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创作是在改革与开放这两个大的背景中迈开步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冲开了长期关闭的艺术创新的大门,促使中国电影艺术家积极地创造,认真地思索。新时期20年是不平凡的20年。中国电影艺术家从批判“四人帮”的“左”的文艺思潮开始,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在中国电影创作领域从思想的层面与艺术本体的层面掀起了探索、创新的热潮。
(第一节)现实精神的回归
“四人帮”对电影创作与影视事业的破坏,撇开他们的反动政治目的不说,在艺术创作思想上的最大的危害,是与现实主义背道而驰。他们搞的那一套“三突出”、“主题先行”,以“高于生活”为幌子,掩盖、歪曲了生活中的真实矛盾,颠倒了生活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即使在“四人帮”被粉碎以后,这一桎梏着电影创作人员的精神枷锁也仍然没有被全盘打烂,以致成为发展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无形阻力。因此,呼唤现实精神的回归,成为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不倦的声音。
(1)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呼唤现实精神回归,从直面历史,正视现实,揭露社会历史中的尖锐复杂矛盾开始。第一部值得一提的敢于揭露社会历史中尖锐复杂矛盾的影片当首推1980年摄制的《天云山传奇》。这是新时期首部反映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片。它大胆而真实地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再现于银幕。影片的巨大震撼力来自于大胆而有深度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被错误地打成右派的这一时代的悲剧,更来自于借这一现象,探索历史的教训,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寻求悲剧产生的根源。影片的可贵在于它不再停留在对极“左”思潮的义愤、哭诉和一般性的政治批判,而是以现实的精神,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引发观众对这一悲剧的深层思考。稍后摄制的《巴山夜雨》,其现实精神体现在对于影片中“女解差”的精神裂变的细腻描绘上。
反映“文革”的影片,不在“伤痕”上止步,而是伸向人的精神领域,这无疑是现实精神在创作上的深化。与上述两部影片异曲同工的尚有《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新时期电影创作对矛盾的揭露,既表现在对一个民族所经历的曲折与苦难的正视与反思,也表现在直接面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勇敢地去针砭时弊。从某种意义而言,对现实发言需要更大的勇气。
《法庭内外》是一部最早出现的针砭时弊之作。这部影片的中心事件是对一桩车祸肇事案的审理。影片借此展现了社会主义法制与封建特权观念的矛盾,启发我们去思考:是权势与人情高于法律,还是法律高于一切?80年代另两部值得重视的针砭时弊的影片是《邻居》与《人到中年》。前者鞭挞了住房问题上的令人吃惊的不正之风。后者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新时期之初中国电影这种直面现实的精神,一直延续在后来的许多优秀作品之中。一些主旨在于歌颂的作品也摒弃了以往那种一味描绘好人好事、抹去矛盾的做法,在塑造英雄形象(或正面形象)的同时决不粉饰生活,掩盖真实。90年代摄制的《凤凰琴》与《离开雷锋的日子》便是很典型的两部作品。前者的主旨是歌颂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民办教师的崇高品质,但影片却极为真实地再现了山区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后者完全抛弃了以往学雷锋影片的习惯性写法,而是敢于正视矛盾,勇敢地去揭露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违背雷锋精神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和明哲保身等负面现象,同时又大胆地通过雷锋战友乔安山几十年学雷锋的命运起伏,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大众对雷锋、对真善美的呼唤。最近轰动全国的反腐倡廉影片《生死抉择》在塑造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触及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揭露干部腐化的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非凡的思想力量与艺术力量,被中纪委列为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教材。
(2)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现实精神的重点,表现在真实地去反映中国人民大众要求变革的愿望,以及在变革中的艰难历程。
