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话剧
34780600000006

第6章 历史的考验(1)

1937年7月7日,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在战火中,中国话剧界人士同仇敌忾,以戏剧为武器,投入到了全民抗敌的历史洪流。中国话剧队伍在抗战中空前壮大。以重庆、延安、沦陷区上海(也称“孤岛”)为中心,中国话剧形成了区域性的格局。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成为中国诸多艺术种类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具现实性、战斗性和民众性的艺术。其发展特点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历史剧的兴盛,讽刺喜剧的崛起,并由此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第一节)抗战初期的演剧活动

“七七事变”发生后,一向关注国家命运的戏剧界人士,群情激愤。仅仅一个月,在上海,一部集体创作、导演,上百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即被搬上舞台。它以宏大的场面,昂扬的气势,传达了人民誓死抗敌的心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

上海沦陷后,戏剧界人士迅速组成了13个抗日救亡演剧队,除少数几个留沪坚持对敌斗争外,多数都奔赴祖国各地宣传抗日。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在周恩来领导下,由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大力推动戏剧运动,以上海救亡演剧队为基础,组成十个演剧队、四个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他们不但成为抗战戏剧的骨干,后来也成为新中国话剧的支柱。

抗战伊始,中国戏剧工作者创造了许多短小而通俗的演剧形式,如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灯剧和傀儡剧等,使得戏剧同广大民众结合在一起。著名的《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的合称)即是代表。因其直面观众,演到动情时,演员与观众情感交融,群情激动,共同发出抗日救国的呐喊。

重庆成为陪都,绝大多数的表演团体和演艺人士来到这里,1938年10月,在此举行了第一届戏剧节:组织了25个演出队到街头乡镇演出,并连续7个晚上公演抗敌戏剧,戏剧节的最后一天,演出了由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员》(后改名《黑字二十八》),张道藩、余上沅、曹禺、宋之的、沈西苓、应云卫(执行导演)组成导演团,赵丹、白杨、舒绣文、魏鹤龄等著名演员,甚至连张道藩、余上沅、宋之的都登台演出,阵容强大,轰动山城,反映了戏剧界的团结,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空前盛举。

剧作家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创作出一批迅速反映现实的剧作:《卢沟桥》(田汉)、《卢沟桥之战》(陈白尘)、《血洒卢沟桥》(张季纯)、《台儿庄》(罗荪、锡金等)、《台儿庄之战》(韩北屏)、《八百壮士》(崔巍、王震之)、《塞上风云》(阳翰笙)、《国家至上》(宋之的、老舍)、《凤凰城》(吴祖光)、《一年间》(夏衍)等。这些剧目极大地鼓舞了人民。

中国话剧的足迹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远涉东南亚、香港一带。

话剧将中国华侨的爱国热情推向高潮。他们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以实际行动显示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一、雾季公演

重庆是一座山城,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浓雾弥漫不散,形成“雾季”。山城遮掩在浓雾之中,天空能见度极低,致使敌机不敢贸然前来轰炸。大自然给重庆地区的人民带来相对的和平环境。戏剧家们也乘这天赐良机群起出动,掀起演剧热潮。于是,自1941至1945年,各话剧团体联合起来,举办了四次雾季公演,共演出大型话剧100台以上,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戏剧盛事。

二、西南剧展

抗战以后,大批文化人、文化机关和高等院校迁到桂林,使之形成又一个剧运高涨的地区。最能代表该地区戏剧成就的是1944年2月至5月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

这次活动的主办人有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丁西林等,到会的有来自贵阳、昆明等地的三十多个艺术团体的近千人,其中21个是话剧团体,演出了《大雷雨》《法西斯细菌》《塞上风云》《胜利进行曲》《油漆未干》等二十多部话剧。在此次剧展中还举办了戏剧汇演、资料展览、艺术研讨等活动,为抗战时期的中国话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并探讨了一些艺术理论的问题。

(第二节)历史剧的兴盛

中华民族素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气概。面对日寇的侵略,剧作家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寻找民族英雄和民族传统,以“发挥其更大的力量,作民族的怒吼”。由于国民党当局专制,对抗战力量百般迫害,也迫使剧作家转向历史剧的创作,因此也促进了历史剧的兴盛。

以题材论,战国史剧和太平天国史剧为多,前者以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为代表,后者以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和陈白尘的《翼王石达开》(又名《大渡河》)为代表。这些剧目以古喻今,借古讽今,宣传团结对敌,暴露黑暗统治,讴歌爱国主义,鞭挞投降变节,演出效果十分强烈。还有以南明史事为题材的,如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的《大明英烈传》,郭沫若的《南冠草》,欧阳予倩的《桃花扇》等,大都是弘扬爱国精神、歌颂民族气节之作。

