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58

第58章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1饭前洗手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倒垃圾、刷碗、洗脚、穿衣服等,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容易粘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急性痢疾病人大便后用5~8层卫生纸,痢疾杆菌还能渗透到手上,痢疾杆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因此,手是很脏的。而且,一些人在外出旅游、参观学习、执行任务时,手要经常接触一些物品,这样也会把手弄脏。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和一些表面健康实际身体内带有病毒者,常常把致病微生物传播到各种用品用具上,当一个健康人的手接触后,致病微生物便来到了他的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把细菌带入口中,吃到肚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菌从手来,病从口入”。

所以,我们要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洗手的习惯。洗手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细菌和虫卵,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肥皂洗,再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达99%的细菌。洗手中应注意,不能几人同用一盆水,以免交叉感染,互相传播疾病。每次洗手时间应超过15秒。

2饭后漱口吃过饭以后,口腔会有很多的残留物,所以很多人就养成了饭后漱口的习惯,这是很好的。

食物的残留物在口腔里停留过长时间以后就会发酵,会刺激牙龈,造成口腔病症。如果饭后及时地清除这些杂物,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而且保持口腔干净,还可以使人保持一份好心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漱口时水温要掌握好,太冷或者太烫的水都容易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不利于牙齿健康。

常饮茶,常用茶水漱口是个不错的方法。氟是人体的营养要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氟对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氟可以提高牙齿硬组织的防酸能力,对致龋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而茶叶中含氟量则较高,故饮茶及用茶水漱口可以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日常刷牙还可以选用含氟牙膏,但是人体过量摄入氟也会造成氟中毒、氟骨症、氟斑牙等。因此,对于一些氟’

制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漱口的时间最好在刚吃过饭后,因为这时可有效地把食物残渣从牙的表面或牙缝里冲洗出来,减少了口腔细菌生长繁殖的基地。漱口的时候,应将水含在口内,闭上嘴,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液体能够在口腔内充分地接触牙齿、牙龈及黏膜表面,并且用水的力量反复地冲洗口腔各个部位,这样能将存留在牙体的沟裂区、牙颈部、牙间隙、唇颊处的食物残渣碎屑和部分的牙垢予以清除,口腔的微生物也能减少,从而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在口腔或咽部有炎症的时候,经医生许可,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1%~3%的双氧水、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多贝尔液)等漱口。

饭前洗手与饭后漱口,是两个相连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对健康来说都是不利的。

贴心叮咛孕妇饭前饭后都需要漱口

很多孕妇都比较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坚持漱口或者刷牙。不过,专家提醒准妈妈们,从外面回家,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最好在吃饭前也漱漱口,洗洗嘴唇。

因为,空气中不仅有大量的尘埃,还混杂有一些污染物,其中不少是有毒物质,如铅、氮、硫等元素。这些污染物不仅会落在人的身上、脸上,还会落在嘴唇上,同时因为开口呼吸和说话,还会进入口腔内。专家提醒准妈妈们,吃东西前不仅要洗手,还要记得先漱漱口,洗洗嘴唇。因为在没有漱口、清洁嘴唇的情况下喝水、吃东西,就会将外面空气中落在嘴唇和口腔中的很多化学有害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吃进肚子里。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孕妇的体内,要比其他人更为危险,因为身体里还有个对有害物质十分敏感的胎宝宝,这会使胎宝宝无辜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