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其艺术陈述的富于弹性和声像兼备的特点上。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体,在所有的电视艺术品种中,电视剧是最具有电视艺术特色的。从继承关系来说,电视剧是戏剧和电影的延伸,而从实际的发展来看,电视剧也受到广播剧的启发和影响。
电视剧的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富于弹性的容量和富于弹性的表现手段,决定了它在反映生活时可以做到“全景展现”和“高度逼真”。它的弹性容量,短则如单本剧,可同电影的容量相同,而中篇和长篇连续剧和系列剧,从四五集到十余集、数十集,甚至成百上千集,都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电视剧的艺术陈述应有一种浑整圆照的追求,以适合消闲的家庭观赏的氛围和观赏心理。它在叙述故事时,讲究悬念,讲究起承转合,曲折跌宕,不宜留下更多的想象“空白”。同时,它的弹性表现手段,使之具有艺术展现的自由度,它不必像舞台剧和电影那样紧迫和逼促。在故事的构思、事件的陈述、形象的展示诸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舒展,充分的呈现。在视觉审美上,它不必强求电影画面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但可以运用展现的角度自由、画面组合的自由和艺术叙述的自由获得自己所特有的审美效果。在电视剧的表演上,它要求更真实更自然些。
(第一节)艰难探索的创始期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现在中央电视台)开始试验广播。到60年代初,上海、天津、广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陆续建立了电视台。据统计,1961年,北京市只有电视机一万台,观众是很少的。
电视技术的条件和接受条件制约着电视艺术的发展。在创始期,中国只有黑白电视,主要靠直播,而且演播和转播的设备都比较简陋。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文艺节目都是在演播室直接完成并同时播出的,或者在剧场直接转播。电视剧的创造和制作,也是采取演播室直播的形式。建台不久,1958年的6月,中央广播实验剧团即根据《新观察》上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一口菜饼子》改编播出了中国第一部同名电视剧。
1958~1966的八年中,北京电视台共制作直播电视剧90部,全国各地共制作直播电视剧二百余部。从内容题材来看,大都以现实题材为主,并为现实服务,特别注重电视剧的教育价值和作品的社会意义。配合当时的中心任务的,如《一口菜饼子》(忆苦思甜,节约粮食)、《一打手套》(增产节约)、《像他那样生活》(根据越南民族英雄阮文追的事迹改编)等;歌颂英雄人物、歌颂新人新事的,如《三月雪》(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写一位英雄女共产党人的故事)、《我的一家》(据陶承的革命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江姐》(据小说《红岩》中的江姐的故事改编)等;其他如少儿题材也较多,如《刘文学》(根据英雄少年刘文学的事迹编写)、《小英雄雨来》《虾球》(根据黄谷柳的《虾球传》改编)等;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外国的小说戏剧改编的,如《回声》(根据日本坪内逍遥同名独幕剧改编)、《莫里生案件》(根据美国马尔兹同名独幕剧改编)等。从总体看,创作的剧目较少,改编的较多,特别是根据名家的小说戏剧改编的较多。
从艺术形式上来看,限于技术等条件,当时只能制作短的电视剧,短的10~20分钟,一般30分钟,最长的一个小时左右。因系直播,给演出带来的难度较大,甚至比舞台演出都还要困难些。有时,中间也插进一些用电影胶片拍摄的片断和外景。这一阶段的直播电视剧,在艺术上还比较幼稚,还处于摸索实验之中,但它为后来的电视剧大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1966年6月,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到来,全国人民都陷入厄运之中,而中国的电视艺术在“四人帮”所谓“彻底砸烂17年文艺黑线”的文化专制统治下,除播出“样板戏”和几个指定的电影外,电视艺术节目的制作基本上停滞了。中国的电视剧,以及所有的电视艺术进入了十年的停滞期。
(第二节)突飞猛进的发展期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中国的电视经过了一个短暂的恢复阶段,不久,即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指引下,迎来了80年代中国电视的迅猛发展的历史阶段。据新华社报道:1988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白电视生产国,彩电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城乡电视机拥有量突破1亿大关,达到11200万台。截至1987年底,全国的电视台已由1983年的52座发展到29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70%。而电视观众已由1978年的7840万增加到6亿,成为世界上拥有电视观众最多,电视市场最大的国家之一。80年代电视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繁荣。其主要成就和发展特点有两点。
一、海外、国外电视艺术的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电视的大发展,改革开放也为电视引进了大量的海外的电视艺术节目。一是满足了不断增长的观众的电视文化需求;二是使中国电视艺术工作者从中得到借鉴,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艺术创作。
80年代初,最早引进的影响较大的电视连续剧,如美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日本的《姿三四郎》,以及稍后的香港的《霍元甲》等,给中国的观众带来一阵阵的惊喜,一阵阵轰动,使人们突然发现电视居然有这样巨大的传播效应,把千百万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甚至造成“万人空巷”的景观。这些,直接刺激和催动了中国电视连续剧的生产。
