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73

第73章 6,像和风细雨一样感化对方

“法家语录” 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摩,然后极骋智辩焉。 ——《韩非子》

“译文” 进说的内容没有违逆的地方,言辞没有抵触的地方,之后才能施展才智展开论述。

“说古论今” 高明的说服者在讲话时很注意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晓之以情,通之以理,像春雨润物般渗入听者的心房。“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君主有他内心急于要达到的要求,可游说者一定要用合乎国家利益的观点看待并且劝勉他去做。 韩非子认为,臣下与君主在讨论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底线,要知道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什么是可以说的。因为龙有“逆鳞”,君主也有“逆鳞”,这个底线就是君主的“逆鳞”,如果臣下的言论触犯了君主的忌讳,即使是里有充沛,也未必能做到以理服人,有时甚至会招致君主的怨恨,更不可能再将自己的言论进行下去。只有在君主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才可以畅所欲言,打动君主。 春秋时期,士会“请菩萨回国”不果,流落在了秦国,在河曲之战给秦国人支招,大害晋军。赵盾深以为忧,专门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大夫魏寿余,打入秦国,想把士会诱回来。士会也十分想回国,于是联合前来的魏寿余,告知秦王说愿带着整个魏邑降秦,但是要士会一同前去。秦国大夫绕朝得知消息后就劝秦王不能派遣士会前往晋国,并告知了秦康公士会的计谋,秦王不听,士会因此得以回到晋国。 士会临行前,绕朝赶至河边与其相见,指出他的计谋,并赠与一把马策,说:“你不要以为秦国没人看透你的诡计,我早就洞悉了你的一切,只是秦伯听不进我的话而已!”士会因此认为绕朝是位贤能之士,如不除掉就会成为晋国的祸患,于是用离间计借秦王之手杀了绕朝。 绕朝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却违背了士会的意图,尤其是在士会的全家老小还在秦王手中的时候。所以在说话之前不可不察明他人的情况。只有讲求方式和方法,注重在细节上下工夫,常常通过对沟通对象的观察和了解,来想方设法对沟通者施加影响,打动对方。 因此,游说时言明利害,以理服人很关键,但不可轻视的是,“润物细无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一种通过理解、包容在无形中获取人心的策略。领导者要完成他的事业,实现他的存在价值和水平,是靠调起千千万万大众的行动而实现的。 “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用”。在一个团队当中,领导人身怀宽容之心,采用循序渐进、示之以害、言之以利的劝谏方法,能像和风细雨一样包容下属的过失,不仅能感化下属,更能深得人心,成就事业。 “用人之道”

培训大师曾仕强认为,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才能让有本事的人获得展示才华的舞台,才能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机会。领导人能不能做大事,首先依赖于用人的智慧。虽说知人是治理、管理的关键,但是知人却不难,难的是如何用人。特别是面对一些犯错的人,有缺点的人,关键是领导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胸去感化对方。 美国空军著名战斗机飞行员鲍伯·胡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长长的试飞生涯中,十分顺利的试飞许多种机型。 有一次,他在接受命令参加飞行表演完成任务后,他飞回洛杉矶,在途中飞机突然发生故障,问题十分严重,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失灵。他临危不惧,果断、沉着的采取措施,奇迹般的把飞机降落在机场。 飞机降落后,他和安全人员检查飞机情况,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对,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用的是喷气机用油。 负责加油的机械功吓的面如土色,剪了胡佛便痛苦不已。因为他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飞机失事和三个人的死亡,胡佛并灭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伤钱轻轻的抱住那位内疚的机械工,真诚的对他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 这位机械工后来一直跟着胡佛,负责他的飞机维修,以后,胡佛的飞机维修再也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人正是在不断接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对属下的失误,领导者应给予理解并帮助查找原因,这样既可以竖立领导威信,提高属下的参与意识,同时有利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善待别人的过失,给予他人理解和尊重,帮他人恢复自信和坚强,那么,他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因此,在与下属干部的交往中,领导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智。置身事外,站在一定的高度,,保持头脑的冷静和理智,能够更清楚的认清问题之所在。 古人曰:“建大事者,不忌小隙。”是说大凡在事业上欲求进取,以事业为重的领导者,必须“不计小怨”,容人之隙。所以,在管理中,要坚持点到为止的原则,明确双方的权责,如果领导人抓住下属的失误不放,一味的抱怨、不停的怪罪,很容易失去人心,导致企业损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当然,容人之错还应掌握其它的一些原则,如“取其一,不责其二,“其新,不究其旧”,“忘其前衍,取其后效”,“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也就是说,领导者在驾驭宽容、理解的时候必须注意,宽容不是不讲原则,不是放弃批评,息事宁人,做老好人。应该是坚持组织原则,相信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宽容他人的过失,就是要将他人的短处转化为长处,使其因为领导者对其错误的宽容、理解为激发更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从而实现领导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