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自80年代初期涌现的第一批改革题材影视片时,首先应该想到的代表作影片是《钟声》《当代人》《祸起萧墙》《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这批影片中塑造的改革者形象,有一种强悍、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大刀阔斧地革新工厂、重整经济为己任。这批改革题材影片尽管题材面稍觉狭窄,思想的力度稍弱,但它们扎根于现实,集中体现了人心思变的社会心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改革题材影片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了新的阶段。《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在被告后面》《最后的选择》《不该发生的故事》《花园街五号》等佳作的出现,表示改革题材影片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的焦点由企业的管理转向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血总是热的》中,我们看到了凤凰丝织厂厂长罗心刚在旧体制面前的左冲右突。罗心刚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喊出,我国的经济体制犹如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已经锈死了咬住了,必须用改革者的热情去润滑……这批影片的编导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寄理想于这批改革人物,赋予他们以斗志,以豪情,以不断奋进的风貌,另一方面毫不掩饰他们在时代、环境制约下呈现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色彩,一是抒写了他们艰难困境中的内心痛苦,二是赋予他们并不美好的结局。我们以为改革电影的悲剧色彩不仅符合改革之初的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也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家的现实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涌现的一批改革题材影片,不仅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有的还涉及政治改革的问题。《最后的选择》《花园街五号》其主题与内容涉及我国干部制度的改革。另一部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涉及的政治改革更为大胆而尖锐。这部影片的确给我们党和人民敲响警钟:新时期来临之际,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党政关系,改变以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
中央将这部影片列为整党的教材,足见影片对当时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了。
(3)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现实精神的深化,表现在对现实改革的反映已经进入到一个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的纵深地带。
以往的反映改革现实生活的影片,就其内容而言,较多地采用的是一种“事件的模式”,习惯于写某桩人事的更迭、某项产品的试制、某项工程的建设;设置的矛盾往往十分尖锐;其刻画的人物则善恶、正反分明,而且反映的改革面越写越宽,从一个基层单位,到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市、一个省;改革人物的职务越来越高,由厂长(党委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其实一部影视片的思想、艺术质量与作品反映的改革面的宽与窄、人物职位的高与低没有多大关系。艺术永远以个别反映一般。从1985年北影拍摄的《相思女子客店》开始,改革题材影视片创作从这一较为固定的模式中走了出来,着意于通过变革时期人们心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来开掘改革必然带动思想观念变化,论述改革势在必行的主题。
最为典型的作品是《野山》。同样是描写改革,但它不着力于表面上的剑拔弩张,不刻意追求矛盾的尖锐、斗争的复杂,更不借助于提出或解决某个重大“问题”,以达到思想深度的理性要求。
影片以静思默观的写实态度,将秦岭深处一个叫鸡窝洼的两户人家、四个农民之间的曲折悲欢呈现于银幕。编导者带着温厚的微笑,思索的目光,深入到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的心灵之中去看待今天的变革生活,从中预示农村的未来。使人感到,在新的时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规范都在发生着变化。
随着现实生活中改革向着深度与广度的掘进,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精神的审美视角变得更加多样。如《迷人的乐队》《咱们的退伍兵》提出了富裕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这时期有一部分影片,在塑造改革者形象时,不再一般的去赞美改革者,也不一般的去痛斥改革的阻力,而是深入地去揭示民族的惰性,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赋予影片以一种思考的力量。最典型的是《黑炮事件》。影片叙述的是一个颇带荒诞色彩的故事:一位普普通通、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工程师赵书信因为丢失了一枚小小的象棋子——黑炮,打了一个电报,竟在所在的矿山公司卷起了一阵漩涡,他成了群众、领导乃至公安局严密注意的对象。后来黑炮归来了,大家虚惊一场。
赵书信依然是赵书信,国家却损失了上百万……创作者借助于这个故事挖掘了多年来社会生活中延续下来的历史沉淀,那种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习惯性的落后和封建的心理阴影。这使得这部影片比之同类作品有了更为耐人咀嚼的审美意义。
