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34800400000004

第4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1)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17年中,尽管有“左”的思潮的冲击,但中国电影却仍在曲折中发展。其优秀之作,就思想内容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中国革命战争艰难曲折,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奋斗与牺牲的影片;二是表现旧中国现实人生,揭露与控诉旧中国的黑暗,描绘劳动人民奋起抗争的影片;三是反映沸腾的现实生活,着意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方面的影片。这个时期,在中国电影界形成了“第三代导演”的群落,而新的一代电影演员也以新的面貌崛起于影坛。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这个阶段,中国电影被“四人帮”所控制,新中国成立后17年摄制的几乎所有影片都被打成毒草,电影处于停滞状态。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这几部比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一片空白。中国电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第一节)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悲壮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电影家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无数革命先辈、革命儿女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战,便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因此表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过程,塑造英雄,表现中国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品质,成为中国电影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内容。

《钢铁战士》《南征北战》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最为受人瞩目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稍后摄制的《平原游击队》《董存瑞》是这个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最受观众欢迎的作品。

这个时期革命题材影片创作中,妇女与儿童的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其中描绘妇女形象的杰作当推《红色娘子军》,这是一部获得1962年首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作品。描绘儿童形象的作品当首推《小兵张嘎》。它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张嘎由一个倔强不驯的农家孤儿,经过激烈残酷的战争考验,成长为机智勇敢的小侦察员的成长道路。张嘎这个形象既有时代特点,又有儿童特点,为中国几代儿童所热爱。

这个时期,反映近代中国战争史的影片最成功的要数《林则徐》与《甲午风云》。前者是一部传记片,又是一部概括1838年到1841年鸦片战争历史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影片既有雄浑壮阔的风格,同时又具有一种含蓄、和谐、疏密得当的意境及鲜活、洗练、韵味悠长的抒情色彩。《甲午风云》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抒写了人民群众与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影片风格浓烈、沉郁,充满着令人感奋的浩然之气。

这一时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几乎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不同历史阶段,宛如一幅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许多优秀影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历史感。除上述影片外,像《智取华山》《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也各具特色。但是不可否认,这一类型的影片在主题表达与人物塑造上,由于当时的文艺界领导过分强调了塑造英雄与英雄人物的共性,导致故事叙述、影片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五六十年代,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是不允许写英雄人物的缺点的,也不允许对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做人性化的描写,《红日》由于触犯了这两点受到了批评。这种过“左”的批评使这一类型的某些影片显得激情有余,而人文力度显得不足。

(第二节)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反抗

当中国电影艺术家一步跨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时候,他们忘不了旧社会所经历所目睹的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呻吟。新的感受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使之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悲愤控诉旧社会的优秀作品。特别是根据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鲁迅、茅盾、柔石等人的作品改编的影片,更有其感人的思想艺术魅力。

《白毛女》与《祝福》是这类作品的突出代表作。《白毛女》取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影片从整体构思到艺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以比兴手法,结合蒙太奇的运用、情绪的对照及情节的呼应,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50年代这部影片先后在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祝福》是著名作家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迫的农家妇女的典型。影片借助于对其凄惨人生的描绘,对万恶的旧社会与吃人的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影片结构严谨,笔触深沉,既保持了鲁迅作品中冷峻、凝重的艺术风格与悲剧气氛,又突出了许多电影的特点。这部影片1958年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

这一阶段,中国电影艺术家这一题材的作品涉及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工人到知识分子、小工商业经营者,甚至巡警、演员、农奴等底层人士,全方位地描绘了一幅旧社会人生的真实画面。如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林家铺子》,写的是30年代初江南小镇上一家小商铺的命运与小工商经营者林老板的命运。这家商铺的最后倒闭与林老板的最后出走,实际上概括了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中国整个民族工商业的悲惨境地。另一部《我这一辈子》表现的是一个巡警的悲苦一生。影片以主人公“我”晚年对往事的回忆作为故事的引线,以纵的历史和“我”的思想发展为经,以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夕50年间的几个历史横断面为纬,经纬交织,编织出一幅幅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社会透视广阔度的饱含世态炎凉、人间辛酸的风情画。值得一提的还有《舞台姐妹》与《农奴》。

在旧中国,知识分子也与其他劳动人民一样遭受欺压。不少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在旧社会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早春二月》《青春之歌》《聂耳》是这类题材影片的突出代表。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早春二月》对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萧涧秋在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苦闷、忧愁、踯躅、彷徨和寻求真理不得又不甘苟且偷生、随波逐流的心态与行为作了深切细腻的刻画。根据杨沫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之歌》讲述的也是旧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思想的艰难的蜕变过程。《聂耳》是一部表现人民音乐家生涯的人物传记片。《风暴》是新中国第一部表现工人运动的影片。根据梁斌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红旗谱》与夏衍编剧的《革命家庭》在悲愤地控诉旧社会的同时,着力表现了人民在黑夜中的奋起。

同样应该指出的是,这类控诉旧社会题材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与人物处理上也显得不够丰富多彩。特别是50年代初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由此酿成的一场运动,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扼杀了电影艺术家的创造力,以致阶级斗争逐渐成为这类题材影片的共同的主题,出现了一批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到“文化大革命”,这一现象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三节)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这个时期,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新生活,对准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前进的脚步,展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