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28

第28章 能力与素质培养(3)

良好的观察力是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力能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能使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育对象的细小反映中觉察到含意所在,促进教学技巧的发展;能使研究人员看准研究领域的突破口,选准课题,较快地取得成果;能使企业家透过大量的商品信息,准确地预测市场,制定出最佳的生产计划和推销方案,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能使政治家明察秋毫,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不利中看到有利,分清主流与支流,站得高看得6,掌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此外,医生、工人、警察、演员、音乐家、美术家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观察力。即使当一名运动1,良好的观察力仍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世界球王贝利在总结自己的足球生涯时说:“我踢球的最大特点是善于观察。”既然观察力如此重要,那究竟怎样来培养观察力呢?一般认为,观察力的培养要注重四个因素。

1.观察的动因———好奇

人与高等动物天生具有好奇的本能。作为人的好奇,可分为注视性好奇与探究性好奇两种。前者是一种本能性的好奇。凡是新奇的事物都会引起注视性好奇。这种好奇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他们看到新奇的东西(如玩具)时,就会禁不住伸手去拿、去摆弄,甚至把它拆开看个究竟。注视性好奇具有相对短暂的特征。如果对事物的注视能成功地转移到探究方面,注视性好奇就能转化为探究性好奇。

探究性好奇以求知为目标,为了取得某一方面的知识,往往能使自己自觉地、有方向性地对事物进行探索,这是成年人的一种常态。这种好奇所引起的直接行为就是运用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因此好奇是观察的动因。

一般说来,探究性好奇出自两个原因:其一,是问题激励好奇。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因而每个人随时都可能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当我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不能作出满意解释时,或现实问题与自己的认识相冲突时,探究性好奇由此而萌生。它激励着我们利用观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以便使自己摆脱迷惘状态。其二,是愿望激励好奇。科学家出自对科学事业的追求,通常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他们试图去探索一切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这种强烈的愿望所发动的好奇是无穷无尽的。随着科学事业上的每一进展,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科学家的这种好奇心是永6满足不了的。

对事物怀有好奇的人,一般都有良好的观察状态,都能自觉地、持久地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因而,他们容易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伽利略就是在好奇的促动之下,通过观察而获取科学发现的。

一天伽利略坐在教堂里,看到一盏灯悬挂在长绳子上。他正在注意这盏灯时,一个孩子走了过来,把灯点亮了。等孩子走后,灯还在来回摆动。这原来是一件平常的事,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是经常要摆动的。但伽利略却感到好奇:“真奇怪!怎么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他走上去故意推一下灯,再仔细观察。开始灯摆动的幅度很大,后来逐渐变小,但摆动的幅度不论大小,所需要的时间都相同。为了肯定自己的观察,伽利略一面数着自己的脉搏,一面观察灯的摆动。真的,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家后,伽利略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并各坠上一块相同重量的铅块,然后分别将两条绳头系在房子的横梁上。再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同时放开手。他和他教父分别数了两根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结果发现,两根绳索的起点大不相同,但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就这样,好奇促进观察,伽利略终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等时性原理”。今天这个原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时钟计时,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可见,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受好奇所发动,观察效率受好奇所加强。因此,为了培养与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可以从发展自己的好奇着手。要发展好奇则要增强自己的求知欲。

2.观察的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凡自己懂得的事物,观察后便能洞见症结;自己不懂的事物,即使经过长时间观察,仍会不甚了了。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总有一定的侧重面,因此不同的人面对同一观察对象,所获的观察效果就会相差甚6。福尔摩斯与华生配合默契,侦破了无数疑案,但由于二者在知识基础方面的差异,对同一观察对象,所捕获的线索就大不一样。一次,他俩获得了一块怀表,为了从怀表上捕捉到一点破案的线索,两人同时对怀表进行仔细观察。华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将观察目标集中于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造型方面,结果令人失望,没有获取有价值的线索。福尔摩斯则将观察目标集中于表壳,在表壳背面发现了两个字母、四组数字和钥匙孔周围的划痕等,进而通过自己对这些蛛丝马迹的正确推断,才为破案奠定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知识会对观察力起作用呢?因为知识与理解性相关。一个知识基础扎实的人,观察时能调动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多次联想,或通过类比、比较、移植等方式把已有知识用于分析观察对象,这样就能加深理解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作出的判断与评价就比较正确。这种人能从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窥视到深藏其中的奥秘,或领悟到事物反映的现象所蕴含的意义所在。

所以,要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观察力,就要努力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域。知识越丰富,知识域越宽广,观察对象落入自己知识域内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事物的观察才能做到全面、深入、正确,能迅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观察力就比较敏锐。相反,知识贫乏,知识域狭窄,观察时绝大多数观察对象都落在自己的知识域之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观察效果,对事物的许多特征会视而不见。即使有所收获,也只能是模糊的外观特征,对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毫无裨益。

3.观察的前提———注意

注意对观察效果影响很大,稳定、持久的注意力能进行稳定、持久的观察。如果注意易被其他刺激所吸引,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那么随着注意力的分散,观察也就呈现出间断、中止、转向等种种状态。

对于稳态的观察对象,随着注意力的经常性分散,观察目标经常转移,就好像一个人走到十字街头一样,东看看西望望,结果什么都没有抓着。这种对事物的感知方式实际上不是观察,而是一种无意注意。

