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视
34801000000003

第3章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2)

80年代名著的改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视剧把现当代和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拿来改编,不但是其题材的重要来源,而且是电视剧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新时期最能赢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的重要品种,即改编的古典文学名著:由《武松》掀起了改编古典名著的浪潮,1985年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诸葛亮》(14集)同样获得成功。特别是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吸引了千百万观众。它第一次全景地展示了《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个性生动的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元妃省亲、探春远嫁、秦可卿出丧等恢宏的场面,较好地叙述了大观园中发生的故事,从而得到专家和观众的首肯。但《红楼梦》的改编也有缺点,主要是对后四十回改编不够慎重,舍高鹗续本而取曹雪芹原意,看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艺术效果。1987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同样造成轰动效应。反映现当代生活的现当代文学名著,是现当代著名作家对现当代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艺术反映。因此,电视剧将其拿来改编,是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如《蹉跎岁月》《有一个青年》《乔厂长上任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寻找回来的世界》《上海的早晨》等,都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名著改编电视连续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的一个重要的经验,一个好的传统。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的成熟期

中国的电视艺术进入90年代,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一是它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电视剧发展道路;二是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其中不乏艺术精品,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艺术格局;三是培养一个老中青结合、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和创作能力的电视剧创作队伍;四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制作的运行机制。

一、现实主义的深化

如果说现实主义在80年代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潮,那么,90年代则表现为现实主义更为深化、更为广阔的特点。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现实主义作品,这些剧作不但具有在题材选择上侧重于重大题材,更注重反映出时代的主潮和时代的精神。著名的有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中国神火》、上海电视制作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合作拍摄的《天梦》。前者以高度的热情展现了中国,“两弹”诞生的艰苦历程,塑造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解放军官兵等一批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光辉形象;后者讴歌了中国航天战线的知识分子艰苦卓绝、彪炳史册的业绩。在这之后推出的《太阳的摇篮》《亚细亚人》《出路》《大潮汐》《商界》《公关小姐》《情满珠江》《和平年代》等,都是属于响彻着时代主旋律的剧作。在艺术也越来越臻于成熟,把英雄的主题、时代的精神熔铸于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之中。近年来的《突出重围》《紫荆勋章》《大雪无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更有了新的突破。如《突出重围》,就突破了多年来军旅电视剧创作的模式,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视野,以“科技强军”的宏伟的主旨,写出了当代军人的气概和风貌,拍得震撼人心。特别是其当代的观念和当代的意识,带来了高度的时代紧迫感。

题材的多样化。千姿百态的生活进入电视剧的视野,说明现实主义的触角更为开阔,如《外来妹》《编辑部的故事》《半边楼》《过把瘾就死》《咱爸咱妈》等,特别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牵手》等在同类电视剧中,不但在题材上有所开掘,在艺术上有所突破,而且有了更深层的文化韵味和思想意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新的深度,它把对生活的思考蕴藏在故事之中,而显得具有一种特有的生活诗意和哲理概括。张大民一家的生活,张大民对幸福和幸福生活的理解,那种平民百姓的理解,以及作者深蕴其中的对老百姓的同情、热爱,引起亿万观众的同感同受。还有海外题材的开拓,也是90年代的题材特色。1992年,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推出的《北京人在纽约》,是第一部在国外拍摄的中国人在国外拼搏的故事,自然使人关注。它一方面是80 年代开始的出国潮的艺术产儿,一方面,又成为拍摄海外题材或者留学生题材带头者。此后,如陆续推出的还有《大陆人》《上海人在东京》等一批类似题材的作品。

1989年播出的50集《渴望》,写的是“文革”中普通百姓的命运,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它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是一个转折点,成为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期的一个标志。其意义:一是由它开启了室内剧的拍摄,使电视连续剧制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二是由它开启了对普通老百姓生活命运的关注,展现了电视剧的平民性;《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直接承续了《渴望》的势头,并开启了电视剧的“侃”风、王朔式的幽默,构成一时的创作风气。跟踪而出的《爱你没商量》《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与之相比则等而下之。仿效《渴望》的室内剧还有上海的《上海一家人》、天津的《风雨丽人》,直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推出的长达百集的《京都纪事》,室内剧摄制已经蔚然成风。

