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66

第66章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人在进食后,消化器官一方面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如酶、盐酸及黏液蛋白等;另一方面会蠕动消化,把食糜送到肠道。消化器官的运动,必然需要增加血液、骨骼、肌肉、韧带、腹肌等有节律地收缩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肠胃的蠕动,帮助人体消化。所以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一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饭后散步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在美国,人们通常把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称为“couch potato”,指的就是那些长期缺乏运动、中段肥胖,像是生长在沙发上的土豆一样的角色。遗憾的是,这种“生长在沙发上的土豆”近年来大有“增产”的趋势。与此同时,那些和肥胖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有专家指出,肥胖已经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号致病因素。如果我们能坚持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散步,那么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而且也能减少把自己“种”在沙发上的时间。因此,对于多数人而言,饭后走走是一种有益于养生保健的好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饭后是不宜多走动的。

1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另外,饭后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然后再进行活动是比较合适的。

270岁以上的老年人虽然行走对青壮年来说只是一种轻体力运动,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则可能是一种较强的运动,这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因此,老年人餐后可适当休息,以改善心肌供血。老年人的步行锻炼宜在早晚各一次,以没有气急、自我感觉良好为度。

3患有贫血、低血压的人患有贫血、低血压的人如果饭后散步,由于大量血液供给胃,容易造成脑部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等现象。

4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饭后行走。这是因为,饭后随着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就会相应减少,再加上用餐后胃部膨胀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心脏负担加重与供血不足的结合,就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供氧的程度和范围,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有危险的。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也不要饭后卧床,这是为了避免起身时因一时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等意外情况。

5肝炎病人对于肝炎病人来说,尤其是肝炎活动期的病人,不适合饭后走动。因饭后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负担增加,血液循环加快,进入肝脏的各种营养物质也增多了,肝脏的各种功能活动必定要加强。如果饭后散步,四肢血流量增加,而进入肝脏的血液量就会相应减少。为了保证肝脏的血流和减轻肝脏的负担,以利于受损的肝细胞能得到很好的修复,肝炎病人饭后最好先休息一两小时,再适当散步较为适宜。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情况外,其他人的散步对人体来说均是有好处的。

当然,我们也要把散步的时间选对。一般来说,放下筷子就走的习惯并不可取。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然后再缓缓地从胃里排出,进入十二指肠。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给胃凭空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胃正常的工作程序。所以,饭后坐在原地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除此之外,气候、季节直接决定着散步的环境。比如说,寒冬腊月显然不适合饭后到户外“百步走”。这种情况下,在居住环境里走动走动,效果也很好。

另外,还要注意路程的多少。如果说“百步”对问题的回答不算明确的话,那么,医学家通常还建议以时间作为适量散步的尺度。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以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一些,才能打破体内代谢过程中那些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

在散步前,全身应该自然放松,调匀呼吸,然后再从容散步;若身体拘束紧张,动作必僵滞而不协调,影响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在散步时,步履宜轻松,状如闲庭信步。散步还应该注意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小贴士散步的速度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但要知道,散步并不是想怎样走就怎样走,想走多快就走多快,散步的速度是有讲究的。

缓步:每分钟约行60步左右。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也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这种方式的散步,对于年老体弱者尤为适用。

快步:每分钟约行120步左右。久久行之,能兴奋大脑,振奋精神,使下肢矫健有力;但快步并不等于疾走,只是比缓步的步履速度稍快点。

逍遥步:逍遥步是一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散步,因其自由随便,故称之为“逍遥步”。这种方式的散步,对于病后需要康复者非常有益。

一勤生百巧,~懒生百病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而一直搁置不用的机器则会很快地锈蚀。人的身体也是如此。经常劳动者生命之树常青,懒惰者则与疾病形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