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29

第29章 能力与素质培养(4)

(5)要“实”

“实”即真实。观察要真实而不能虚假。尽管观察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的,观察什么同观察者的主观状态有关。但是,为了搜集到观察对象反映的真实材料,观察既要有明确的目的,又必须避免主观性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观察,才能保证观察获得的结果确实是观察对象本身所反映的真实情况,而只有得到了观察对象的真实情况,才能从真实的情况中概括出正确结论。

观察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主观性错误有三种:一种叫“先入之见”。人是有思想的,观察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指导性思想,一方面能使观察更有目的,更有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察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戴上“有色眼镜”,只希望观察到与自己愿望相符的现象,而对于大量与自己的愿望不符的现象视而不见,甚至用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歪曲观察结果,这样就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在这种状态中获得的观察材料,就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定比例的经主观歪曲的虚假材料。

另一种叫“无意过失”。是指观察者在观察中无意识地渗入了主观因素。正确的观察态度应该是对观察对象进行不断观察,逐渐丰富观察材料。随着观察材料的积累,事实的真相才会逐渐明朗,现象间的联系才会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然而有的人在观察材料尚未齐全之前,或者所获的观察材料间还存在许多不连续的间断时,就无意地根据自己头脑中的经验、知识、偏见等想当然。以主观想象去填补事实材料间的空白点,作出推测性结论,这种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再一种叫“错觉”。这是指对观察对象的不正确的知觉。造成错觉的原因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一个色盲者对颜色的观察就会造成错觉,把红色看成蓝色,这就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在观察中,对于事物的运动时间也会发生错觉。一般说来,一秒钟的时间估计比较正确;而短于一秒钟的时间间隔常被高估;长于一秒钟的时间间隔常被低估。这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错觉。

为了养成客观的观察习惯,善于真实地进行观察而克服观察中的主导性错误,关键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应该以唯物主义为指导,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一切观察对象。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此外,观察者还应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与良好的心理状态。

(6)要“记”

“记”即记录。作观察记录的好处在于:第一,能使观察更有目的、计划;第二,能积累与巩固观察材料;第三,能激发思考与检查认识;第四,能发现问题,促进深入观察,提高观察水平;第五,便于对观察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抽象,为发现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提供条件。不同的观察须作不同形式的记录。比较严密的观察记录应包括三部分:观察前拟订观察计划;观察中作好即时记录;观察后作好回顾性记录。观察记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最常见的是“观察日记”,即把一天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事件如实地记录下来。这种形式对青年人尤为适宜。它不仅有利于青年人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更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7)要“恒”

“恒”即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要达到对观察对象的全面了解,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在这段时间内,能否持续、专一地观察,会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如果观察无恒心,中途停止、退却、转向,很可能会一无所获。而排除困难,坚持下去,才可能硕果累累。科学史上,不少著名科学家为了自己的科学事业,往往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观察,才有所建树。比如,第谷和哥白尼坚持观察天体达30年之久;达尔文观察生物界花了圆苑年;李四光考察地质花了30多年;竺可桢观测气象几乎占去了他的一生…要养成长时间观察的习惯,必须以两种能力为基础:一是对观察对象的理解力;二是对自身的自制力。

二、分析力的培养

对事物要分析得正确、合理,就要凭借良好的分析力。分析力是通过思维认识事物各方面特征,尤其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任何人要认识事物,必须首先凭借观察,但观察在认识事物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观察只能对事物有所了解,因为观察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了解深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尤其对于较复杂的事物,由于现象纷繁,错综复杂,使用观察往往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根本无法认清事物的特性与本质。这时,必须凭借“分析力”对其进行分析,才能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合理解决问题。所以,分析力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钥匙”。

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在分析力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别。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分析的速度、分析的结果、产生的想法与结论等往往是不同的。有的人分析问题迅速、深刻、全面,形成的看法比较完善、正确,甚至不经过检验就能转化为某种决策。这种人的分析力比较强。有的人分析问题时比较缓慢、肤浅、片面,抓不住要害,容易被假象所蒙骗,对事物形成的看法零碎且易错误,这种人的分析力比较弱。平时,我们称某人头脑简单,就是指该人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勤于分析、善于分析的人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常常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尤其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使自己正确地识别周围发生的各种复杂事件,拨开重重迷雾,绕过险滩暗礁,使人生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一般认为,如按以下提供的线索去努力,分析力在不同程度上会有所增强。

1.拥有多种学科的知识

知识是分析事物的基础,进行分析活动时必须调用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在现实中,很难设想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会具有较强的分析力,能正确解决复杂的问题。小孩子的知识是贫乏的,因而他们的分析能力很差,甚至难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基本问题。三国时的诸葛亮因为具备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哲学、农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料事如神。所以,人的分析活动是以知识为出发点的,分析力的根基在于知识储备。