到了世纪90年代之后,反映中国改革现实的影片创作,其现实精神的着力点在于描绘与剖析处于改革现实中人们的复杂、真实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影片是《香魂女》。《香魂女》写了两个女人。女主角香二嫂令人赞赏、同情,又使人憎恶。她幼年家贫,7岁被卖,做了童养媳,13岁被迫圆房,嫁给瘸腿的酒鬼丈夫。
在家庭中,她仅仅是一部赚钱的机器与被人泄欲的工具,只有在与司机任忠实偷偷幽会时才有些微的快乐。她精明能干,在改革大潮中,竟能把一座位于偏僻的香淀湖畔的小香油坊经营得远近闻名。然而,在富起来之后,她又利用金钱制造了另一个悲剧,为自己犯癫痫病的智力残缺的儿子买来了一个贤惠媳妇。这个媳妇名叫环环,她善良、文静、勤快,是个不幸、可悲的人物。她的不幸在于为帮助父母还清贷款,成了愚昧、荒诞婚姻的牺牲品,她的可悲在于她从未想到过要与自己的命运抗争。这部影片将香二嫂、环环置于改革、开放的农村背景中,剖析她们的精神世界,让她们的个性、心理、行为方式与时代、社会发生猛烈的摩擦、碰撞,给我们以诸多的启示。这样的影片还有《过年》。这部以春节为背景,描写程家13口人,在大年初一由喜气洋洋的团聚到大打出手,闹得不欢而散的过程,真实地展现了商品经济进入中国家庭后引发的矛盾与震荡。
(第二节)历史意识的觉醒
电影创作中历史意识的觉醒是中国影视艺术家思想探索走向深化的必然。应该指出:在新时期之初,中国的影片较多地停留在对已经过去的那场民族劫难的直接描绘上,更多地注重从感性上去重现惨痛的过去,缺乏从精神层面上对这场劫难进行解剖。这种情况到80年代中期以后起了较大变化,中国电影艺术家开始思考:为什么长达十年的浩劫,偏偏会发生在有着十亿人口的神州大地,难道真的仅仅是几个人的责任?历史与环境制约着人,影响着人,但人也同样应对历史承担道义。由此,中国电影艺术家思路大开,开始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历史。
(1)寻找现实现象的历史底蕴,探究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是历史意识觉醒的标志。
首部将镜头对准历史,去寻找现实现象的历史底蕴,带有开创意义的影片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黄土地》。《黄土地》初一看讲的是一个兰花花式的故事。这样的题材以往都写成对封建买办婚姻的控诉书。而这部影片却独辟蹊径。它仅仅保留了这个故事的外壳,却通过超时空的开拓,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这是新时期第一部重在从精神层面上探讨民族结构与民族精神结构变迁的影片。第五代导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处理题材时喜欢纵向思维,其后拍摄的一批第五代导演作品,就内容而言,反映的是现实现象,如《孩子王》《盗马贼》《猎场扎撒》,但它们都努力去挖掘历史的底蕴,从民族的生存方式来俯瞰人生,探求真理,总结经验教训。
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相比,第四代导演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在对历史与现实、对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
在那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影片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
影片《老井》很有代表意义。它使人想起中国的传统寓言《愚公移山》。愚公挖山不止,老井村中的村民挖井不息。这不只是外在形式的相似,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精神的联系。另一部影片《乡音》中,历史文化的延续力、惰性力被写成一张“无网之网”,它无处不在,但人们却意识不到。
(2)对人物个性与灵魂的重新认识与深入开掘,是历史意识强化的体现。
人,从来不是孤立的人,人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是社会的人,是历史与文化塑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意识的强化,对于影视片中的人物而言,实际上要写出他们个性形成中的浓重的历史感,剖析他们灵魂中的历史与文化的投影。
新时期的影视片创作中,这方面取得最为成功的是那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是最早贯注了编导者的历史意识且取得了瞩目成就的代表。宋薇的个性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其后的许多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创作者只要将她置于历史与时代的环境中,便毫不例外地变得生动可信。比如,80年代那两部最为知名的农村题材影片《人生》与《老井》中的4个青年女性形象,即《人生》中的刘巧珍、黄亚萍,《老井》中的段喜凤、赵巧英。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在改革中前进的步伐,获得了历史的纵深感。
描写女性身上的精神重负最能体现出历史与文化在我国民族性格形成中的分量。新时期以来不少影片涉足于此,成绩斐然。
除了前已提及的《乡音》,最为使人心颤的是《良家妇女》与《湘女萧萧》。这两部影片从内容而言都是从“大媳妇,小丈夫”的角度切人,描绘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了她们一生的命运悲剧。但是影片的深刻、独到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封建、愚昧、落后的力量统统归于外在的客观原因,尽管影片也描写了违反人性的不合理的族规、家法等。影片用全部情节让我们看到,捆缚这些少女的最强的力量是她们自身,原来在她们的灵魂深处,早已像吸吮母乳一样,吸吮了大量的封建礼教和所谓的传统美德,久而久之,她们不仅习惯成自然,甚至最终自觉地成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历史的积淀能到此地步,是何等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