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引进的一批英法的电视剧如《达尔文》《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鲁滨逊漂流记》《居里夫人》《苦儿流浪记》《娜拉》《安娜·卡列尼娜》《卡斯特桥市长》《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后来又有日本的《血疑》《阿信》,巴西的《女奴》,墨西哥的《诽谤》《卞卡》《坎坷》等,这些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给中国的电视艺术工作者的启示是:第一,这些电视剧多系根据名著改编,原著就保证了其高度的艺术性,无疑鼓舞了中国电视艺术工作者改编中国名著的热忱;第二,这些电视剧制作的精良也起到一种艺术示范的作用,使中国电视剧在白手起家的条件下,一开始就走了同话剧、电影联合的路,把话剧和电影的艺术力量吸引到电视剧创作中来;第三,在电视剧制作观念上也给人们带来启示:那些通俗电视剧,充分显示了电视连续剧的娱乐功能和电视占有人们闲暇时间的填充作用,使中国电视艺术工作者看到电视艺术的威力和潜力。所有这些,催动着中国电视剧创作高潮的迅速到来。
二、电视剧创作的繁荣
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发展很快。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中央电视台到全国省市台,从单本剧到连续剧,十年间,使中国成为一个电视剧的生产大国。据统计,197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9部电视剧,到1984年就跃升到740集,到1988年再次跃升到1800集,十年间,几乎是成百倍地增长。如果说,1978至1983年还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试验期,那么,从1984年开始,80年代中国的电视剧就跨入一个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一是短篇电视剧创作的迅速成熟。
出现了一批艺术精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独创性,它标志着在短短的时间内单本剧的创作就达到圆熟的境界。它们既吸取了电影的优点,又显示出电视剧的特色。
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作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短篇电视剧时期”。
短篇电视剧,它是指1集或者分上下集的电视剧,它相当于短篇小说和电影故事片。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三亲家》,这是新时期第一部短篇电视剧。1980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杜保平的短篇小说《绣花床单》改编的《凡人小事》,就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短篇电视剧。从那时起到:1983年,大约五年间即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短篇电视剧作品,如《有一个青年》《新岸》《大地的深情》《卖大饼的姑娘》《山道弯弯》等,虽然它们是中国电视剧的起步作品,但却表现不俗,锐意创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力图走出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创作道路。它们以动人的故事、清新的风格、感人的形象,揭示生活内在的美,赢得了观众。《新岸》的编剧李宏林说:“我回顾了看过的一些失足青年的生活的作品,多是外界因素拯救了失足青年,他们被拉着走向新生。我想从这里寻求突破,去着力表现失足青年经过党的教育后的那种自新精神,揭示他们潜藏在内心中的强大的韧力,描绘他们在走向新岸的严峻路程上所表露出的心灵美。”之后,出现了如《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秋白之死》《病毒·金牌·星期天》《一个女记者的画外音》《燃烧的心》《道是无情却有情》《走进暴风雪雨》《燕儿窝之夜》《紧急起飞》《走向远方》《蓝屋》《强行起飞》等。这些作品同优秀的电影故事片相比毫无愧色,大约十年,短篇电视剧的创作即走向艺术成熟的道路。
这些短篇电视剧表现了一些突出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它的纪实性。由于电视剧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上播出,无疑受到它的影响,使之也带上某些新闻传播的特性,这就是电视剧的纪实性。
如《一个女记者的画外音》写的是一家衬衫总厂进行改革的故事,它以纪实的方式生动地描写了工厂改革的实绩,以及在改革过程中的各种人物的心态,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编导奚佩兰借用国外一位电视剧导演的话说:“电视剧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大众生活,它是时代的记录。编导要观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反映出人们的悲伤和欢乐、苦难和幸福。不反映人们的爱憎,称不上电视剧。”其次,是纪实性同政论性、哲理性的融合。如电视剧《新闻启示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编导选取了“工作野餐”、“家庭总统”、“黎静自愿下乡”、“挖泥船赔偿谈判”等九个事件,来反映南亚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改革问题,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和哲理的内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三,各具一格的拍摄方式。《燃烧的心》采用了散文式的结构,《紧急起飞》采用的报告文学式,《秋白之死》则是传记的方式。《秋白之死》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独具个性的共产党人的形象,获得了1987年度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单本剧一等奖。