在众多的历史剧中,以郭沫若的五幕话剧《屈原》最为著名。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时期以新诗震惊文坛。写过新剧。他还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当他写作《屈原》的消息传出后,当时就有人预言:“今年将有《哈姆雷特》和《奥赛罗》型的史剧出现。”创作此剧时,郭沫若才思泉涌,激情狂泄,不过十天,便告杀青,是“出乎意料”的快捷之作。

《屈原》取材于中国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00年)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悲剧。

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此时,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已为楚怀王采纳,而秦使张仪这个奸诈之人不甘失败,以其如簧之舌取得了南后的信任。南后相信,一旦怀王与齐国联姻,必定失去自己的专宠地位。这个聪明绝顶、美丽绝伦的女人,竟有一副蛇蝎心肠。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巧施诡计,称病倒于屈原怀中,反诬屈原淫乱宫廷。楚怀王大怒,不但放弃了屈原的政治主张,而且罢免了他的官职。激愤之下,屈原离家出走,行吟泽畔,后被关入东皇太乙庙中,在大雷雨的夜晚,他诗情爆发,咆哮于闪电雷鸣之中,诅咒黑暗现实,要把“包括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迎来灿烂炫目的光明。

于此,郭沫若塑造了一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横遭陷害、处境艰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浪漫的诗情、高洁的心灵、伟岸的人格光照千古。这出史剧谱写了一曲屈原的颂歌。

《屈原》于1942年首演于重庆,轰动山城。

(第三节)现实主义的深化

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经由五四时期的滥觞、30年代的奔涌,到了40年代,已然成为浩荡之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高水平的剧作。

一、曹禺的《北京人》

曹禺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鸣惊人之后,在抗战中又大显身手,写了《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与宋之的合作),独幕剧《正在想》,多幕剧《蜕变》《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创造性地改编为同名话剧。

《北京人》是曹禺创作的高峰。它虽然不是直接描写抗战,却透过一个曾经显赫而渐趋衰败的官宦家庭,对中国的社会作了更深入的文化思考。

曾家的老太爷曾皓老迈昏庸,一面死撑着大家庭的虚荣,在儿孙面前显露着威严;一面摆出一副孤老堪怜的样子,阻止其姨侄女愫方嫁人,想使她永远侍候自己。而愫方留在曾家,固然是由于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更重要的是她悄悄地爱上了曾皓的儿子文清。

但是,文清的妻子思懿泼辣凶狠,嫉妒心重,使他们的爱情蒙上了阴影。愫方谨言慎行,毕恭毕敬,抑郁无奈,而文清则离家出走。

但这个只善于赋诗作画、养花玩鸟却不谙世情、风雅有余却吸食鸦片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废物”,他最终又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愫方对曾家失望了,她毅然地告别过去,去追求新的生活。

曾家债台高筑,最后连老太爷最为看重的棺材也被新起的暴发户拿去抵债。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文清,对生活彻底绝望,自杀身亡。

《北京人》一面写曾皓、文清的孱弱、虚伪;一面通过一个人类学家之口,颂扬北京猿人的敢说敢做、真实自然、热情奔放的生存状态。剧尾,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粗壮豪爽、外形上接近猿人的“北京人”真的出现在舞台上。

这一时期,曹禺的创作技巧更加成熟了,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都在十分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演进着,而深刻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就潜藏在其中。

二、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20世纪40年代,夏衍的戏剧创作出现高潮。仅1942~1945年间,他就创作了《水乡吟》《离离草》《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多部话剧,《法西斯细菌》是夏衍抗战后期的代表作。

俞实夫是一位留学日本的细菌专家,中日战争开始后,他携日籍妻子与幼女归国,尽管连他的女仆也因痛恨日本人而连带着痛恨他有一位日籍夫人,愤然辞职,但俞实夫却并未认识到现实的严峻,他醉心于科研,埋头于实验室,不问政治与世事。但是战争却使他辗转迁移,在香港,敌人闯进了他家,将其实验仪器抢走,并在他面前枪杀了一位年轻人。残酷的战争击碎了他的科学之梦,使他认识到,危害人类的不是显微镜下的细菌,而是猖狂于世的法西斯,这才是最需要根除的“细菌”。因此,他要投入抗战洪流,消灭人类的敌人。

夏衍善于将平凡的现实生活戏剧化,描写普通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人生的艰难中,所显示出的细腻的心理波动、含蓄的情感状态以及灵魂的复杂性。

三、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

在抗战中,一位年轻的剧作家崭露头角,并显示了浓郁的诗情和雄健的笔力,他就是吴祖光。

吴祖光,北京人,20世纪30年代入中法大学,战时在国立剧专任教。从1937年到1947年,创作了《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少年游》《捉鬼传》等一批话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