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和《创业》是这一时期不同阶段两部歌颂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作品。前者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后者是“文革”期间仅有的几部好作品之一。它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为背景,反映了中国石油工业艰难困苦而又轰轰烈烈的创业史。
与反映工人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以新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风格、样式上更为多样。《老兵新传》在塑造有血有肉新型英雄形象方面,获得了突破性成就。该片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描写一群农村青年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编导者追求热烈而又轻松,富有情趣且别开生面的基调,从中展示出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在反映新农村新生活的影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李双双》与《五朵金花》,这是两部轻喜剧影片。前一部影片中的李双双和孙喜旺是生活在6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对夫妻,编导者通过凡人小事、夫妻间感情纠葛等极为常见的矛盾,将两个人物思想与性格的差异描绘得呼之欲出,从而体现了新中国妇女的崭新风貌。影片以深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轻松活泼的风格,在1962年第二届百花奖评选中,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等四项大奖。后者借助白族青年阿鹏寻找恋人金花的曲折与误会,构成喜剧情景,反映了50年代人们高涨的劳动热情与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本片构思巧妙,误会自然、合理,人物各具风采,格调清新优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斗争。赴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了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与英雄气概。这一时期反映部队战争风貌的影片以取材于抗美援朝事迹的《上甘岭》《英雄儿女》最为优秀。
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中国电影艺术家捕捉新社会沸腾生活的朵朵浪花,其创作视野更为扩展,题材选择更为广泛。其他较好的影片有反映城市青年生活的《上海姑娘》《冰上姐妹》,反映医务工作者和邮电工人新风貌的《春满人间》和《鸿雁》,尤其是取材于江南农村消灭血吸虫这一震惊世界奇迹的影片《枯木逢春》,其画面色彩有着中国水墨画般的特点,影片构思奇特,平静中寓有深意,是一部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这个阶段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风格更为活泼。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曲调优美,画面上的桂林山水充满诗情画意。另一部根据云南撒尼族古老传说改编的音乐故事片《阿诗玛》,极具民族特色、传奇性和浪漫色彩。两部影片都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不可否认,在表现当代新生活的题材影片中,只重宣传、不重质量的现象也存在着,而且在一定的年代还相当严重。比如1958年,受社会高指标、浮夸风影响,各制片厂拍摄的大量歌颂大跃进的故事片与所谓的艺术性纪录片,其质量非常低劣,属于粗制滥造的宣传品,有的甚至不能达到放映的水平,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垃圾产品。
(第四节)曲折发展中的导、表演艺术家
活跃在这个时期的主要导演群体,人称“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为成荫、水华、谢铁骊、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取得艺术成就最大的是成荫、水华、谢铁骊、谢晋。
成荫在中国电影史上以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著称。其作品以强烈的政治热情,质朴、明快、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见长。他的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西安事变》。水华的作品以内涵丰富、形象鲜明、意境隽永、手法细腻、风格淡雅质朴而受到观众与电影界的一致推崇。其代表作是《白毛女》《林家铺子》《伤逝》。特别是《林家铺子》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影片宛如一幅淡写轻描的写真水彩长卷,以细节的逼真与意趣的悠远,赋予茅盾的现实主义原作以诗的闪光,达到了美学上的高境界。谢铁骊是一个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艺术家,他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展示历史的重大变迁,又能逼近人物,展示人物内心的深刻变化,对人情世态做出准确而精致的描绘。他的代表作《早春二月》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充满人情味、戏剧性,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精品。另一部拍摄在“文革”时期的《海霞》写的是一群女民兵的成长道路,他在这部影片中越出了当时“左”的文艺桎梏,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和“散文化”的表现手法,尽可能去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体现了谢铁骊勇敢探索的印迹。谢晋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这部体育影片拍得清新、隽永,平易而抒情,流畅而有起伏。其后拍摄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已形成了谢晋电影注重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及人物命运,注重以情动人的现实主义风格。谢晋自1979年以后导演了《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十多部影片。他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使他的作品总是与时代、人民的愿望紧密相连,几乎每部影片都获得了很高的上座率。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有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其中女演员最为突出的有于蓝、张瑞芳、谢芳,男演员最为突出的有孙道临、谢添、陈强。
于蓝的表演朴实、凝重,充满内在激情,她在《龙须沟》中饰演北京劳动妇女程娘子,生动地刻画了角色善良、淳厚、泼辣、敢斗的性格。其后,在影片《革命家庭》中她饰演女主角周莲,这是一个时间跨度(从少女到老太太)、性格变化很大的形象,于蓝的表演层次清晰、饱满而又有分寸感,她因此而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于蓝还成功地饰演了《在烈火中永生》中的江雪琴。谢芳的成名作是《青春之歌》。她饰演的林道静性格鲜明,具有多种色彩。《早春二月》中的陶岚是谢芳的代表作,谢芳很好地把握了这个人物的基调,既执著、任性、热情、奔放,又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张瑞芳在抗战胜利后以主演《松花江上》崛起于影坛。新中国成立后她最成功的角色是《李双双》中的李双双。在影片中,她与这一角色融为一体,挥洒自如,毫无雕琢之痕,真正地达到了表演艺术的高境界。
孙道临先后主演了近二十部影片。他表演最为成功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的李侠与《早春二月》中饰演的肖涧秋。这两个角色成为我国银幕上独特而有生命力的形象。谢添在30年代即投身银幕。在《林家铺子》中饰演的林老板是他表演艺术的高峰。他牢牢掌握人物的总基调,以林老板与多种人物接触中不同的行动、态度、表现构成其性格的丰富色彩,成功地塑造了那种“在豺狼面前是绵羊,在狡兔面前是恶狗”的旧中国小工商业者的典型形象。陈强至今已塑造了不同身份、不同类型的银幕形象二十多个。《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与《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奠定了他在影坛饰演反派人物的地位。他表演反派人物最大的特色,是善于从生活出发,探索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个性,揣摩角色的心理活动。除上述演员外,这一时期,女演员如祝希娟、王丹风、黄宗英、秦怡、王晓棠、张圆,男演员如于洋、张平、王心刚、庞学勤、张伐、李亚林、赵子岳、李纬、李仁堂等都在不同的影片中有出色的表演。
中国电影的导、表演艺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