关系。当然,当受挫者的激情消退之后,我们应以同事、朋友的身份对其进行安慰与劝说,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使其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这样,才能使受挫者真正摆脱情绪困扰,转变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

第二,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失败情境与挫折心理的强化有内在联系。使人失败的客观环境、人际环境往往会持续、反复地刺激受挫者,使其挫折心理久久不能挥之而去。尤其在人际环境的沉重压力下,受挫者因经常受到人言的讽刺与挖苦,很难摆脱失败阴影的纠缠。据此,暂时改变受挫者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其转移注意力,让其他新鲜、有益的主题来冲淡、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制止他们继续思考、想象失败的情境,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创造条件,适当宣泄。宣泄有助于释放因受挫而积郁的痛苦与焦虑,减轻受挫者内心深处的紧张与压力。因此,要为受挫者创造一定条件,使其进行适当宣泄。精神宣泄可采用多种形式。可以与受挫者面谈,使他们有机会尽情倾诉心中积郁的不满。也可以让受挫者写申诉信,发泄其不满情绪。还可以利用模型,使受挫者的不满情绪得到一定宣泄。日本有些企业设有专门的“宣泄室”,室内摆有经理、工头的塑料模型,受挫者对其不满时,可进行拳打脚踢,以发泄不满。

第四,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受挫折后,可能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久而久之,会产生心境化的情绪状态,即焦虑。过度焦虑还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为此,有必要请教心理专家。经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咨询或治疗,才能有效地摆脱情绪困扰,消除心理痛苦,恢复正常状态。

四、几种有代表性的挫折理论

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对“挫折”的研究,并已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挫折理论,现作如下简要介绍。

1.挫折———攻击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多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挫折的存在总要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性行为,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依据挫折与攻击之间的必然联系,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是否正确?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人类社会时便能发现,有人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工作不顺心,或买不到需要的物品,或经济困难致使生活艰难,都可能引发不同形式的攻击行为,这在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挫折与攻击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因为,人们受到某种挫折会产生一系列诸如烦恼、心理失衡之类的情绪体验。为排除、补偿由挫折带来的不快,采取某种形式的攻击常常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许多罪犯的犯罪动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从这意义上讲,多拉德等人的“挫折———攻击理论”似乎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多拉德等人将挫折与攻击的联系加以绝对化则是错误的。事实上,挫折可能引起攻击行为,也可能不引发攻击行为,因为人有理智分析能力,能进行自我控制。例如,一个人的行为目标因他人的干扰而遭受失败,受挫者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挫折心理。但如受挫者发现,他人的干扰行为并非是主动的恶意的。在这种情况下,受挫者很可能会采取通情达理的态度,给予谅解,而不采取攻击行为。这就是说,一旦个体意识到他人缺乏伤害意图,就可能减轻挫折体验,从而停止攻击行为。

2.需要———挫折理论

该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他认为,需要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出现紧张与焦虑,使心态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即挫折感)。如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会随之消除。因此,勒温强调满足需要是避免挫折心理的重要条件。

显然,勒温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因为,挫折心理通常起因于行为目标无法实现,而行为目标总与人的某种需要相联系。因此,挫折与需要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不过,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所有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换言之,每个人都可能有不能满足的需要。如按勒温之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产生挫折感。那言下之意,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挫折心理的笼罩之下,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3.社会文化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沙利文(H.S.Sullivan)和罗杰斯(C.Rogers)提出。他们认为,挫折的产生是人的“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到压抑的缘故。因此,他们主张一个人只要善于自我调节,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就能避免挫折。社会如能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意向,同样有助于防止挫折。应该承认,沙利文和罗杰斯看到了社会文化因素对挫折的影响作用,以及主体意识对挫折心理的调节作用,这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自我实现所追求的理想、抱负和自我的完善化,这类高层次的需要如无法实现,无疑也会引发挫折心理。但是,沙利文等人对引发挫折心理的因素缺乏具体分析,因而对挫折成因的分析过于抽象化。而且,自我实现仅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而不是人的唯一需要。所以,沙利文等人将挫折的产生仅归因于“向上意向”“自我实现”、受压抑所致,显然有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