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09

第9章 4,法令一定要威严

“法家语录”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韩非子》

“译文” 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烧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被淹死。

“说古论今” 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有利益的驱使,人们就会忘掉恐惧,尽最大的力量去谋取私利;只有祸害降临,他们才会竭力躲避,知道法令的厉害。 因此,领导人一定要强硬执法,而不能优柔待人。强硬执法,大家就会担心触犯,就会严格守法,不敢有丝毫懈怠,那么整个团队秩序就建立起来了。反之,如果优柔待人,大家就会不尊重法令制度,领导的权威也会被冒犯,就会乱套。 有一次,汉文帝在中渭桥上乘马行走。忽然,一个人从桥下经过,惊吓了文帝的车马,也让文帝大为紧张。恼怒之余,文帝让卫士把这个人逮住,交给张释之处理。 张释之说:“他违反了‘天子过,行人应停止行走’的法律,应当罚他钱。”文帝很不高兴,认为应该严惩这个人。 张释之又说,“法律是皇帝和百姓都要遵守的,应当如何处置要按法律规定办,今天冒犯了天子,就不按法律办事,而要加重罪行,这样一来,百姓还相信法律吗?今天他违了法,已交给我处理,我是执法者,就要按法律规定,公平处置。” 听到这里,文帝频频点头,同意了张释之的意见。由于严明法制,文帝在位时民心大顺,社会比较安定。 法令一定要威严,一方面指法律必须有威慑、惩戒的功能,另一方指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令行事,不能随意减轻刑罚,也不能随意加重刑罚。这样一来,才能维护法令的权威,让人们信服。否则,触犯法令得到处罚,或者领导人随意加大惩罚的力度,团队秩序就会混乱,管理活动也无法走上正常的轨道。 子产治理郑国,快要病死的时候,对游吉说:“我死之后,你必然要治理郑国,治理国家一定要严厉。这就好像严酷的火焰很少会烧伤人,而柔弱的水却经常淹死人一样。” 子产死后,游吉不想法令过于严厉。结果,那里的乃年轻人聚众为盗,很快成为祸患,人心惶惶。游吉不得不率军攻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剿灭。事后,游吉感叹道:“如果我早听从子产的话,又何至于如此呢!” 军有军法,家有家规。纪律是领导者意图得以实现的保证,而法令严明是纪律发挥作用的前提。这就要求领导者和下属都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比如,公司制订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作为领导,你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便加以惩治,绝不手软。这样才能让组织有序,大家各安其位。

“用人之道” 人们对于具有明显威慑力的事物常常怀有戒备之心,因而不会轻易被其所伤,而对于表面上柔弱的东西,往往失之大意,到头来反受其害。 管理部下,一定要严明法令,让大家懂得进退之道。这需要领导人在日常管理中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1)号令明确 号令不明,是领导大忌。领导下命令时,必须明确地表明这项任务由谁负责,话语要言简意赅。 一位财务经理由于得不到下属的协助而深敢无奈,于是向前辈诉苦。对方提醒他:“你在命令下属时,是否有明确地指示出命令的内容和目的呢?” 这时,这位经理才突然醒悟,原来在这之前他从未向下属说明命令的目的。于是,他改正了了这种做法,开始这样下命令了:“这些材料要在三天后举办的员工大会上使用,所以你必须在两天内整理好,然后给我过目。。” 具体来说,领导人号令明确,使下属能顺从地依自己的期望来完成所交待的任务,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大声下命令,让对方挺清楚你的指令;第二,在众人面前下命令,下属就能优先完成你交代的任务;第三,表情严肃,并且威严地下命令,让部属感受到你的决心和意志。

(2)敢做黑脸包公 公司、企业针对自身的特点和运营情况都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决不能让这些规章制度成为摆设。领导需要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到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便加以惩治,决不手软。既然公司员工有责任遵守公司里的各项规定,领导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遵守规章。 台湾一位著名的企业家,领导部属的方法堪称典范。他对下级的短处毫不客气地一一指出,严加训斥,按一般的常识,这种工作方法似乎容易挫伤别人的积极性,未必能使年轻人心悦诚服。事实上,这种手法收效甚大。这说明,“严师出高徒”,领导人在执行法令的时候,一定不能心慈手软,那样不但会损害团队的利益,对员工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因此,一个杰出的领导的经验是“一旦采取坚决的措施,即变得冷酷无情”。即使当他们不得不解雇某人时,也并不因内疚而变得犹豫不决。一旦认准时机,便要出手利落,坚决果断,毫不容情,切忌犹豫不定,反复无常,拖沓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