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33

第33章 1,要明辨贤愚,别表达好恶

“法家语录” 有贤不肖而无爱恶。 ——《韩非子》

“译文” 君主应当明辨贤愚,但却不应该因其贤愚有别而喜爱或厌恶。

“说古论今” 领导人在用人之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识人。选用人才最忌求全责备,而了解人才则应尽量全面,只有辨别出人才的贤愚、忠奸,才能恰当地对其加以利用。 但是,有的领导人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总是根据个人喜好对下属产生感情上的亲疏、远近。这样一来,下属就会看出自己在上司心中的位置,那些不被喜欢的下属就产生不满或恐惧,甚至与领导对着干。这必然降低团队的协作性和战斗力。 公元前229年,秦王令王翦率兵攻打赵国。而赵王迁命令李牧、司马尚率兵御敌。两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当时,李牧是赵国有名的智勇双全的名将,王翦难以在短时间内取胜,于是派人使反间计。他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说李牧与司马尚要谋反。 赵王原本就对李牧存有戒心,一直担心他势力太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听说李牧有谋反的嫌疑,于是下令撤销他们的职务,令赵葱与颜聚去替换他们。结果,李牧认为赵王处置不当,不服从命令;接着,赵王便派人逮捕李牧,最后绞杀,司马尚也被撤了职。 赵王中计,王翦大喜过望,于是火速进军,很快取得了前线的胜利。而后,秦军包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领导人一旦显露出喜欢什么样的人才,不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有的人会极力巴结领导宠信的部下,从而造成结党营私的不良后果;有的人会为迎合领导人的喜好而故作姿态,以骗取领导的信任。这里面都潜藏着危机。 真正懂得用人之道的领导人,都是态度公正严明的,他们不表露自己特殊的喜好,只以公司需要的人才标准要求大家,找到贤能的人才并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样一来,大家才会兢兢业业做事,而不把心思放在讨好领导人上面。

“用人之道” 任何一个下属都非常关心领导对自己的评价。领导对下属的评价十分必要,由此可以调节下属的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但这也要有个限度。 如果对下属的评价过高,就会使那些受赏识者居功自傲,引起他人的嫉妒,而那些被领导轻视的下属,不仅会被挫伤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由此而产生逆反心理,为整个集体造成更大的损失。

要明辨贤愚,别表达好恶,这是领导人在用人上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一个想成就大业的领导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能够帮助你大展宏

图的贤臣;其次,要学会观人察心的本领,识别出身边的小人。 那么,怎样从下属中区分出贤人与小人,下面总结了贤人与小人的各自特点,以供参考。

(1)贤人的特点: ◎贤人忘我,一心为公司,不计报酬,不争名夺利,沽名钓誉; ◎贤人对人多奉行中庸之道,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坚韧沉默; ◎贤人襟怀坦荡,心地纯良,吃亏忍让,不会无端发难,素有“君子之心”; ◎贤人喜欢平淡,显的大智若愚,而聪明的人,容易“各执一端而自炫”; ◎胸怀韬略,埋头干事,常常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在实绩考核中崭露头角。

(2)小人的特点: ◎小人惟恐天下不乱,局势一乱,混水摸鱼,从中渔利; ◎小人易生惹是非,常捕风捉影,说三道四,颠倒黑白,造谣惑众; ◎小人挑拔离间,借机发难,暗箭伤人,造成人际关系的扭曲; ◎小人善变,为了私欲,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变色龙; ◎小人惯用骗术,曲意奉承,欺上瞒下,两面三刀,狐假虎威,讨好上级; ◎小人诡计多端,陷害能人,制造流言蜚语,借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小人拉帮结伙,收买人心,为谋取私利而纠结成一帮势力,惟利是图是其处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