这些电视连续剧,展示了中国的编导艺术走向成熟:一是反映在长篇结构的驾驭上,虽不能说毫无挑剔之处,但已能熟练地把握住故事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的完整,特别是在故事的叙述如何抓住观众上,已经摆脱了早期连续剧制作的幼稚而显得更为圆熟了。

倾心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屏幕上出现了一批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像《围城》,无论就剧本的改编、人物的塑造、场景的设置,以及叙述的节奏,都堪称精品。二是在拍摄体制和技术上,也逐渐积累了经验,室内剧的出现,是拍摄体制的一个突变,《渴望》的巨大成功,预示着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必然走向市场。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的电视剧已经摸索出一条适应中国观众的思想文化和审美需求的创造道路。

二、历史剧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剧,不断推出大制作,而且在不断探索新的出路。山东电视台等摄制了16集电视连续剧《孔子》,显然带有严肃的正剧风格,似乎不对观众的胃口,但是它却在海外的华人圈中赢得了声誉。1992年中国电视剧中心拍摄了41集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以及稍后推出的《武则天》,都以辉煌的场景、艳丽的服饰、演员阵容的强大来吸引观众。但是,在编剧上似乎对这熟悉的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缺乏深刻而独到的提炼和概括,缺乏足以震撼人心的当代观照。而晚出的《大明宫词》,则避开港台的“戏说”和过于拘泥历史真实的写法,以其特殊的女性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了独特的阐释,在叙事上也采用人称的内心独白等方式,台词也颇有一些莎士比亚剧作的味道,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兴趣。《雍正皇朝》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它以当代的观照来写康熙晚年到雍正年间宫廷斗争和所谓雍正的新政,写得惊心动魄,让人产生一种当代的联想,从而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但是,也未免给人以抬高粉饰雍正之嫌。至于《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铁嘴铜牙纪晓岚》等,写的虽是历史题材,但只能说是新编的历史故事,它采取了喜剧的方式,把当代百姓对贪官的愤怒蕴蓄其中,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

三、名著改编的精品

20世纪90年代电视连续剧的精品主要表现在名著改编的精品上。

1990年播出的《围城》,堪称改编的杰作。无论是从剧本改编的独到,对原著神韵的表达,导演的整体把握的功力和精心的艺术处理,演员阵容的整齐和出色的表演,特别是陈道明扮演的方鸿渐,惟妙惟肖,还有拍摄的精致讲究,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艺术精品。

《三国演义》和《水浒》,显然在改编和拍摄上都更加精细了,无论是演员的阵容、故事的叙述、场景的设计,以及主题歌的创作等,都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确已经成熟。其他如《东周列国志》《聊斋》等,凡能改编的古典名著,几乎都改编了。但是,在改编名著上,也有值得批评的,如对曹禺《雷雨》的改编,当它对原著作了极大的歪曲之后,再好的表演也就很难弥补其根本上的失败了。

四、20世纪90年代的新趋势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语境的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艺术形成了新的发展特点和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特别是大部分省市电视台有了卫星频道之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激化了。更多的观众、更高的收视率,就意味着更大更多的广告收益。这对于附属电视传媒的电视艺术来说,必然产生强烈、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电视剧的生产,既有表层的社会效益的追求,更有深层的经济效益的驱动,各个电视台都把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争取最大的收视率作为最优先的目标。这种毫不掩饰的利益驱动,给电视剧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带有幽默的喜剧性的电视剧崛起,它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代表。如果说它还带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继之而起的《爱你没商量》《海马歌舞厅》等,就等而下之了。反而是稍后的情景喜剧如《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一批剧目,干脆就以满足市民阶层的娱乐要求为己任,也不搞什么微言大义,倒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