对于按一定时态发展着的观察对象,对象本身的变化并不会因人的注意分散、观察方向的转移而暂停等待。它依然按自己的规律持续地变化着,这时观察对象的许多变化与特征,就会在观察的间断中逃脱观察者的视线。结果,观察者所获得的有关观察对象的材料,只是观察对象实际反映出的一部分,这种材料就是零散、残缺的。如以这种材料为依据来评价与判断事物,其结论十有八九会是错误的。

可见,注意力是否集中,对观察效果有直接影响,集中注意力才能进行良好观察,这样,集中注意也就成了良好观察的前提。既然如此,要想培养、提高观察力,就必须首先要培养注意力,注意力越能自我控制,观察力就越能被随意组织,观察效率才能随之而提高。

4.观察的导向———习惯

一个人对事物的观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长期形成的观察习惯的制约。只有在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导向下,才能使自己始终不渝地遵循正确的观察规则,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增强自身的观察能力。所以观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观察习惯包括七个方面。

(1)要“迷”

“迷”即入迷,亦即专心致志。观察贵在专一,紧紧盯住目标,才能看准、看全、看出问题。观察时,如浮光掠影、见异思迁,则会降低观察效率。科学家一般都有入迷的观察习惯。牛顿就是一位经常因观察而入迷的人。一次,他陪一位6方的客人吃饭,忽然想起屋里还有一瓶质量上等的葡萄酒。于是起身去取,而客人则高兴地停匙等待。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总不见牛顿回来,客人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便起身寻找。走过实验室门口时,客人却发现牛顿正弯着腰,着迷似的盯着自己的实验。牛顿早已把取酒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专一的观察习惯以兴趣、责任感、理解力、自制力等为条件,而自制力是主要的。一个人如果善于控制自己的知觉以服从摆在他面前的目的、任务,他就是一个良好的观察者,他更容易养成专一的观察习惯。

(2)要“全”

“全”即全面。观察要力争全面。全面的观察才能获取丰富、系统的观察材料,利用这些相对完整的材料,经过思考,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评解或结论。全面观察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算全面观察呢?一般认为,有这样几个指标:第一,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它的反面;第二,既看到事物的部分与细节,又看到它的全貌与整体;第三,既看到事物的个别特征,又看到上下左右特征间的联系;第四,既看到事物明显的外观现象,又看到隐蔽的条件与因素;第五,既看到事物的现状,又能联想到今后的发展趋势。观察如能达到这种广度与深度,就实现了全面观察。在平时观察事物时,如能经常以这五项指标作为准则,时间长了,便能养成善于全面观察的习惯。

(3)要“细”

“细”即仔细。仔细观察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事物。粗心大意则会将可能获取的重要材料疏忽与遗漏,对事物作出错误判断,甚至闹出笑话来。曼彻斯特市的一家医院里曾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件:一位医师当着学生的面,用手指沾了一下糖尿病人的尿液,然后用舌头舔了一下手指。接着,他要求在场的学生也重复他的动作。学生当然是不愿意的,但迫于老师的严厉,只得勉强顺从了老师的要求。尝尿结束后,学生们一致赞同尿是甜的。这时,这位医师才笑着说:“这样做是为了使大家懂得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们看得仔细,就会注意到,我伸进尿液的是拇指,而舔的却是食指。”受了尝尿之苦的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因粗心大意而品尝尿液毕竟是一件区区小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粗心大意而酿成的事故却何止千万。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正是在饱尝了粗心之苦,接受了几十上百次教训之后,才逐步变得仔细了。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屡遭挫折,但粗心的毛病却依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没有自觉地培养力求细致的良好品质,还没有形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必须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加以练习。起初要以自觉的意志来束缚自己的行为,迫使自己耐心细致地观察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与仔细观察的方式就会逐渐变得不知不觉或无意识,逐渐养成习惯。与别人一同观察,特别是同善于观察细枝末节的人一起观察。观察后,互相描述所观察的同一事物,就能找到自己在观察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途径,也能使自己逐渐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要“思”

“思”即思考。观察应包括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感知因素(主要是视觉);二是思维因素。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观”与“思”相结合能加深对事物的印象,便于理解、便于记忆。如果“观”而不“思”,观思分离,事物犹如烟云过眼,转瞬即逝,在头脑中不会留下什么印象。“观”与“思”相结合还能提高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增强观察的敏锐程度。习以为常的事物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那些善于观察且思考的人却可以从中获取价值千金的“宝贝”。众所周知,青霉素是由英国生物学家弗莱明所发现。19圆愿年,弗莱明在处理被污染的玻璃培养皿时,观察到一个青霉菌落周围的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他没有放过这一现象,而是在思考中看到了这一现象可能具有的重大意义,经深入探究,终于发现了青霉素。观察中采取随意的态度将事物反映的现象不知不觉地忽视过去,结果只能浅尝辄止,只认识事物的一些表面特征,而不能揭示出隐藏得较深的本质特征。早在弗莱明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观察到青霉菌能杀死葡萄菌这一现象,但他们都以不加思考的态度将这个现象放过去了,由此失去了发现青霉素的机会。这只能说明未加思考的观察力是迟钝的。而弗莱明在思考中抓住了这一现象,发现了青霉素,这说明伴随认真思考的观察力才具有敏锐的特征。要养成“观”与“思”相结合的良好习惯,唯一的方法是在观察实践中,借助意识的支配作用,自觉地进行边观边思。为了促进观察中的思考,也可以对观察对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有利于集中注意,促使自己多想多思。这种“观”与“思”结合的实践,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转化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