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45

第45章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是一句老话。老话既然能流传到至今,就自有它的道理。“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然而,对于当今多数家庭来说,给孩子吃饱穿暖早已不成为问题,如今的孩子简直就是被丰富的衣食所包围着的。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营养不良,受冷受冻。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父母的“细心”关怀,却会为孩子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病来。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也就是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小儿“三分饥”原则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有三分余地。尤其是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小孩子保持到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伤,也不易患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肠胃疾病。

小孩本身脾胃比较弱,父母在饮食上的过度关爱,让孩子很弱的脾胃,进去的全是高蛋白高脂肪,进去以后根本就运化不了,运化不了,堵塞在里面就造成了体热,里面一体热,对外边就非常敏感,就容易生病。吃东西时如果再不注意,老是吃一些“陈仓烂谷子”,或者是经常吃一些垃圾食品,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这样的情况,在今天的家庭里很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过度地喂养孩子。当孩子饭量比较大时,父母也不要让孩子吃得过多。父母可以诱导孩子,使孩子养成吃饱了就停止的习惯,也可以让孩子在饭前吃一些水果和喝一些汤。父母也可以这样用言语来诱导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吃饱了,就不要再吃了;饿了,也不要一下子吃太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此外,在给孩子的穿衣方面,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小,娇嫩,抗寒能力低,冬季要多穿衣。其实小孩子都是纯阳之体,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三分寒”的本义并不是说让孩子去受冻,而是让孩子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就不容易患上咳嗽、发烧等肺部的疾病。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作为父母,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给孩子“三分饥和寒”,就是爱孩子的一种体现。

相关链接幼儿吃得太饱易腹泻

很多妈妈恐怕自己的小宝宝饿着,所以千方百计地让宝宝多吃,殊不知宝宝吃得太饱是会腹泻的,也就是过食性腹泻。根据过食物质的不同,过食性腹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碳水化合物过食性腹泻碳水化合物过食性腹泻,是指喂养的食物主要是淀粉类,由于过量造成胃肠内淀粉酶相对不足,造成肠内淀粉异常分解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严重腹泻。每日排便约10次,粪质粗糙,呈绿水样或糊样,量多,泡沫多,有酸臭味,有时可见粪便中有小白块、多量的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豆类)。

2蛋白质过食性腹泻小儿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蛋白质,但大量食用蛋白质食品,超过生理需要和胃肠负担,就会影响胃肠功能,引起腹泻,其特点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大便呈黄褐色稀水状,有刺鼻的臭鸡蛋味。

3脂肪过食性腹泻一些父母认为脂肪产热量高,便让孩子摄入过多脂肪。由于脂肪进入量过多,大于胃肠消化力而引起腹泻(又称脂肪泻),其特点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大便呈灰白色稀便或糊状,量较多,外观似奶油,内含较多奶块或脂肪滴,臭味较重。

父母知道了以上这些情况,并及时给宝宝调整饮食,就可以防治小儿过食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