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35

第35章 3,从隐蔽的角度发现他人行为漏洞

“法家语录”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韩非子》

“译文” 权谋之术本是无法得见的,使用的时候也不能被察觉。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说古论今” 通常,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考察相对要容易一些,而对人才的道德素质,如敬业精神、爱心、心存感激等状况进行考察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应用隐藏测试法则能够考察人才的道德素质。 具体来说,隐藏测试法是指人才考察者通过设计、实施某种考察,让被考察者自然显露其道德素质优劣状况。以达到客观甄别、考察人才的方法。这样做,往往能够最大程度上看清人的真相,辨明对方的善恶、忠奸。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国君——朝昭侯,。有一天,朝昭侯故意把一片剪下的指甲握在手中而假装遗失,然后严厉地命令:“剪下的指甲如果丢失是不吉利的征兆,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找到!” 结果,身边的近侍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四处搜寻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查找了几遍始终一无所获。朝昭侯站在一旁催促道:“绝对不能丢失,你们一定要给我找到,否则就要接受处罚!”这时一名近侍悄悄地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然后惊喜地喊起来:“找到了,我找到了,在这儿!”韩昭侯立刻断定这名近侍是一个喜欢说谎的人,马上把他辞退了。 在韩非看来,隐藏在内的占有主动地位,而暴露在外的则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权谋或信息的隐蔽极为重要,否则一旦被他人得知并把握,就将会变主动为被动,从而受制于人。表面上虚静无为,不露破绽,就不会被人察觉,这就不会失于被动,这是领导人在识别人才时应该秉承的原则。 《孙子兵法·用间篇》有这样一段话:“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意思是,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一用兵就能获胜,功业超过普通人,就在于事先能够掌握敌情。而预知敌情,不可以用占卜等迷信鬼神的方法获取,不能拿相似的事情做类比推测得出,也不可能用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来验证,而一定要从人那里获取,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求得信息。 因此,在用人上,领导人不要上来就发表意见,而是先沉住气,看清楚周围的情势,先听听别人的意见,有了知己知彼的前提,再出招。真正掌握了人才的是非曲直,才能有的放矢,发挥人才的潜能。

“用人之道” 在识别人才、辨明忠奸的过程中,领导人要学会先躲在暗处,看看对方的来意,再作处理,这是高明的而周到的行为。 我国古代先哲十分重视应用隐藏测试方式考察人才的道德素质。秦相吕不韦在其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提出了“六验”的人才考核方法,其具体内容是:“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三国时期,著名谋略家诸葛亮也认为鉴别人才首先要考察人的本性,在《知人性》里说:“夫知人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为此,诸葛亮提出了考察知人的七个方法:“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通俗地说就是,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上面这些考察人的方法,都是从隐蔽角度间接进行的,目的是让被考察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流露出真实的一面,这样一来,领导人就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决策。 概括起来,领导人从隐蔽的角度观察他人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掌握真实的情况,需要把握好下面三点:

(1)透过现象看本质 领导人要学会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不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对手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企业领导人要善于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了解和掌握他人真实的情况,从而获得正确的判断。

(2)警惕被对方的假象迷惑。

人们习惯在竞争中制造假象迷惑对方,其中既有战术欺骗,也有情报诈骗,即传递假情报和失真的信息,诱敌上当。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相互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

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因此,领导人要注意对方释放虚假信息,蒙蔽自己。

(3)先听再说更周到。

当下属有了问题时,很多领导人会把员工找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并且批示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该下属很容易掌握领导人的情绪状态、价值倾向。因此,在和下属沟通的过程中,领导人要先倾听对方的意见和主张,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掌握员工的真实想法,判明员工的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