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艺术中,大量存在的是所谓电视文艺节目。对这些文艺节目如何进行分类,也没有定论。其表现形态:一是电视文艺的品种,如电视小品、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报告文学、电视诗、音乐电视等等;二是综艺节目或者说是文艺栏目,它是根据各种不同要求和节目的特点编组起来的。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等。
(第一节)中国电视文艺的演进轨迹
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建立,在第一次播出中,就有了文艺节目,其内容有: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舞蹈《四个小天鹅》《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从此,电视文艺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电视技术还比较滞后、电视普及程度还十分后进的条件下,中国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创造和制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多方面的试验,为后来的电视文艺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当时的文艺节目主要是在演播室直接演播,能够播出的只限于舞蹈、相声、朗诵、杂技、歌唱等一些短小的节目。随着演播室的扩大,逐渐播出了一些大型文艺节目,如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导演黄一鹤)、《赵青独舞》(导演邓在军)、话剧《七十二家房客》(导演王扶林、金成)等。这些节目开始运用电视手段做出一些艺术处理,对于电视传播的艺术特性有所发现、有所把握,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转播剧场演出和转播电影是这一阶段电视文艺的主要形式。
如转播京剧,特别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剧目: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苟慧生的《红娘》、马连良和张君秋的《三娘教子》、叶盛兰和杜近芳的《西厢记》、周信芳的《四进士》等,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欣赏名家的表演,扩大了电视影响。而电影的转播,使电视成为“微缩电影院”,把电影引进到家庭中来。还有大型的文艺实况转播,如“五一”节、国庆节文艺晚会的实况转播,还有外国著名艺术团体演出的转播,使更多的观众亲眼目睹了这些过去难以参加和观赏的晚会和演出。
自办的电视文艺晚会,探索了晚会的电视艺术形式。如1961、1962年制作的三次“笑的晚会”,它以“笑”为主题,采取文艺茶座的形式,把相声和电影话剧的表演小品作为主要内容,辅以其他喜剧性的剧目,取得成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文艺创作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为后来的综艺节目和文艺晚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64年12月,北京电视台才开始试验用录像技术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当时以黑白录像机录制了著名演员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的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中《智斗鸠山》一场,在1965年元旦晚会中播出。这是当时在技术上最先进的电视艺术制作了。
80年代电视的大发展,给电视文艺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加之电视的兼容性,于是许多电视文艺的新形式诞生了,如戏曲电视剧、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音乐电视、电视小品等等。
电视传播的一个特点,即所谓马赛克的拼贴特点,使它长于不断的变换内容、不断地变换形式,并且适合把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拼贴在一起,因此,综艺节目成为电视艺术的一个主要的形式。这样,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形形色色的晚会,如专题晚会、节日晚会、春节晚会等。特别是春节晚会,它已经成为中国春节风俗新的内容、新的组成部分,成为新的春节仪式。
90年代电视文艺的发展特点是频道化、栏目化和娱乐化。文艺节目的栏目化,使其播出定期化、风格化,同观众形成观赏的契约关系,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旋转舞台》《曲苑杂坛》等,既有分工,又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时段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求。频道化,是把频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经营管理的播放单位,而文艺频道、影视频道的出现即是频道化的产物,它对于电视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娱乐化,是电视走向市场的必然伴随现象。而港台的娱乐节目就成为仿效的对象,由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首起,继之竞相效尤,形成一种“娱乐风”。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电视文艺样式
在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中,涌现了许多电视文艺的样式,可谓丰富多彩,百花争艳。但是,由于处于生长发展之中,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里,选择几种稍加介绍。
一、电视小品
电视小品是由戏剧院校的教学小品的形式演绎过来的,当它为电视所发现,并通过几次电视小品的大赛推动,使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品种。现在电视小品已经成为综艺节目以及各种文艺晚会的支柱,春节晚会更把电视小品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视小品的艺术特性是:其一、在选材上必须切合小品的形式,它只能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甚至是一个瞬间,抓住事件的核心,对准焦点,或展现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或者揭示一种特定的心态,或是一两个人物的侧影。也就是说,内容要“小”、时间要“短”,人物要“少”。其二,在艺术呈现上,要抓住一点,加以开掘,点到为止,不求铺陈,单纯明快,意味隽永。其三,在情节设置上,精心安排,讲究悬念,层层递进,步步诱人。其四,在语言上要精炼,要生动,要有趣味。电视小品也有不同的风格类型,但以喜剧小品最受欢迎,它把相声,二人传等一些艺术元素吸收融入,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吃面条》《超生游击队》《相亲》《大米与红高粱》等,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小品演员,如赵丽蓉、赵本山、陈佩斯等。
二、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是根据文学中散文的启示而兴起的一个电视艺术形式,它或是根据文学的散文写出电视脚本,将其电视画面化;或是按照电视散文来创作新的脚本拍摄。其体裁,如同散文一样,或是山水游记,或是人物散记等等。它非常重视画面的光影效果,解说和字幕以及音乐与画面构成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无论写人写事写景,或融情人景,或借景抒情,人事物像皆在情中,达到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境界。
电视散文最初是由江苏电视台开始的,如屠格涅夫的《门槛》、孙犁的《荷花淀》、许地山的《落花生》。在这之后,江苏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陆续制作了一批当代作家的电视散文,如《湖畔》《雾失楼台》《小卜少的歌》《零点轶事》《月是故乡明》《扬州城标》《小扁扁》《灯扑》《依依故园情》等。
中央电视台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届举办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涵盖了30个省二百多家电视台,三年来共有700部作品参展。其中著名的有《醉在呼伦贝尔》《父亲的漓江》《洪湖情》《我与地坛》《守望壶口》《红树林》《家园》《深南大道》《胡杨祭》《黄纱巾》《会画画的爷爷》等。其中《我与地坛》是根据史铁生的同名散文拍摄的。《胡杨祭》将新疆的特有的生态植物——胡杨的大批死亡进行了一种描述,体现了编导对生态的一种忧思。
三、音乐电视
MTV,80年代始于美国,后流行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中央电视台最初播出的是港台制作的MTV。在这之后开始有国内自己制作的MTV。MTV将电视和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令人赏心悦目。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中国的音乐电视分主流性、民族性和通俗性三种类型。最初推出的主流性的有王庆君的《我爱你,五星红旗》、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阎维文的《说句心里话》、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给人印象最深的不只是海南的风情,而是巨幅的红色布幔铺在海岛的岩石上,把红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红色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采用演唱者的第一人称进入歌曲的故事,将过去式和现在式融为一体。
通俗性的MTV,有孙国庆的《鹰》、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毛宁的《涛声依旧》、孙悦的《祝你平安》等。其中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将游子思亲的意念,通过年迈的双亲手捧儿子家书的镜头体现出来,给人以亲情的抚慰。孙悦的《祝你平安》是透过少女和鸽子的意象来表现的。
民族性的MTV,有腾格尔的《父亲和我》《清粼粼的水……》等。其中腾格尔的《父亲和我》将摇滚音乐融入了草原民歌之中,体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
MTV最讲究的是摄像机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已经成为一种MⅣ特有的风格,不仅影响到了电视广告,也影响到了电影。到2000年,中国音乐电视比赛已经举办了六届,创作了大量的MTV作品,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在音乐电视的制作中,也出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不加节制地把本来为满足人类听觉享受的时间艺术,转化为主要满足人们视觉快感的空间艺术,似乎成为主要供人“看”的东西了。
四、文艺专题片
文艺专题片,或者称之为文艺专题节目,它既和电视纪录片不同,也和专题文艺晚会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