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33441500000029

第29章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5)

很显然,这种形式的“中文说明书”的数量不可能很多,对庞大的中国观众群来说,“远水不解近渴”,解决不了大家的需求。于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翻译方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被称之为“活的说明书”的当场口译。其实,这种方法很早便已实行,据传,1905年清朝宫廷内放映外国影片时就由“通判作说明”;吕晓明《1949—1976:对上海译制片的一种考察》,载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1907年4月,教育家袁希涛等创设通俗教育社,集资购备“电光活动写真”,放映军事、卫生、教育与日俄战争影片,也是由“讲解员”当场解说剧情。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但这些活动都是在很小范围内的偶然为之,没有持续性,也不产生社会影响。真正面对大众,属于市场行为的电影译制,大约产生在1910年以后。著名电影杂志《电声》的编辑范寄病先生1936年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当年译制电影的具体情形:“新爱伦戏院有一个特点,就是影片放映的时候,戏院里有人讲解剧情,先用粤语,后用国语。假使现在任何电影院里再有这种‘活动说明书’的出现,我相信观众即使不感到讨厌也要觉得有点儿怪,但是那时候却也感觉相当需要。因为戏院方面没有幻灯字幕的设备,如果没有人解释剧情,不识英文的便要莫明其妙。”《观影杂话》,载1936年11月25日《时代电影》第2卷第11期。新爱伦戏院原名爱伦活动影戏院,由英国商人林发于1913年12月兴建于上海虹口海宁路江西北路口,1916年改名“新爱伦”,1919年2月又改称“爱国影戏院”,可见范氏所言之事发生在1916—1919年间。

范寄病先生文中所谓的“活的说明书”,其实即当场口译。当时采取这种译制外片方法的远非“新爱伦”一家,如1914年9月开设在英租界江西路上的大陆活动影戏院,在其开幕广告上就这样写道:“本院不惜巨资,特向外洋购运五彩活动新奇、侦探、战争、历史、滑稽、爱情、风景等影片数千种,现已到申。至于房屋宽敞,座位清洁,电扇凉爽,空气流通,无不有美必备,且戏中情,译成中文说明,尤为特色。”载1914年9月4日《申报》第3张第9版。1915年9月,位于上海华界南市的海蜃楼电光活动影戏园开幕,在其开幕广告上,该院也强调了“演说剧情”这一特色:“本公司于九亩地建设影戏园,开演各种最新活动影戏,逐日更换戏片,推陈出新,并佐以演说剧情,足使观众易于明瞭。”载1915年9月10日《申报》第3张第9版。这些广告正好能和范寄病先生的回忆互为印证,当是有关外片译制的最早记载。我们也由此可知,这是当时比较普遍也较受观众欢迎的一种译制外片的方法,这种方法甚至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期还在个别地区延续应用。《良友》画报的编辑梁得所先生1927年在一篇文章中记道:“广州的影戏院像日本的一样有人讲解的,讲解者的口才好,不但能把本事述说清楚,而且能加插好些有意趣的谐话。记得有一次,影到一个肆意横行的土豪劣绅,乡党为之侧目,讲解者便说:‘官来了……官呀,不是人呀。’大概‘不是人’三字,一方面可以作‘不是寻常人’解,而字面却明明说不是人。”《“入”、“八”与“人”》,载1927年9月1日《银星》第12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推知:1.当场口译的方法大致流行于1910—1920年间,个别地区一直使用到20年代中晚期。2.当场口译者的翻译并不严谨,只是译介大概意思,省略情节或添词加语视为寻常。3.随着20年代大量外国文艺片的引进和正规豪华影院的兴建,这种比较率性随意的当场口译也势将被更好的翻译方法所取代。

三、中文字幕风行一时

1921年以后,中国国产电影事业渐趋发展,对外片经理商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这时期由于一次大战结束,外片进口也愈来愈多,如再采取当场口译的办法,不但工作量很大,且势必会影响竞争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种新颖的译配外片的方法取代原有的当场口译法应运而生,这就是中文字幕的应用与推广。借助字幕来解释剧情在欧美影坛是一种常用方法,而将这种方法借鉴到中国来的正是曾在好莱坞学习电影的中国留学生,这方面的先驱是一位叫程树仁的留美学生。程树仁是中国最早出洋攻读电影专业的留学生,他于1912年赴美留学,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科,以后又入纽约影戏专科学校深造。1922年,中国前国务总理周自齐创办孔雀电影公司,经营外片发行业务,就在这年,程树仁应周自齐邀请回国担任翻译工作。他学习借鉴欧美的经验,首创在外国影片上打印中文字幕的先例,第一部译制的影片是美国的《莲花女》。这是外国影片译配中文字幕之始,具有开创意义。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也不错,“孔雀”先例一开,不少影院仿效采用此法,聘请懂外文的华人担任译片。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上专门列有“译片者及其作品”一栏,记载当时有作品问世的译片者共四人:陈寿荫、程树仁、潘毅华和顾肯夫。陈、顾各译有一部影片,潘毅华译《歌场魅影》等五部,程树仁翻译最多,共计21部,除《莲花女》外,还有《热血鸳鸯》、《赴汤蹈火》、《难兄难弟》和《街上英雄》等。也即从1922—1926年间,共有四人翻译了28部影片。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1927年1月1日出版。

