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32759200000019

第19章 4,让下属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

“法家语录” 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韩非子》

“译文” 君主使自己的好恶隐而不见,那么群臣就会露出本来面目。群臣本来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受到蒙蔽了。

“说古论今” 上下级之间存在很深的利害关系,一方面上司渴望控制好下属,任由自己驱使;另一方面,下属渴望赢得上司的青睐,总是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隐藏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下属粉饰自己来蒙蔽上司,是很常见的事情。 作为领导人,想要准确地掌控大局,就不能被下属蒙蔽;要想不被下属蒙蔽,就要先将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令臣下难以捉摸,然后一步步揭开对方的面纱。以后,他们就不敢再你面前说谎,或者蒙蔽你了。 史书记载,有一位官员对于驾驭部下十分在行。一个寒冬的日子,他对随侍身旁的一个下属说道:“这么寒冷的天气,你的脚想必已经冻僵了,我原来想找出我那双旧袜套送给你保暖,可是找来找去,只找到一只,虽然一只袜套没办法穿,不过为了表示我后点诚意,希望你能收下这只单独的袜套。” 过了一个月,有一天官员忽然找到那位下属,兴奋地说:“我找到了另一只袜套,现在你把原来那只袜套拿出来,就可以凑成一双穿起来了。” 这位官员这样做,是要从下属对他所赏赐东西的收藏态度,来试探这个下属事主的忠诚度如何。如果下属能够拿出上次赏赐的袜子,就说明他对上司很敬重,心里装着领导;反之,则表明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人不可以重用。 不可否认,上下级之间要团结一心,精诚合作。但是,人性的复杂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领导人,只对身边的人一厢情愿地信任是不行的,必须对人性有很深的洞察,能够在关键时刻检验出对方的忠诚度。对下属,能够从他们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判断出态度的真假,才能说明你有领导的手腕。

韩非子认为,上下级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二者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斗争。下属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势和利益,就要摆脱上级权威与法令的限制,想摆脱限制

就需要阻塞上司的信息途径,使之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意图。而阻塞上司视听途径的最佳方法莫过于从信息的来源入手,也就是将自身伪装起来,使对方有耳不能昕、有目不能见。 对此,韩非子的建议是让下属呈现出真实的一面。人的心理藏于内心深处,如果本人不愿表露出来,是很难把握的。对那些伪装的人加以认识并防范,有许多方法,核心是“忠诚测试”。比如,有的上司评估员工的最佳办法是在观察他们工作、以及收集有关你新工作领域的资料的同时附带将你的前任、上司和其他员工的评价作参考,当然,最直接的还是问员工本人。一般来说,通过前后对比,就能检测出一二来。

“用人之道”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领导人来说,了解对手的情况可以增加自己取胜的概率;了解下属的真实意图,则有助于管理他们,提升用人效率和效益。 不可否认,任何领导都希望他人对自己真诚,但这种真诚应该是切合实际的,而不是虚伪的。有时候,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及认识报的真实面目,此时可借助一定的物体,制造一定的事来进行识别。识破假象,并不难,关键要掌握方法,对症下药。

(1)领导心中要有一秆称 人常说心明眼亮,实际上“眼亮”是由于“心明”,要想“心明”就要掌握人们言行的心理规律,谙熟这些道理,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就会辨别真伪。

(2)别轻信恭维的言语 领导人要经常提醒自己,经常恭维你的人,他(她)的表现很可能是不真实的。在此,我们要牢记一句话:当面怕你的人,并非胆小怕事,他背后一定恨你。

(3)时刻关注对方的行动 有的人在事不关己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说一大堆不痛不痒的漂亮话,而一旦遇到与自身有利害冲突的事情的时候,马上又会换出另一副面孔。这种人的热情善良都是虚伪的。对于这种人,千万不要指望他能为公司做出什么好事。

(4)留心轻易许诺的人 有一些人轻于承诺,在表面上看起来爽快能干、热心、坚定,但是实际上却是很没有信用。这种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事后又会找出各种理由替自己辩解。所以不要轻易相信这种人。相反,有些人的表现看起来是笨笨的,而实际上对一切事情都十分明白,这些人往往大智若愚,从不轻易许诺,但是一旦说出口来,都会竭尽全力做到。

(5)细心观察下属反应 识别下属的真面目,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并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比如,部属中有比你年长的人时,在态度以及措词方面都必须特别留意。对于女性职员,要注意下命令时的措词,不可太威武,也不能太过拘谨。俗话说,见微知著,许多时候通过一个细节,你就能看透下属的内心,这样就容易采取对策了。