当然,一个人的分析能力的强弱具有相对性。自己熟悉的事物由于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分析起来就比较深入、全面,容易抓着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与方法,因而分析能力显示得比较充分,分析力表现为强。反之,自己陌生的事物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分析起来就容易出现偏差、错误,获得的分析结果肤浅、片面。分析力这时就比较弱。如果叫一个文学家去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就会使他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说明,评价一个人的分析力的强弱具有相对性。然而,为了使自己能在比较多的方面(当然是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主要方面)能胜任分析的需要,显示自己的分析才能,就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知识根基扎实,分析问题时就能跃居众人之上。

事实上,知识与分析力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增强分析力,而分析力的增强则能促进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接受,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从总体上讲,儿童的记忆非常之强,但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并不比成年人强,原因在于分析事物的能力6不及成年人。因此,我们只要从增长知识起步,其结果将是既增强了分析能力,又增强了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凡知识丰富、分析力强、办事稳妥的有用之才往往就是在这种进程中培养成功的。

2.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

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叫普通思维阶段。儿童就处于普通思维阶段。对于儿童来说,与之间“好人”“坏人”的严格区别是可以理解的,但两者之间的联系、转化是不可理解的;另一是高级阶段,即辩证思维阶段。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按辩证法进行思维。它着重从矛盾性、变动性、过程性来考察对象,从多样性、统一性去把握对象。

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或迟或早地会进入辩证思维阶段,但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进行辩证思维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终生只能具有辩证思维的萌芽;有的人虽能在较多的问题中进行辩证思维,但不够自觉;有的人则能自觉地进行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进行正确分析的指导思想,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是辩证地发生发展的。我们认识事物时,也必须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作为出发点和基础,辩证地对事物进行思考、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地、全面地、活生生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与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相反,如果不以辩证思维为指导,对事物不进行辩证地分析,就可能从一个局部出发,看不到事物的全局;就可能从个人的主观想象出发,看不到客观事实;就可能将事物简单化,看不到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就可能只看到事物的现状,而忽视事物的运动、变化;就可能抓住一点,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等等。这样分析问题是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这说明,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呢?可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长期的自身的实践活动。事物是辩证地发生、发展的,接触的事物多了,处理的问题多了,经过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便能使自己逐渐领悟到事物发生、发展的辩证性质,从而促使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越来越接受事物本身,处理事物就会更客观、全面。久而久之,自己在实践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学到许多辩证思维的基本方式。所以,恩格斯说:“人们6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像人们6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一样。”这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从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的辩证思维,叫自发或素朴的辩证思维。掌握这种辩证思维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具有不系统、不全面、不彻底的特征。这种思维往往会使人在此时此地能辩证思维,而在彼此彼地又不能辩证思维;在简单的问题上能进行辩证思维,在复杂的问题上又不能辩证思维。这样,就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分析质量,限制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以,在实践中自发地学习、掌握辩证思维是一条不经济不理想的途径。

另一条是自觉地、系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掌握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式。看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善于从事物的原因与结果、正面与反面、主要与次要、眼前与长远等方面辩证地思考、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容易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这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既经济又理想的途径。

伟大的思想家鲁迅,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看法,与同时代的作家、理论家相比,有其独到的精辟之处。尤其在他的后期,对事物的分析更为深刻、精湛。其原因在于,他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提高了辩证思维的修养,才变得目光敏锐,对事物能“入木三分”,一眼看穿问题的实质,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3.养成勤于分析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一种习惯,就会使自己自觉地产生要去完成某一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不去完成这种动作往往会感到不安。分析事物也是如此,养成了勤于分析的习惯,遇事就会自觉地加以思考、分析。不对事物分析一番,反而会感到不安,唯恐忽视了某些问题会招致失败。这种凡事三思、认真分析的习惯,无疑能使自己对事物看得更清,把握更牢。所以,******同志曾劝告人们: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

“必须提倡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

怎样养成勤于分析的习惯呢?古人云:“学贵多疑”。疑是分析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时,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经常提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之类的疑问。只要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能促使自己不断进行思考,深入展开分析。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摆出若干种原因就了事了。这样不利于问题的纵深分析,也不利于分析能力的培养。而应把诸原因分析清楚,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什么是一般原因,什么是个别原因。经常进行这种提问或思考,分析水平才会提高。时间长了,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得益非浅。

工作与生活是养成分析习惯的主要实践活动。工作、生活中的事件层出不穷,又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加以对待并合理解决的。如果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工作、生活中的事件是需要分析的。这就为我们养成分析习惯与提高分析能力提供了机会。这种机会人人都有,就看我们是否能充分利用。如果我们能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勤于思考、分析,分析习惯就能在实践中得以形成。当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对日常事务进行自觉分析时,不免会分析不好,尤其是一些较复杂的事物,涉及面广,牵涉因素多,容易失误。但只要坚持分析实践,并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将成功的分析与失败的分析进行比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分析的向导,分析———实践———总结,不断反复,就能逐渐养成分析的习惯,分析能力也随之而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