为外国影片译配中文字幕,除了外语人才外,还需要幻灯字幕机等相应设备,也即要有人力、物力的投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准备,大约到20年代的后期,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基本成为风尚,我们从当时的报道和影院发行的说明书上,都可以看到中文字幕的大量使用:如1927年中央大戏院放映美国笑星罗克主演的《球大王》,说明书上特地强调:“片内逐幕加中文说明,由潘毅华君撰述。”见《球大王》说明书。1928年,共和大戏院放映美国武侠明星范朋克主演的《绿林翘楚》,也特地申明:“配奏泰西音乐,加译中文字幕。”见《绿林翘楚》说明书。1928年,上海的影院业托辣斯组织中央影戏公司声明:其下管辖的中央、新中央、恩派亚、卡德、万国等影院,在放映外国影片时,“片中加印华文说明”见中央影戏公司说明书。。当时甚至已有人专门撰文探讨这一问题,如有一位观众在1928年接连看了《罗宾汉》、《乱世孤雏》、《战地之花》、《孤星泪》等好几部影片,片上都加印有中文字幕,他“承认中文字幕对于不懂得西文的观众得到很多便利”,但他也认为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翻译不够准确,书法不甚妥当,中文字幕和原有的西文字幕时有冲突等等勃灵《中文字幕问题》,载1928年9月1日《中国电影杂志》第14期。。这些都说明,当时已有不少影院在放映外片时加印中文字幕,随之产生的问题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观众的注意。1935年,上海的丽都大戏院开幕之际,在宣传上还特地突出了其“中文字幕设备”的先进:“完善的丽都,不惜牺牲特别聘请专门人材,译述片中的说明和对白,用幻灯映射出来,使观众不大明瞭英文的亦能深切地明白。这种中文字幕所占有的地位不多,对于银幕的映出,用科学的方法使它没有丝毫的影响。”1935年《丽都开幕特刊》。实际上,在1933年春,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委员会已下文上海市政府,以“外片放映,应加译中文字幕以重国体”为由,命上海社会局监督,“令各影业知照遵行”参见《影片添加华文字幕》,载1939年7月18日《青青电影》第4年第16期。。因此,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各影院放映外片时已基本配置了中文字幕的设备,程树仁首创的外片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在经过长期实践推广后,终于达到了基本普及的程度,这一战役整整打了十年以上。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上述所提到的中文字幕均由国人所译,使用的设备基本都是幻灯机,而这众多的人力、物力所译配的外国影片,80%以上都是好莱坞电影。那么,好莱坞方面对这一态势又是怎么想的呢?事实上,在有声电影兴起以后,好莱坞也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陶乐赛·琼斯在他那篇著名的报告《1896——1955年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印度的演出》中就明确写道:“二十年代告终时,有声电影问世了,这给在国外的影片发行方面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在以前,电影的制作商人主要是靠视觉形象来叙述一个故事的,现在,一大堆靠银幕上表达的东西可以用语言来说明了。因此,影片发行到外国去,势必需要配音或加印各国的文字字幕,才能让人家懂得。”[美]陶乐赛·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12月。有鉴于此,好莱坞的片商们开始考虑实施在拷贝上直接译配影片输往国文字的片上字幕方法。根据报道,首先实施这一方法的是“派拉蒙”,以后“米高梅”、“二十世纪福斯”、“华纳兄弟”等都相继仿效,一时蔚然成风。在中国放映这类片上字幕影片的时间大约在1936年左右,这正是美国片输往中国的黄金时期。30年代著名影刊《电声》上有一篇文章谈及此事:“自从影片改成有声后,外国影片在我国开映的,颇受相当影响,因为观众中大多是听不懂外国语对白的。其后上海一般二轮以下影戏院,开映外片时,均在幕下加了幻灯中文字幕,但是一轮戏院依然没有此种设备。外国片商有鉴于此,遂有在片子上面增加中文字幕之意。首先实行者为派拉蒙公司,这两年来,该公司的出品均有此种设备。当然此举对于影片的营业是有相当助力的。现在米高梅公司有鉴于此,也决定实行此办法矣。最近如《战地笙歌》及《王道难容》两片,已首先实行。预料此后其他外片公司亦将相继仿效矣。”《继了派拉蒙之后,米高梅加华文字幕》,载1938年6月3日《电声》第7卷第15期。在笔者收藏的这一时期的电影说明书中,正有不少印证了这一段历史。如1937年3月14日中央大戏院上映米高梅出品,史本塞·屈塞主演的《借妻》,广告上注有:“随片加译浅白华文字幕。”见《借妻》说明书。1938年4月1日大光明大戏院上映二十世纪福斯出品,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小夏蒂》,广告特地强调:“片上注有华文字幕。”见《小夏蒂》说明书。1939年10月1日巴黎大戏院公映派拉蒙出品,雷诺·考尔门主演的《我若为王》,广告也郑重声明:“片上特印华文字幕。”见《我若为王》说明书。由此可见,片上字幕的方法当时已相当普遍,而这一方法的效果要远较幻灯字幕优越,因此也更受观众欢迎。好莱坞的这一做法以后一直延续了下去,二战以后输华的影片,如《居里夫人》等,都注明“全片自带中文说明”见《居里夫人》说明书。,片上字幕也成为二十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最为通行也最受欢迎的一种汉译方法。

四、大受欢迎的“译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