二是电视剧连续剧的创作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尽管对电视连续剧缺乏创作经验,但是也很快掌握了拍摄的门道,并创作了一批足以同海外的电视连续剧相抗衡的作品。它们不但在主体上响彻着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人民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而且题材多样、体裁多样、风格多样,形成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艺术景象。
电视连续剧,可分为中篇电视连续剧和长篇电视连续剧。一般来说3集至8集为中篇电视连续剧,而8集以上则是长篇电视连续剧。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中篇电视连续剧和长篇电视连续剧放在一起论述。
中国的电视连续剧是从1980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敌营十八年》(9集)开始的。播出后受到观众的批评。之后,80年代初期推出的《蹉跎岁月》《武松》《鲁迅》《高山下的花环》《华罗庚》等,表现了中国电视连续剧最初的良好势头:既有小说的改编,也有古典名著的实验;既有现实的题材,也有历史的题材,可以说从多方面做了探索,为电视剧的大发展做了直接准备。1985年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四世同堂》(28集),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播出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它以抗战时期沦陷后的北京为背景,描写了普通百姓可歌可泣的故事,特别是在抗战胜利40周年的时候播出,就更为激动人心。
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一开始就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并很快形成主潮。它以对社会和时代的强烈关注,把广大观众所关心的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重要的题材,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审美特征。如反映改革的《新星》《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在播出时就成为人们关注点。其他如《故土》《花园街五号》《雪野》《雪城》以及《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新星》写的是新上任的古陵县委书记李向南,在推进改革中遇到以县长顾荣为代表的阻力,通过他的精明果断,不畏险阻,勇于斗争,终于战胜了邪恶,“顺乎民心,出了民气”。有人认为,李向南是一个类似当代包公式的改革派。此后,表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凯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环》,成为观众所关注的焦点,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灵。从接受的角度看,正是这些“社会问题”,触及了观众敏感的心灵,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共鸣。《篱笆·女人和狗》,它以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透过一个农村大家庭的人伦关系和爱情纠葛,深刻地反映出新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延伸和变迁。
由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题材的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成为电视剧所关注的内容。而以当代的意识观照历史,更能使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得到观众的首肯。1982年拍摄的《飘然太白》,即因情节离奇、趣味不高、缺乏当代意识而失败。1986年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的由陈家林导演的16集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陡然问世,却出奇制胜,一举成功,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推向一个高峰,从此历史剧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努尔哈赤》以崭新的视角,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于复杂的纠葛、复杂的事件、复杂的人生中写出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命运。1988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又推出了28集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一个末代皇帝的命运,折射着一段屈辱的中国现代历史,它给人带来思考,带来历史的教训。在历史题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片种,就是传记片。由于观众对伟大人物的热爱,以及这些历史人物的生活给人们的深刻的人生和历史的启示,所以成为电视剧拍摄的一个重点。如《华罗庚》《少帅传奇》《向警予》《严凤英》《徐悲鸿》《评梅女士》《李大钊》等剧,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