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49

第49章 5,心胸广阔的人成大事

“法家语录”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韩非子》

“译文”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所以君主将天地纳于广阔心胸之中,那么世间万物均为其所有;从山海之中得到启示,就会使国家富强。

“说古论今” 泰山向来以高大稳健著称,它之所以高大,就是因为它容得下任何土石,这样,天下的土石都可以汇聚于此,必然铸成泰山的高大,大海也是样,所有河流都会被它所接受,其广博浩瀚之势也因此而形成。 领导人是一个团队的统帅,也要有泰山、江海那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容纳世间的一切,从而使万物为我所用,最终成就自己的伟大。显然,如果领导人凡事都放不下,牢牢把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是无法有大成就的。 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奉鲁国君主之命到颤父去做地方官。但是,子贱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谗言,从上面干预,使自己难以放开手脚工作,于是在临行前,主动要求鲁君派两个身边近臣随他一起去上任。 到任后,子贱命令那两个近臣写报告,他自己却在旁边不时去摇动二人的胳膊肘,捣他们的乱,使得整个字体写得不工整。于是,子贱就对他们发火,二人又恼又怕,请求回去。 后来了,两个近臣回去了,向鲁君抱怨无法为子贱做事。鲁君问为什么,二人说:“他叫我们写字,又不停地摇晃我们的胳膊。字写坏了,他却怪罪我们,大发雷霆。我们没法再干下去了,只好回来。” 鲁君听了,深有感触的说:“这是子贱劝戒我不要扰乱他的正常工作,使他无法施展聪明才干呀。”于是,鲁君就派他最信任的人到直父对子贱传达他的旨意:从今以后,凡是有利于直父的事,你就自决自为吧,五年以后,再向我报告要点。 就这样,子贱郑重受命,从此得以正常行使职权,发挥才干,直至直父得到了良好的治理。后来,孔子听说此事,不禁赞许:“此鲁君之贤也。” 领导有境界,治理一个小公司与领导一个大企业是有差异的。后者要求领导人要能够容纳更多的人才,包括对方的缺点、经历等。通常,领导人的胸怀和视野决定了他在企业治理上能够走多远。 大海容纳百川,所以成就了自己的浩瀚;同样的道理,领导人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具备包容、大度的胸襟,才能使各种人才归于自己的门下,为我所用。 历史上,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当时人心涣散的各部落之所以能够认同他的领导,与其广阔的胸襟有很大关系。

比如,成吉思汗曾经和泰赤乌部有仇。一天,他带领下属外出打猎,正好遇到该部落的朱里耶人。大家都要求把对方杀掉,但是成吉思汗力排众意,要求善待他们。他说:现在大家没有相互为敌,为什么要残杀对方呢? 当朱里耶人说自己经常遭受泰赤乌部的欺凌时,成吉思汗干脆拿出一部分收获的猎物,分给对方。此举令朱里耶人十分感动,他们牢记成吉思汗广阔的胸怀大度,并向别人宣扬他的英明神武。此后,许多人都来投靠成吉思汗,其中既有素不认识的人,也有他往日的对手。 成吉思汗能够在历史上建立庞大的蒙古帝国,是与大家的投诚分不开的,这自然离不开这位草原英雄包容的精神和胸襟。 许多人一到领导岗位,就会特别重视自己的“权威”──不容他人冒犯的“权威”,假如有人冒犯,轻则对人生气,重则“置之死地”。这是在是上不了台面的做法。 对下属,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讲究威严。但是,对一些小的毛病或无心的冒犯,却用不着大动干戈。一个领导人的成功,离开不了恢弘气度,否则怎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追随你呢?

“用人之道” 管理者在用人时,要做到既然给了下属职务,就应该同时给予与其职务相称的权力,不能大搞“扶上马,不撒缰”,处处干预,只给职位不给权力。 领导如果只给职不给权,事无巨细都由自己定调、拍板,实际上是对下属的不尊重、不信任。这样,不仅使下属失去独立负责的责任心,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难以使其尽职尽力,到头来工作搞不好的责任还得由领导来承担。 所以,领导人一定要胸怀宽广,一定要舍得让部属表现,既然把权力交给了下属,就要放手让他们去做,而不是让他们戴着脚镣跳舞。这是领导工作中“放手”的智慧。 蔡长汀,台湾地区环隆企业集团的创始人,台湾著名的鞋业大王。他的事业能不断蒸蒸日上,环隆企业能不断壮大,与他把权力下放给年轻人,让年轻人自由发挥才干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蔡长汀初创事业,转战南北,他的麾下就已聚积了一批年轻有为,精明强干的企业管理人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公司不断建立,他大批任用有能力的青年企业家分管各地企业,除了“环隆电气公司”和“美国国际开发公司”是由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管理外,其余都由“外人”管理。 当时,有人说他太过理想化,把自己辛苦创下的事业拱手送给外人经营,不料他却说:“交给后生小子啦,我乐得当太上皇不管事啦。”可见他并不在乎人才的亲疏远近,只要对公司的发展有利的人才都用,而且用就放手用,绝不缩手缩脚。 对于管理之道,蔡长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我的秘诀乃四诀八字:一日知人,二日善用,三日放权,四曰无私。”他的思路是:在知晓部下能力的基础上,委以重任,分以权柄,并予以充分信任,让其自由发挥,这就是他管理的精华。 管理庞大的企业,自己却很少过问每笔生意的成败,每日养精蓄锐,在自己喜欢的花园中耕耘,真可谓潇洒人生。在企业最兴旺时,蔡长汀每年都要花一半的时间在国外奔波,寻找信息,开发市场,联系国外业务,保证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而让下属独当一面。

老子在谈到领导人应具备大度的胸怀时,以江海来比喻,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海处于溪、河的下游,汇聚了千百条溪河的水流,所以成为烟波浩渺的浩荡大水。 现代企业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才的较量,为了保持战略优势,领导人需要千方百计地搜罗人才,还需要以包容的精神容纳各种可以创造价值的员工。选择适当的人,大胆放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由自己越俎代庖,这是许多领导者成功的秘诀。

(1)坚持公正的原则,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一位管理学家曾经指出:“一个组织要成功,关键是公正地对待并帮助下属,在用人上有一致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跟你走。”也就是说,领导人或管理者使用人才需要遵循“英雄莫问出处”的原则。

(2)用人要大度,有包容精神。领导有境界,治理一个小公司与领导一个大企业是有差异的。后者要求领导人要能够容纳更多的人才,包括对方的缺点、经历等。通常,领导人的胸怀和视野决定了他在企业治理上能够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